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专药学毕业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01 21:02:01

大专药学毕业论文

大专药学毕业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应用心理学 自学考试 毕业论文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1-0057-01

我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自国务院1981年创立以来,一直把毕业论文的写作、答辩和考核工作作为自学考试的重要内容之一。毕业论文是衡量考生是否具有用所学的专业知识去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指标,也是考查学生对专业知识整体掌握情况的重要方式。吉林医药学院自2005年起承担吉林省应用心理学专业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以来,已有近十年的办学经验。在这十年的办学过程中,我们不断总结毕业论文教学过程中呈现出的问题,并进行深入系统的教学改革尝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现将改革具体情况做一总结。

一、制定毕业论文写作规范

报考应用心理学专业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的考生生源背景较复杂,他们来自于大专院校、中小学、医院、军队、公安系统、企事业单位等各行各业,对于这些考生来说,这是他们第一次写作论文,他们并不知识论文的具体要求和规范。另外,他们的知识层次和专业背景不同,导致他们对毕业论文的理解也不尽相同,他们希望可以将自己的工作领域与应用心理学专业知识结合起来完成论文,但他们找不到有效的方法。此外,他们的工作任务较繁重,导致他们没有大块的时间去研究毕业论文的写作。基于以上原因,吉林医药学院组织教师专家组,在对考生的基础知识和写作能力进行摸底调查以及对毕业论文考核大纲进行详细分析之后,制定了应用心理学专业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毕业论文的写作规范,并形成标准下发给每一位考生。写作规范详细规定了写作的内容要求、格式要求和排版要求,并另附符合标准规范的论文一篇供考生参考,使考生对毕业论文写作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写作规范的制定和下发,减少了考生对毕业论文写作前期的摸索时间以及后期排版定版的时间,避免了考生因不了解毕业论文的写作规范而延误写作进程,使考生能把更多的精力放在论文的写作上。

二、由专门教师对毕业论文的选题及写作进行培训

仅仅将毕业论文的写作规范下发给考生是不够的,他们仍然很难找到合适的选题并顺利完成论文。因此,吉林医药学院将考生集中起来,选派专门教师利用四个学时的时间对考生进行培训。培训内容从查阅资料、提炼观点到论文选题、论文写作,使考生更进一步了解写作规范的同时,学会在查阅相关资料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和工作经验,选取论文写作的角度和范围,初步确定毕业论文的写作方向。此外,教师还要对毕业论文写作进程进行详细的说明,使考生了解确定论文选题、上交初稿二稿三稿,上交毕业论文定稿以及论文答辩的具体时间及进程,做到心中有数。这一阶段使考生对毕业论文的写作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明确了如何选题以及如何进行整个论文的写作,使考生进一步明确了论文写作的方法,增加了考生写作论文的信心。

三、学生自主选择毕业论文指导教师

针对应用心理学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考生大部分为社会考生,工作任务较重的特点,在这一阶段,吉林医药学院不再组织集中时间的毕业论文培训,而是改为由学生自主选择毕业论文指导教师,根据自己时间与教师时间,双方协调沟通以完成毕业论文的方式。

首先,将教师的研究领域和研究专长进行汇总,并下发给每一位考生。考生根据自己的工作背景、生活经历、知识结构,选择自己想要研究的方向,并根据教师的研究专长,选择自己的毕业论文指导教师。每一期指导教师所带学生控制在4-6人,原则上不超过8人,以保证指导教师对论文指导的质量。如果考生人数较多,则可分几轮进行毕业论文的指导。之后,指导教师与考生一对一沟通,进一步指导考生确定选题内容。此阶段结束后,毕业论文的前期准备阶段基本完成,接下来就进入到考生的论文写作阶段。

四、学生与指导教师定期沟通完成论文

题目确定之后,学生就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结合指导教师的时间,与指导教师进行一对一的沟通,进一步完成毕业论文的写作。鉴于应用心理学专业自学考试考生的分散性、多地区性和多职业性的特点,教师与学生对毕业论文的交流不拘泥于面对面的沟通方式,还可以采取电话沟通、网络沟通等多种沟通形式。教师对学生毕业论文的指导包括查阅相关资料、题目的选定、假设的提出、实验的设计及完成、量表的选择、被试的选取、测验的进程、数据的统计与整理、数据呈现,直到论文的完成。在整个过程中学生及时与教师交流,接受教师的指导。学生需要按规定时间上交论文初稿,教师对初稿审阅并提出修改意见,学生继续进行修改,并上交教师审阅,直到教师认为可以定稿,学生方可上交定稿。原则上教师对学生毕业论文的修改次数不少于三稿,一般需要根据学生写作的具体情况进行调整。这种分散指导的方式一方面解决了大部分考生无法集中统一时间进行上课的难题,另一方面也使得考生的毕业论文切实得到了具体的指导,保证了毕业论文的质量。考生在这一阶段通过查阅资料、与导师沟通、不断修改论文,最终完成论文写作。

五、对毕业论文进行答辩

学生的毕业论文完成以后,按规定时间上交。上交后的论文需要先经过由三位教师组成的专家组进行进一步审阅,合格方可答辩。审阅教师若提出修改意见,则让学生按照修改意见进行修改,修改完成后可参与答辩。

大部分考生从未有过参加论文答辩的经历,因此对毕业论文答辩会产生担心、恐惧的情绪。为了保证考生能够顺利通过答辩,对于应用心理学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的考生,我们采用先预答辩再让其参加正式答辩的方法。预答辩时间为每个考生十分钟,考生需要在五分钟之内陈述论文的具体内容,之后由专家组根据论文内容进行提问,考生回答。这种方式使考生对正式答辩的过程进行了模拟,他们在真正答辩时就可以做到心中有数。此外,专家组提出的问题会引发考生的进一步思考,并了解到答辩中可能遇到的问题,使考生对最终答辩的准备更能够有的放矢,提高通过率。

六、总结

通过对应用心理学专业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毕业论文环节的一系列改革,虽然增加了指导教师的工作量和工作难度,但是使考生真正学会查阅资料、确定选题、写作论文的方法,并找到了自己的研究方向。同时,也保证了自学考试毕业论文的写作质量,提高了应用心理学专业自学考试考生的专业素质,真正达到了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培养适应社会和经济发展要求的具有综合素质的人才的培养目标。

参考文献:

[1]徐彩萍.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艺术设计专业毕业论文课程教学改革之我见[J].文教资料,2014,(9):161-162.

