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专英语听力课之动态语境教学策略研究

时间:2022-08-13 03:20:47

大专英语听力课之动态语境教学策略研究

摘 要:本文从动态语境的角度出发,在分析当前大专英语听力教学中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将动态语境观与听力教学相结合,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动态语境意识,根据动态语境的特点来训练学生的听力技巧,从而达到提高学生听力理解能力的目的。

关键词:大专英语;听力教学;动态语境

继英国人类学家马林诺夫斯基(Mlinowski)于上世纪20年代首次提出语境概念之后,韩礼德(Halliday)、胡壮麟等国内外语言学专家先后提出各自对于语境概念的理解。这些理论都将语境看作是一种先于交际活动存在的客观因素,是固定不变的常量。然而,话语交际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因此,传统的语境观显然不能适应动态交际的发展。

丹麦语用学家Mey认为,“语境是动态的,它不是静态的概念。从最广泛的意义上说,它是言语交际时不断变化着的环境”。斯珀泊(Sperber)与威尔逊(Wilson)认为交际中的语境事实上是一个心理的构建体(psychological construct),即存在于听话者大脑中的一系列假设,它并不是一个静态凝固的概念,而是动态发展的概念。维索尔伦(Verschuren)的语境顺应论认为,语境最重要的特点是产生和构建于交际双方使用语言的过程中。

语境在大学英语听力教学中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已受到外语教师的重视。本文将从分析当前大专英语听力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入手,提出大专英语听力教学中应坚持动态语境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语境知识和语境能力,以真正提高学生的听力理解水平和外语交际能力。

一、当前大专英语听力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英语听力理解是一个极为复杂的过程,它涉及文化背景、语言、认知、心理、语用推理等各个方面。一些教师在上听力课时往往少做或不做在何解释就直接让学生听录音材料,使其立即进入理解阶段,结果导致学生理解速度慢,效果不理想。长此以往,学生逐渐对听力产生畏惧、厌倦情绪,直至对听力失去信心。

为了解学生在听力理解中遇到的困难,提高听力教学的针对性,笔者对民族学院英语专业大专一年级的100名学生进行研究。本次调查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就影响听力理解的因素设计了问卷调查表。调查结果显示,66.6%的学生认为语言障碍是影响听力理解的主要因素,语言障碍主要包含单词、语法、语音语调、语速等。其次,非语言障碍对听力理解的影响占40%,主要表现为听音时精力不集中、紧张、不自信等。另外,影响听力理解的还有其他因素,如记不住所听内容、不熟悉听力材料的主题等,它们分别占83%和23%。而学生缺乏必要的听力技巧,如抓关键词、猜测词义、速记等因素也影响其对语篇意义的理解,严重地影响了学生听力水平的提高,而它们都与语境有关。由此可见,语境是影响学生听力理解能力的一个重要因素。

二、动态语境在大专英语听力教学中的应用

在将动态语境观与听力相结合的教学中,听力训练的重点是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语境意识,使其学会在意义的理解与生成的动态过程中,把握语料的深层次意义,对所听内容做出正确的判断。教学过程也不再是单向传授听力技能,而是一个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师生互动过程。

1.培养学生的动态语境意识

授课中,教师通过对一些具体听力材料的解读,帮助学生学会在不断变化的交际过程和不断更新的语境中把握语料的深层含义,对所听内容做出正确的理解和判断,杜绝“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片面理解话语含义。

2.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

推理是一种复杂的思维活动,是由一个或多个判断,推断或预测出另外一个新判断的思维过程。在听力过程中,这种预测是不断得到证实或者修正的。在授课过程中,教师可以先提供听力语料的主题和已知信息,让学生根据已知信息对语料的主要内容和可能的问题进行推测,然后听录音。同时,让学生有目的、有意识地去证实自己的推测是否正确,并纠正之前的推测,而被证实或纠正的推测又成为下一个推测的语境前提,从而进行新一轮的推测或推理,这即体现出听力过程中语境动态生成的过程。

3.实现师生双向互动

听力课堂上,大部分时间学生基本是被动地听,教师只是放录音、对答案,时间一长,部分学生会因听不懂,逐渐对听力活动失去兴趣和信心,进而产生抵触情绪。因此,单向的教学活动不能帮助学生科学地提高听力水平。教师应组织一些双向活动,如课堂讨论、提问等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实现师生间及学生与听力材料间的有效互动,如讨论答题思路、推理过程等。同时,讨论问答过程也是学生扩展认知语境、积极构建意义的动态过程。学生将在这种有意识的训练当中,对语料在宏观和微观上有更加准确的定位,从而提高听力理解能力。

三、结束语

如何提高学生英语听力理解水平一直是英语教师研究的课题。传统观念认为,只要多听多练就能提高听力水平。然而,盲目地听不会有太大的成效。教师应积极转换角色,成为帮助学生掌握听力技巧策略的积极实践者,应该将动态语境观运用于听力教学,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动态语境意识,根据动态语境的特点训练学生的听力技巧,只有这样,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李发翔鹰.新世纪新思考新探索[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

[2]黄国文.语篇分析概要[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8.

[3]刘辰诞.教学篇章语言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

上一篇:论思想品德课如何提高课堂效率 下一篇:初三历史复习课中的“三要,三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