浅析中职课程《电子技术基础》实训教学的内容设计

时间:2022-08-13 04:42:58

浅析中职课程《电子技术基础》实训教学的内容设计

【摘要】在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的今天,一线岗位技能型人才越来越被社会和企业所需求,而现如今培养技能型人才更是各中职学校的教学初衷。但目前的现状,大部分电子专业学生所具备的操作技能很难达到岗位需求。因此,如何在有限的实训教学中,更好的提高学生的操作水平,直接关系到学生毕业后的就业问题,这一课题值得广大实训教师探讨。

【关键词】中职教学,电子技术基础,实训教学,教学内容设计

在电子技术应用专业里,《电子技术基础》是电子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其课程特点是理论性与实践性并存,要求学生在掌握理论基础的同时,对相关技能操作也能熟练掌握。所以,在课程设计里,设定了一定学时的实训课,目的在于使学生能够将理论课堂中的知识熟练准确的应用到实践操作中去。但由于这门课程,对前期相关基础课程有一定的基础要求,课程本身的理论性又很强,对于中职生来说,学习难度比较高,导致他们对此门课程丧失学习的兴趣,技能训练效果不理想。对此,笔者根据自己几年来的教学心得,分析学生的实际情况,针对实训教学的设计,有以下几点不成熟的想法,欢迎同行前辈们给予批评指正。

1.实训教学内容设计具体化,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了解中职学校实际情况的话,都清楚学生的总体素质和学习能力。大部分同学对学科理论知识掌握不够,更别说了解电路结构和工作原理的分析,而在技能操作的时候,大部分学生抱着看热闹或者事不关己的态度,极少数参与实训的也是教师做一步,跟着做一步,甚至还没做对,根本达不到实训目的。此现象的出现,不仅仅是因为学生的基础差,也是因为课程内容对学生没有吸引力。

针对学生的特点,可以将课程内容重组,难易相结合,并将任务要求结合到学生们感兴趣的实物当中去。例如:放大电路的学习。如果单独将一个简易的放大电路放在实训室里,没有学生会感兴趣它为什么有放大作用。我们都知道,放大的理念就是放大微弱的信号,因此可将放大的理念具体化到学生们比较熟悉的扬声器中。先让学生明白,为什么自己微弱的声音会被放大;如果扬声器起不到应有的作用,我们应该从哪入手去找问题;……等等诸如此类的问题,学生的疑问来了,求知的欲望就来了,才会去主动学习。

2.实训教学内容要充分考虑实用性,要与时俱进

不可否认,实训教学的基础是电子技术的理论知识,学生有了坚实的理论基础,才能将技能操作锻炼的更加扎实。而学生的技能是要服务于实际生活,能让学生将实际问题与理论知识更好的结合在一起,才是实训的真是目的。

现如今,各行各业的技术都在飞速发展,我们的实训内容也不能墨守成规,死跟课本。在设置实训内容的时候,应该符合当前电子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对课程内容做相应的调整和转变。目前,很多先进的电子产品由于内部元器件的改进而变的更加小巧易携带,原因就在于贴片式元件的使用。贴片式元件是紧贴在线路板上的,但依然需要焊接。所以在训练学生焊接的同时,不能单单练习长引脚元件的焊接,更要加大贴片式元件焊机练习。这样既加强了学生的操作能力,也让学生的操作能力跟上技术发展的步伐,到工作岗位后能顺利操作。

3.多种教学方式结合,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任务驱动式属于实施探究式教学模式,比较适用于学习操作类的知识。在整个教学过程可以围绕“任务”展开,驱动学生完成任务的信念,融会贯通相关知识内容。目前很多学科都广泛采用了任务驱动式教学方法,也都得到了很好的效果。就本门课程而言,如何设置一项能够顺利指引学生,并能让学生在努力之后完成的任务,是内容设计的关键。例如:在学习了各种常用元器件和一些基础功能电路之后,可将两项内容结合在一起,将发现电路故障,发现故障点和损坏的元器件,并成功更换让电路恢复功能为任务,让大家都参与进来,经过独立思考和集体讨论之后完成工作任务,最后师生共同总结。这样做,不仅能有效的展开实训,还能锻炼大家的操作能力,发挥学生的特长。

分组式教学,即在教学过程中,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由组长将工作任务拆分,经过分析讨论之后,根据组员的能力把任务分配下去。这样做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同时,对于一些基础较差的同学,顺利完成了分配给自己的任务,也能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更加投入到学习当中。而在任务完成的过程当中,不可避免的会遇到一些难题,各组同学可以各抒己见,将自己的观点表达出来,这样既锻炼了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也能让知识循环,达到温故知新的效果,加深印象。

教学方式多种多样,针对不同的实训内容,可以选择更多的教学方法,例如项目教学法、角色扮演法等等。什么样的教学方法适合什么样的教学内容,这就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目的就在于使实训教学的效果更加突出。

4.改进评分模式,让技能决定成绩

虽然现在的实训考核已经有了与传统试卷评分不一样的方法,例如实训报告单。但这种方法某种程度上并不能真实反映学生的真实成绩。这就要根据专业特点和能力要求,设计比较适合的评分模式,真正做到让学生的操作能力来决定其实训成绩。例如故障排除和实物焊接。在考核的时候,要求学生将故障电路顺利排除,并能在所给的相关元器件中,挑选出功能完好,型号和参数都符合要求的元器件,自己独立焊接处一个功能电路。这样既能反应学生的真实学习情况,也能够考核出学生的真实操作能力,更能将相关联的学科知识联系在一起,达到综合考核的目的。

身为中职学校的教师,更应该从自己的学生角度出发,培养学生切实有效的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排除困难的能力,使其在毕业之后能将所学变为所用,应用到自己的岗位上。更要完善自身,提升中职教学水平,培养更多的操作型人才。

参考文献:

[1]陈振源.电子技术基础.高等教育出版社

[2]陈建树.浅谈任务驱动教学法在中等职业教育信息技术基础课程中的应用[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版).2008年09期

[3]姜大源.关于职业教育课程体系的思考.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上一篇:基于行动导向的电子商务课堂教学模式的探讨 下一篇:浅谈如何让学生轻松愉快的写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