[2]陈连军,杨学坤,张铁军等.关于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毕业论文教学环节工作的实践与探索[J].现代交际,2010,(4):205-206.

大专药学毕业论文范文第2篇

我校是一所云南地区老牌的医药类中等专科学校,建校已有60多年。特别是1971年因国家政策原因,原上海市卫生学校全迁入我校后,三十多年的发展使得办学规模和教育教学水平名列全省中等卫生学校之首。经教育部办学水平评估,2006年被教育部批准升格为高等医药专科学校,占地450多亩,校舍建筑面积55535平方米,在校学生5000余人,在职在岗教职工246人,专任教师187人。开设了药学、医学检验技术、临床医学、护理、卫生检验与检疫技术、中药、医学生物技术、公共卫生管理、药学分析技术、药品经营与管理、医学检验技术(病理检验技术方向)、医学检验技术(输血技术方向)、康复治疗技术、医疗保险实务等14个专业和专业方向,面向全国招收普通专科学生。图书馆仅有1000平方米的馆舍、21万册图书。随着我校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作为我校文献信息中心的图书馆也必须得到相应的发展,特别是在建筑规划方面应该注重实用并最大限度地确定其发展空间。笔者认为影响我校图书馆建筑面积的主要因素有以下几个方面:有关建筑的指标、规范,藏书量、借阅量,办学特色、专业设置,人文、地理环境,个性化服务空间与发展空间。全面而科学地对待这些因素并深入而细致地研究这些因素的相互关系,对于我校图书馆建筑面积的确定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问题的提出

升格为高等专科学校后,图书馆面临着馆舍面积、藏书量、数据库建设、服务类型转变等方面的问题。中专学校图书馆的主要工作核心以管好书、看好人为主,重点放在借、还上。目前面对的是14个专业5000多学生和246人的专业团队,图书馆服务对象扩大了,服务要求提高了,服务方式多样化了,从而,图书馆存在着不堪重负的现实。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1 馆藏建设单薄

按照教育部颁布的《高等院校图书馆管理规程》第一条规定:高等学校图书馆是学校的文献信息中心,是为教学和科学研究服务的学术性机构,是学校信息化和社会信息化的重要基地。高等学校图书馆的工作是学校教学和科学研究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高等学校图书馆的建设和发展应与学校的建设和发展相适应,其水平是学校总体水平的重要标志。目前我馆藏书2l万册,馆舍面积1000平方米,馆舍面积和藏书量按照教育部的要求严重不足。

2 特色数据库建设空白

中专时期我校基本没有数据库,更没有特色数据库。特色数据库是指一个单位收藏的文献资料具有自己的独特风格或具有更全面、更丰富的资源信息。对图书馆或情报而言,建设特色数据库具有重要作用,在未来图书馆数据库方面,拥有特色数据库将成为个体机构存在的基础。

由于每个馆藏单位拥有的零散资料都与该馆的历史背景、地理位置、学校特色或服务性质有很大的关系。相对来说与其他馆的重复率低,特色数据库更容易形成特色,具有真正的共建和共享价值。以网络为传播手段,以办学特色数据库的广泛认知度为立足点,依原始收藏为支撑,建立具有自己特色和个性的数字化资源体系,使其在学校的教学和科研以及学科建设中发挥巨大的效益,是高校图书馆走向数字化图书馆的重要途径。升专后我校图书馆要服务多学科、多领域的研究工作,数据库建设摆在眼前,势在必行。

3 服务方式从单一向多元化转变

中专时期以借还书为主,升专后文献检索、专题服务、电子阅览等服务内容的增加对工作人员的数量和业务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

4 馆员思想认识不足,情感态度还停留在中专图书馆时期

图书馆管理员的思想还停留在中专时期,按时上下班、打扫好卫生,借书还书等没有紧迫感。总认为我上好班就行,服务对象的改变没有引起服务观念的改变。

5 队伍结构失衡,力量组织有“散兵游勇”之困

中专时期的图书馆人员以老弱病残或者是其他部门安排不了的人员为主。《高等院校图书馆管理规程》第二十九条规定:高等学校应加强图书馆的专业队伍建设,按照合理的结构比例,有计划地聘任多种学科的专业人员。高等学校图书馆的专业人员应具有大专以上学历,其中本科以上学历者应逐步达到60%以上。目前,我馆本科学历2人、专科3人、中专2人。与《高等院校图书馆管理规程》有较大差距。

三、我校图书馆研究发展的基本出路

1 提升思想认识,强化高校图书馆研究

高校图书院是我校教学、科研、师生业余文化生活的重要阵地,图书馆管理员必须提高思想认识,强化高校图书馆研究,把思想从单一的服务型转变到学生型、研究型上来。

2 逐步提升馆员业务素质

学校要有走出去、请进来的观念,分期分批地送出去培训、进修或请专家到馆亲临指导,以提升馆员业务素质,这样才能适应高校图书馆服务工作的需要,才能正常地开展工作。

3 加大资金投入力度,改善馆舍和馆藏建设

原有馆舍1千平方米,藏书7万多册,按照教育部的办学评估条件,馆舍面积远远不够,藏书也差之甚远,只有投入大量的资金才能改善馆舍和馆藏硬件设施。

4 调整馆藏结构,把特色数据库建设放在核心位置

根据专业特点调整馆藏结构,包括藏书、图片、影响以及相关专业特色数据库,以便服务于教学和科研工作。当今社会是信息的社会,特色数据库建设显得尤为重要,数据库有传播速度快、知识面广、知识结构更新快等诸多优于纸质图书的特点,所以,特色数据库建设是我校图书馆馆藏建设中的重中之重。

5 加强课题规划,切合现实地选择研究课题

专业学科要研究的是专业技征,它依赖的是专业信息。要以我校医药为特色的专业学科为重点,加强有针对性的一、二次文献检索课题规划。服务于学校科研工作、教学工作和学生毕业论文答辩。

再者,要面对我校图书馆的状况,开展有选择性的课题研究和学术讨论,以科学的态度找准存在的不足和发展方向,以便在发展过程中的科学参考。

总之,在困难面前我们不能退缩,只有迎难而上、与时俱进地开展工作,才能真正实现图书馆服务教学、服务科研的目标。

大专药学毕业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药学专业;校企合作;教学改革

药学专业旨在培养药学学科基础知识扎实、实验技能熟练,能够从事药品开发与研究、质量检验、临床使用指导等领域的专业技术人才。由于药学专业具有极强的实用性,因此采用校企合作的模式培养高素质人才,走知行结合、教学理论与生产实践互补互促的育人道路是药学专业改革发展的必由之路。化学作为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基础课程,是药学专业学习的坚实基础。但在目前化学学科的教学中,存在着过于强调课程的系统性而忽视了学科间的相互联系,知识讲授缺乏重点等问题;而实验教学仍以从化学角度指导学生实验原理并对实验结果加以验证为主,实验内容与药学专业联系不够紧密,无法对专业课程的学习起到很好的引导作用,这些问题的存在都导致教学内容与实际工作存在一定程度的脱节,使得学生毕业后难以完成学生角色向职业角色转变的过程。因此,结合校企合作搭建的一体化平台,对药学专业的基础化学课程改革是十分必要的。

1课程重点,明确学习目标

在化学的理论知识讲解中,必须结合专业课程对化学学科的要求进行合理划分,突出与专业相关的侧重点,在抓住四化理论精髓的基础上,重点讲解与药学专业相关的知识。同时,注意在课堂中结合生产实践实例对理论知识进行多角度讲解,让学生不仅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化学原理,同时明确所学知识在今后实际工作中如何进行运用。应当明确的是,我们要培养的是能够承担药学专业工作的技术人才,而非化学人才,因此在构建化学课程讲授架构时不能只顾化学这门课程的完整性和系统性,而忽视了我们最终的培养目标。这就要求教师在授课前要做到“一个熟悉,两个明确”,一个熟悉即熟悉专业人才培养的总体要求;两个明确指的是一要明确人才培养的具体目标,二要明确专业课程对化学课程的教学要求,在理论课程和实验实践中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进行合理规划和设置。要做到以上几点,对授课教师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首先,教师必须在设计化学理论知识讲解内容时,能够将具体的药学专业问题引入到课堂中来;其次,必须对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有着准确的理解和把握,才能摆正化学学科在整个专业中所占的位置和发挥的作用。

2优化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率

传统的教学主要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学习较为被动,教材也是“菜单式”结构,教师的侧重点多在理论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创新的能力。这样的教学方式难以适应当今社会的要求,也使教学模式改革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首先,我们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最大程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教师在上课之前,应引导学生做好课前预习、讨论、分析,教师只在关键知识点上进行适当的补充讲解,使学生明确学习重点,深化对理论知识的理解,配合学生完成学习任务,尽量使学生能够更多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为学生自主获取知识营造良好的氛围。描述性的化学知识可以安排学生借助图书馆、网络等途径通过自学的方式来完成。教师选择难易适度的知识点作为自学内容,预先编制提问式提纲对学生自学进行引导,并可采用翻转课堂、小组讨论、书面作业等多种形式对自学掌握情况进行检查,确保学习效果;其次,鼓励开展形式多样的助学活动,加大学生的知识面,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3改革实验教学,加强实践技能

纵观目前大多数化学学科开设的实验课程,没有与专业紧密结合,对实验进行扩展和深化。设计开放性实验帮助学生明确实验方案,让学生参与到文献查阅、实验设计和实验完成的整体过程中,通过开放性实验将化学知识和药学应用紧密联系,让学生学以致用的同时培养学生的系统的科研思路。在实验课程改革中,校企合作平台也可以发挥重要作用,在分析化学实验中涉及到许多与分析检测相关的实验内容,可邀请企业相关人员对学生进行实训培训,根据药学工作岗位结合学生自主意愿设置实训项目和实验课程,帮助学生学习药品调剂、质量检测、药品生产等岗位的实际工作能力,使学生在学校学习期间就能具备药学工作所需的基本知识、能力和素质。在实验课程的教学改革中我们应当把握以下两个原则:a.重视学生对基本操作、基本技能、基本仪器的使用和掌握情况;b.化学课程实验的选择能够较好地体现药学专业对化学实验教学的要求,尽量选择与药学专业能够较好结合,体现专业特色的实验内容。

4立足校企平台,创新培养模式

校企合作在人才培养体系中有明显的优势,企业可根据行业实际发展对培养方案给出务实的指导意见,企业也可根据实际需要在本专业开设相关的选修课程,教材和课程内容由校企双方共同编制,通过校企双方的共同参与,优化课程体系,更新课程内容,使学生的知识体系更加完善,符合实际需要。在培养模式的建立方面,针对低年级学生,可以利用假期结合企业需要开展社会实践,使学生与企业生产实践零距离,锻炼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同时帮助学生适应岗位要求,提高就业竞争力;针对高年级学生,可建立校企联合实验室,以此为平台开展以企业项目为对象的课外科研活动、毕业论文等,立足于企业的真实课题,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自主创新科研实践中,在实践活动中充实理论知识,锻炼基本技能,培养科研素养,全面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

校企合作是药学专业发展的强力推手和发展趋势,企业能够提供学校难以提供的丰富资源,学生只有在企业生产实践中不断学习才能成长为有竞争能力的高级科技人才;学校通过与企业的人员、设备等资源共享,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学校和企业的共同参与确保实现人才培养的要求和目标;企业不仅能够通过校企联合培养得到高素质人才,为企业注入新鲜血液,还可以借助高校资源,在校企合作的平台实现企业的技术创新,推动企业发展。只有校企双方建立密切的联系并充分利用有效资源,才能在行业中走上共生共赢的发展道路。

参考文献

[1]张秋荣,可钰,孙默然,单丽红,施秀芳,刘宏民.药学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海峡药学,2011,8:201-202.

[2]张师愚,杨慧林.物理化学实验[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86-96.

[3]聂晓勤,王宏丽,陈风雷,刘兴前.军医大专医用化学教改探索[J].医学理论与实践,2003,1:119-120.

[4]宋怡.后现代主义与化学课程改革[J].华夏教师.2012(8):82-83.

[5]张迎庆,糜志远,马卓,李冬生,付展鹏.制药工程专业校企合作办学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J].广州化工,2014,12:212-213.

大专药学毕业论文范文第4篇

药学专业学生通过学习物理化学课程可以更好的理解和掌握后续专业课程,物理化学的许多理论在药学实践中都有所应用,但是,现有的大部分物理化学教材,仍然是以解决化学化工问题的角度来讲述物理化学的理论,部分教材即使对药学相关方面有所涉及也仅仅是以知识拓展或习题的形式展开,学生对物理化学和药学的关系感受不深,导致学生无法学以致用。因此,我们在物理化学教学内容方面做了许多改动:热力学基本定律是化学热力学的基础[3],但其中复杂的数学推导过程导致学生望而生畏,为此,在教学中,我们只要求学生理解基本原理,了解公式的意义,掌握基本公式的应用即可。但是,对于在药学专业中有所应用的几个重要的概念,我们则特别加以强调,比如,熵函数是热力学的基本函数,在药学领域,也经常使用熵函数表征药物结构特性,确定合成条件,分析药物代谢机理,辅助药物剂型设计等,而传统教学中仍沿用了化学专业的讲授思路,没有体现出其在药学专业中的特殊意义,因此,在教学中,我们简单的通过卡诺循环引入熵函数之后,便从统计热力学开始,以微观的角度,从熵函数的物理意义出发,介绍熵函数,并进一步的通过学习掌握熵函数的应用。

化学平衡和相平衡是热力学的基本应用,学生通常会在学习这部分内容的时候意识到物理化学和药学的密切联系,作为教师,应该有意识的引导和帮助学生建立和掌握这种联系,为此,在教学中,我们通常选择以现实中存在的药物合成反应为例子,向学生讲解相关公式的应用,而在相平衡中,我们在理论教学的同时,还会向学生解释冷冻干燥技术、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水蒸气蒸馏等相关药物提取技术,特别是在学元相图时,我们会引导学生思考,低共熔点的存在,对于药物剂型设计有何影响,如何利用和避免这种影响,并向学生展示其具体应用。相比化学热力学,化学动力学与药学的关系更加明显[4],其基本理论在药物稳定性、药物体内代谢等方面具有显而易见的应用,在教学中,我们强化了这种联系,通过设计习题,以具体药物的代谢速率、药物贮存期预测等相关案例为载体,让学生亲自动手应用动力学理论,解决专业问题,这一方面有利于学生对于物理化学基本知识的掌握,也有利于学生后续相关课程的学习,采用这种以专业需求为导向的教学方法,能够明显的提高教学效果。同样的,在讲授表面化学、胶体化学部分内容时,我们也以满足专业需求为出发点调整了相关教学内容。根据我校药学专业培养计划,在讲授这部分内容时,学生已经开始了药剂学课程的学习,部分知识学生其实已经有所了解,比如表面张力、表面活性剂等内容,为避免重复,在授课时,我们更加侧重于在理论的高度去分析、解释相关的内容,这样会更加有助于学生对已学知识的理解与掌握。

2结合学生实际,改革教学方法

教学过程是一个师生之间互动的过程,目的是使学生掌握所传授的知识,然而,不同学生的学习基础不同,对知识的理解、领悟能力也有所差别,因此需要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的把握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笔者所在学校为地方本科院校,学生数理基础较差,抽象思维能力不足,对公式繁多、逻辑性强的物理化学课程有明显的畏难情绪,有较多的学生认识不到物理化学与药学专业的联系,因此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不高,同时,学校有大专和本科两个不同层次,不同层次的学生知识基础和学习能力有所差别,对于物理化学课程的要求也有所不同,这些具体的现状,既是我们在教学中所面临的困难,也是我们把握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重要依据。

针对这些现状,我们灵活选择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比如:采用案例分析法、问题引入法等教学方法,通过展示具体的药学或生活实践案例,引出其背后隐藏的物理化学原理,通过理论联系实际,启发学生思考,加强学生对于理论知识的掌握。比如,在讲解动力学部分时,分析药物在人体内的吸收、代谢过程,分析其动力学特性对于药物剂型设计的影响。活用讲授法这一基础教学方法,对教学内容有所取舍,以适应学生实际情况和专业需求。对于物理化学繁多的公式,讲授时可以弱化公式的推导过程,对于专科生则可以完全取消公式推导的讲解,转而强调公式的应用条件,并通过习题的方式,帮助学生掌握其具体应用。熟练和合理使用多媒体技术。多媒体技术的出现,让教学过程变得更加灵活有效,方便快捷,通过图像、视频,学生可以对知识有更加直观的体会。比如,在学习固体的润湿这部分内容时,通过展示大量丰富的相关图像和视频,比如,原油泄漏环境中的海鸟、“魔法砂”的神奇现象、荷叶上的水滴等,教师可以灵活的让学生理解教学内容,并用理论对这些现象进行分析,既有利于知识的掌握,又活跃了课堂氛围。

3以应用为导向,重视实验教学

物理化学实验是物理化学教学中的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内容,其教学目的在于使学生掌握实验操作技能和数据处理能力,学会利用物理化学理论解决药学专业问题,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应用能力和解决未知问题的创新能力和探索精神。为实现教学目标,在教学中,我们主要作了如下努力:注重实验操作细节,加强基本功的训练。在实验教学中,我们发现,许多本该在其他课程中掌握的基本操作,学生掌握的并不够牢固,比如分光光度计的使用,滴定操作,甚至某些专科学生配制特定浓度溶液都无法独立完成,这些问题不仅会影响到物理化学实验的完成,还会对学生后续专业实验造成很大的影响。因此,在教学中,除了集中讲解、演示之外,实验教学人员还全程对学生进行观察,一旦发现学生有操作问题,则立即对其进行讲解和指导,直到确认其掌握为止。针对药学专业需求开设物理化学实验。

物理化学是药学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为药学专业提供理论基础,同样的,物理化学实验也是联系物理化学和药学的重要的纽带和桥梁,通过合理设计实验,可以有效的帮助学生理解物理化学知识在药学中的重要应用,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对实验内容进行了改变,精选了几个与药学关系密切的实验,如“维生素C稳定性的研究”、“水蒸气蒸馏提取中药挥发油”等,增设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广泛使用计算机进行实验测试和数据处理。与其他化学实验不同,物理化学实验需要处理的数据量大,对学生数据处理能力的要求较高。传统的坐标纸绘图的数据处理手段既增加了学生的工作量,结果也不够直观,因此,在教学中我们提倡学生采用Excel或origin数据处理软件来处理数据,绘制图表,并进行线性回归拟合等数学处理,这样既有利于帮助学生掌握实验原理和数据处理方法,又有利于学生采用计算机软件处理数据的能力,为今后专业实验和后续毕业论文的撰写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结语:在药学专业物理化学教学实践中,采用前述的教学改革措施,将药学专业需求融入到物理化学教学中去,有助于帮助学生更好的掌握物理化学理论知识,有助于建立物理化学与药学的紧密联系,有助于学生更好的利用物理化学原理学习和掌握专业知识,为以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大专药学毕业论文范文第5篇

要全面了解日本的人文社会科学教育的新变化,我们还得从头说起。

东京大学(下简称东大)及日本大多数大学的建制与英美俄中皆不同,据说源出于德国的制度。东大文科的设置结构在历史上变化甚大。东大初创期(1877—1884)文学部除哲学科外,包括政治学及理财学科、和汉文学科。1885年政治学、理财学编入法政学部,同年文学部和汉分家,分为和文学科和汉文学科。在帝国大学时代(1886—1895),人文学科已形成文、史、哲、语言的基本学科内容。到东京帝国大学(1897—1945)初期则明确确定文学科、哲学科、史学科三大学科的人文学科结构。这种结构一直维持到二战结束,1946年时三大学科共21个专修科(专业)。1947年恢复东京大学,旧的专业名称如“支那哲学”“支那文学”改称“中国哲学”“中国文学”,取消了文史哲三“学科”,而使19个专修学科都自成为“学科”。中国哲学也成为19个学科之一。1963年,文学部的21个专修课程被重新归入四个新的大类:第一类文化学,第二类史学,第三类语学文学,第四类心理学社会学。文化学所包括的也就是以前哲学学科的内容,但从大类的名称上说,“哲学”第一次消失了。90年代的改变也可以说在60年代已经开始。这样的四大类结构至今未变,只是不断加以局部的调整。1988年,把原属“文化学”中的印度文学改入“语学文学”类,把原属“文化学”的美术史改入“史学”类,又把第四类“心理学社会学”改称为“行动学”。1994年,类与类名未变,但专修课程的名称(相应地研究室的名称)作了较大改变,“中国哲学”改为“中国思想文化学”,“国史学”改为“日本史学”,“国文学”改为“日本文学”,“印度哲学”改为“印度哲学佛学”等。此外还增设了朝鲜文化、澳洲语言(土著)等亚洲文化研究的课程。1995年,学科的四大类更名为:一思想文化学科,二历史文化学科,三言语文化学科,四行动文化学科。四大学科共26种专修课程,如中国思想文化学专攻即26者之一。四大学科全部变为“文化学科”,这种名称上的汉字形式的改变无疑体现了东大人文学研究注重向“文化研究”发展的一种变化动向。在1995年的“中国思想文化学”专业的“修习注意”中说:“本专修课程领域甚广,研究时代可从上古(甲金文)至现代(、新儒家)各时代中选择。领域包括中国思想、哲学,及其社会(政治、经济、法律、道德)和文化(语言、艺术’风俗’生活史、女性史)、宗教(道教、佛教、民间宗教)、科技(天文、医学、农学)背景,可从中选择。强调思想史与社会史、思想史与文化史的沟通、中国与日本及中国与西洋思想之比较。”这个的例子可以使我们具体地了解这种变化的内涵。

东京大学大学院各研究科以及各学部中,“综合文化学科”可能是最具特色而且最值得注意的。东大各学部皆设在东京市内的本乡校园,综合文化学科则与各学部不同,设在距市中心较远的驹场校区,属教养学部。据说文部省新的政策精神是取消国立大学的教养学部,而东大的教养学部却得以保存,此端赖其综合文化学科的活力及表现。综合文化学科的人文社会学科方面的硕士课程有七大类,其中“比较文学比较文化”专业设比较文学比较文化课程24门,“地域文化研究”专业设课程达48门,“文化人类学”专业设文化理论、文化过程、社会人类学等课程27门,虽然其中含有不少演习课程,但其课程开设的数量确实令人惊叹。七类之外,在“广域科学”专业中还有科学史、科学哲学及大量边缘交叉学科。综合文化学科产生的历史也许有其特殊的缘由,而这一学科已经成为今天东大最具活力的一个部门,也是东大与外国特别是西方国家文教交流特别活跃的一个学科点,相当突出地体现了“文化研究”在现代教育中的巨大能量。

至少自1963年以来,东大的教育一直维持着“大学—学部—学科—专修课程”的主体结构,例如现在的文学部—思想文化学科—中国思想文化学专业。思想文化学科下有七个专业:哲学(专指西方哲学)、中国思想文化学、印度哲学佛学、伦理学、宗教学宗教史学、美学艺术学、伊斯兰学。学部主要担当本科教育的责任,故以学部为部门名称的作法体现了以本科教育为主的方针。东大的本科生考入后先在教养学部修完两年前期课程,然后进入学部,选定一个专业修后期课程。如选定文学部的思想文化学科的中国思想文化学专业,就不必修思想文化学科的其他六种专业课程。每一专业都规定了后期课程在该专业应修的科目和学分,一般学生在三、四年级应修科目6—8项不等,需完成专业学分约40—44个。如中国思想文化学专业社七种必修科目:中国思想文化学概论、中国思想文化史概说、中国语中国文学、中国史、中国思想文化学特殊讲义(专题课)、中国思想文化学演习(资料课)、毕业论文,共44学分,其中毕业论文12学分。此外还要必修东洋史、中国语中国文学等文学部的其他科目若干学分。在“学部—学科—专业”的结构下,专业与研究室相对应,如思想文化学科有七个专业,即有七个研究室,分别承担其专业课程。整个文学部26个专业,即有26个研究室,类似我们的教研室。1995年全文学部各研究室共115人,其中教授77人,副教授33人,外国人教师5人。其中思想文化学科(哲学类)25人,教授19人,副教授6人。另外,每一研究室聘1—2名助手,一般聘期为2—4年,多由新毕业的博士生充任。教员的数量比我们(如北大)是要少得多了。

东京大学的文学部相当于中文一般说的“文学院”,现在台湾的大学如台大、政大、辅大等也还都有文学院,作为大学和系之间的一层机构。但日本的情形不同。首先本科学生一二年级在教养学部,三四年级便直接进入学部下的专业,由研究室来管理,这是教育上的最大不同。其次,文学部下面没有“系”一级,学科或在名义上也可称为系,但并不存在这样的实体机构,学科或系亦无实体的功能,一切都是由文学部来管辖,而以研究室为教员人事和预算执行的基本单位,这是体制上的最大不同。在这种体制下面,显然教育的重点是落实到专业的教育;由于较早进入专业,本科毕业时的专业水平比较高。但由于从教养学部一下子进入专业研究室,学科的统一性不被强调,学科的整合意义没有了。一个后期学生从三年级起在专业研究室的团体中学习和活动,这是集体文化和专精技术结合的例子,但一个进入中国哲学专业的三年级学生,在此前和此后,似乎都没有一个机制保证他学得必要的哲学类课程。从我们习惯的“哲学系”的立场来看,其长处和短处还值得研究。

上面说的是文学部和它主要承担的本科教育,再来看东大的大学院即研究生院。1992年东大的大学院由12个研究科构成,即:人文科学研究科、教育学研究科、法学政治学研究科、社会学研究科、经济学研究科、综合文化研究科、理学系研究科、工学系研究科、农学研究科、医学系研究科、药学系研究科、数理科学研究科。这些研究科也可以看成为研究生院的系。在研究科下设专攻(专业),1992年时人文科学研究科下有20个专业提供研究生课程,如西洋史学、东洋史学、考古学、伦理学、心理学、美术史学、哲学、中国文学、英国文学、德国文学、中国哲学、印度哲学等。当然,并不是每个研究学科下都有这么多专业,除了工学系下有25个、理学系下有14个专业外,其他系科的专业较少,如法学政治学有4个、经济学有3个、社会学有2个、数理系只有1个专业。人文学科的硕士课程和博士课程构规定有必修的学分,硕士课程标准修习年限为二年,博士(第一种)课程标准修习年限为三年。中国哲学专业的硕士课程必修学分为16,选修学分为14,课程修了者即获得学位;博士课程必修学分12,选修学分8,共20个学分。

在以培养本科学生为主的观念下,应当这样说,大学院的研究生课程是由学部的教员来兼任的。每一专业在每一年都有事先制订的教学课程。以1992年为例,东大大学院的中国哲学专业设14门课程,其中10门为特殊研究,4门为演习。特殊研究相当于我们的专题课,演习相当于我们所谓资料课。1992年的特殊研究课程,从殷周青铜器到清代思想与文学,几乎各个断代都有安排,并且这些课程大多是跨两个学期的。这也就意味着,一个从外面来到东大的人,在任何时候都会有这么多课程可供选择。我也才明白,为什么来北大的进修学者常常抱怨我们开的课程少。1992年担任中国哲学专业课程的有14位教官,教授8人,副教授4人,非常勤讲师2人。所谓非常勤讲师,是指外聘的兼课教师,不在本校编制之内,但其本人的职称可以是教授或副教授。14人中12人为本校教师:4人来自文学部中国哲学研究室,3人来自教养学部,4人来自东洋文化研究所,1人来自社会科学研究所。用我们的话来说,4人是系里面教研室的教师,8人则来自校内的基础课和研究所。该年度与哲学相关的任课者共60人,其中教养学部6人、研究所10人,非常勤13人,这意味着有将近50%的任课人员来自文学部之外,即使只计算不在编的外校兼课者,也达22%。而按1995年中国思想文化学专业课程来看,9位教师担任的16门课程,5人是自外校聘请的非常勤讲师。在教育资源共享的方面,东大的经验应该是可以借鉴的。

1995年东京大学大刀阔斧地实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将大学院的人文科学研究科和社会科学研究科合并为人文社会系研究科,并提出把大学院重点化、部门化。就是说,大学院将取代文学部成为大学的重点,成为部门的名称,大学将转变为以培养研究生为主。这也就是池田教授文章那句开门见山的话的来由。而此后文学部的教学就应当说来由大学院的教师兼任了。这一年大学院的专业设置更进行了重大的改革和调整,不仅研究科和专业大加改变,专攻下又设研究方向,研究方向又可分为若干专门分野(专门领域)。如整个人文社会系研究科改编为五个大专业:基础文化研究专业、日本文化研究专业、亚洲文化研究专业、欧美文化研究专业、社会文化研究专业。五个专业下共有18个研究方向,这18个研究方向又共包括27个专门领域。在基础文化研究专业的四个研究方向中有“思想文化”,其下又分为哲学、伦理学、宗教学宗教史学、美学艺术学四个专门领域。而在亚洲文化专业的三个研究方向中第一个是“东亚研究”,其下有三个专门领域:中国语中国文学、东亚历史社会、东亚思想文化。这个“东亚思想文化”专门领域便是我们以前显赫的“中国哲学”在今天的栖身之所了。换言之,从前所谓“中国哲学”的研究,在今天的东大大学院,不仅不属于“哲学”学科,也不属于“思想文化”研究方向,而变成“东亚研究”方向下的一部分了。事实上,中国文学、中国史和中国思想一样,在这个新的格局中也都业已变为“东亚研究”方向的某一方面了。

日本大学的人文教育中向来只有“论文博士”的制度,即博士课程研究生毕业后,经过多年的教学和研究的积累,在50岁左右时再集自己多年的研究成果以为博士学位的申请论文,通过一定的答辩程序(不一定在母校),获得文学博士的学位。因此,博士研究生在“课程修了”之后,不必作博士论文,当然也不得博士学位,随即寻找适合自己需要的工作。90年代日本大学教育改革的一个动因是在“国际化”的潮流中建立“课程博士”制度的需要。在课程博士的制度下,博士研究生修得所有必需学分后,撰写博士学位论文,答辩通过即获得博士学位,一般称为课程博士,以与传统制度的论文博士相区别。这无疑是对近十年大量外国学生在日本留学而要求获得学位相适应的。据池田教授的文章说,东大94、95年改革的主要目的就是“为研究生在五年中提供建立在广阔视野之上的跨学科教育,为社会输送兼有专深知识和广阔视野的博士学位获得者”。同时,经过这些改革,“文学部在拥有与本科一一对应的研究者的基础上,完成了向以培养研究者为任务的大学院大学的转变”。说明近来的体制及学科改革都与课程博士制度的建立及大学基点的转型背景有关。透过东大近年在教育目标(大学院大学、课程博士)、教育体制(专业设置、讲座结构)的调整和改革,我们更注意的是其中所体现的学科调整和人文社会学科发展的变化。集中起来说,就是:扩大文化研究,发展地域研究,注重跨学科交流。特别是寻求一种整合的“亚洲研究”的意识非常强烈。某种意义上可以说,地域研究的发展主要体现在“亚洲研究”上面。从前东亚各国的各个方面的具体研究,现在都被纳入一种“亚洲研究”的框架和视野中来重新审视和研究。在一般的意义上来看,日本80年代后期以来对文化研究和地域研究的强调,包括晚近对社会史研究的强调,显然都是受到美国的人文社会研究的流行模式和趋势的影响。特殊地说,在东亚的整合性研究方面,东大的人文学改革是与日本学术界80年代后期以来“亚洲研究转向”是一致的,是受到此种研究发展的影响的。最明显的例子就是1993年开始出版至1995年全部出齐的七卷本的“从亚洲出发思考”(参看孙歌在《读书》上的介绍)的宏篇巨制,不仅被许多学校立即作为参考书,东大大学院人文社会系研究科1995年即在“多分野交流”课程中设“‘从亚洲出发思考’的思考”系列讨论班课程,由该书撰写者轮流主持相关讨论,引起了相当多的注意。1996年度开设的“历史与地域—亚洲史中的日本殖民地”、“亚洲文化与民族主义”课程,都是在该书的研究框架引申出来的多学科交流的亚洲学研究专题。

东京大学的人文社会科学教育当然不能代表日本人文社会教育的全部,在有关哲学的教育方面,早稻田大学便与东大不同,其他学校也往往各有其特色。但以东大的地位和影响来说,该校近两年的改革及其所反映的日本人文学研究的变化动向应当是值得注意的。中国学术、文化和思想有着自己的传统和理解,有在中国现代化过程遭遇的特殊课题,但在中国的人文学及人文学教育处在转型和摸索的今天,注意了解外部世界的变化,及其对我们所具有的意义,更是必不可少的。

我个人的专业是中国哲学,中国哲学的研究在日本和东大曾一直占有很重要的地位,“中国哲学”也是东大的一个老专业,文学部一直有“中国哲学研究室”。甚至于80年代以前,东大有关中国的研究学会就称为“中国哲学研究会”。但从80年代后期开始,东大中国哲学会改为“中国社会文化学会”,并主办了水平很高的《中国—社会与文化》集刊(虽然学会的事务所仍设在东大老的中国哲学研究室),突出显示了以东京地区中年学者代表的、要求日本的中国学从传统的“汉学”模式(以及战后具有社会主义色彩的中国研究模式)向欧美“中国研究”模式的转变的新潮流。现已拥有会员近1200人,其中与中国思想研究相关的学者约280人。1994年起,大学院的中国哲学专业和文学部的中国哲学研究室,皆将“中国哲学”改名为“中国思想文化学”。在这个改变中,“中国”虽然得到保留,而中国的“哲学”被消融在文化研究之中。与东大双峰并峙的京都大学的“中国哲学研究室”也随之改为“中国古典文献学”。1995年后,东京大学大学院改革的结果是,大学院里的“中国思想文化学”专业又被“亚洲文化研究”专业的“东亚思想文化”专业方向所取代;就是说,“中国”亦复消融在亚洲研究之中。中国哲学不同于西方哲学的特质,日本民族重视经验研究的传统,日本国家当代的战略选择,这些因素各在此种变化中发生了何种作用,很难简单地揭示出来。但无论如何,这种变化将会对今后几十年的日本学术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大专药学毕业论文范文第6篇

要全面了解日本的人文社会科学教育的新变化,我们还得从头说起。

东京大学(下简称东大)及日本大多数大学的建制与英美俄中皆不同,据说源出于德国的制度。东大文科的设置结构在历史上变化甚大。东大初创期(1877—1884)文学部除哲学科外,包括政治学及理财学科、和汉文学科。1885年政治学、理财学编入法政学部,同年文学部和汉分家,分为和文学科和汉文学科。在帝国大学时代(1886—1895),人文学科已形成文、史、哲、语言的基本学科内容。到东京帝国大学(1897—1945)初期则明确确定文学科、哲学科、史学科三大学科的人文学科结构。这种结构一直维持到二战结束,1946年时三大学科共21个专修科(专业)。1947年恢复东京大学,旧的专业名称如“支那哲学”“支那文学”改称“中国哲学”“中国文学”,取消了文史哲三“学科”,而使19个专修学科都自成为“学科”。中国哲学也成为19个学科之一。1963年,文学部的21个专修课程被重新归入四个新的大类:第一类文化学,第二类史学,第三类语学文学,第四类心理学社会学。文化学所包括的也就是以前哲学学科的内容,但从大类的名称上说,“哲学”第一次消失了。90年代的改变也可以说在60年代已经开始。这样的四大类结构至今未变,只是不断加以局部的调整。1988年,把原属“文化学”中的印度文学改入“语学文学”类,把原属“文化学”的美术史改入“史学”类,又把第四类“心理学社会学”改称为“行动学”。1994年,类与类名未变,但专修课程的名称(相应地研究室的名称)作了较大改变,“中国哲学”改为“中国思想文化学”,“国史学”改为“日本史学”,“国文学”改为“日本文学”,“印度哲学”改为“印度哲学佛学”等。此外还增设了朝鲜文化、澳洲语言(土著)等亚洲文化研究的课程。1995年,学科的四大类更名为:一思想文化学科,二历史文化学科,三言语文化学科,四行动文化学科。四大学科共26种专修课程,如中国思想文化学专攻即26者之一。四大学科全部变为“文化学科”,这种名称上的汉字形式的改变无疑体现了东大人文学研究注重向“文化研究”发展的一种变化动向。在1995年的“中国思想文化学”专业的“修习注意”中说:“本专修课程领域甚广,研究时代可从上古(甲金文)至现代(、新儒家)各时代中选择。领域包括中国思想、哲学,及其社会(政治、经济、法律、道德)和文化(语言、艺术’风俗’生活史、女性史)、宗教(道教、佛教、民间宗教)、科技(天文、医学、农学)背景,可从中选择。强调思想史与社会史、思想史与文化史的沟通、中国与日本及中国与西洋思想之比较。”这个的例子可以使我们具体地了解这种变化的内涵。

东京大学大学院各研究科以及各学部中,“综合文化学科”可能是最具特色而且最值得注意的。东大各学部皆设在东京市内的本乡校园,综合文化学科则与各学部不同,设在距市中心较远的驹场校区,属教养学部。据说文部省新的政策精神是取消国立大学的教养学部,而东大的教养学部却得以保存,此端赖其综合文化学科的活力及表现。综合文化学科的人文社会学科方面的硕士课程有七大类,其中“比较文学比较文化”专业设比较文学比较文化课程24门,“地域文化研究”专业设课程达48门,“文化人类学”专业设文化理论、文化过程、社会人类学等课程27门,虽然其中含有不少演习课程,但其课程开设的数量确实令人惊叹。七类之外,在“广域科学”专业中还有科学史、科学哲学及大量边缘交叉学科。综合文化学科产生的历史也许有其特殊的缘由,而这一学科已经成为今天东大最具活力的一个部门,也是东大与外国特别是西方国家文教交流特别活跃的一个学科点,相当突出地体现了“文化研究”在现代教育中的巨大能量。

至少自1963年以来,东大的教育一直维持着“大学—学部—学科—专修课程”的主体结构,例如现在的文学部—思想文化学科—中国思想文化学专业。思想文化学科下有七个专业:哲学(专指西方哲学)、中国思想文化学、印度哲学佛学、伦理学、宗教学宗教史学、美学艺术学、伊斯兰学。学部主要担当本科教育的责任,故以学部为部门名称的作法体现了以本科教育为主的方针。东大的本科生考入后先在教养学部修完两年前期课程,然后进入学部,选定一个专业修后期课程。如选定文学部的思想文化学科的中国思想文化学专业,就不必修思想文化学科的其他六种专业课程。每一专业都规定了后期课程在该专业应修的科目和学分,一般学生在三、四年级应修科目6—8项不等,需完成专业学分约40—44个。如中国思想文化学专业社七种必修科目:中国思想文化学概论、中国思想文化史概说、中国语中国文学、中国史、中国思想文化学特殊讲义(专题课)、中国思想文化学演习(资料课)、毕业论文,共44学分,其中毕业论文12学分。此外还要必修东洋史、中国语中国文学等文学部的其他科目若干学分。在“学部—学科—专业”的结构下,专业与研究室相对应,如思想文化学科有七个专业,即有七个研究室,分别承担其专业课程。整个文学部26个专业,即有26个研究室,类似我们的教研室。1995年全文学部各研究室共115人,其中教授77人,副教授33人,外国人教师5人。其中思想文化学科(哲学类)25人,教授19人,副教授6人。另外,每一研究室聘1—2名助手,一般聘期为2—4年,多由新毕业的博士生充任。教员的数量比我们(如北大)是要少得多了。

东京大学的文学部相当于中文一般说的“文学院”,现在台湾的大学如台大、政大、辅大等也还都有文学院,作为大学和系之间的一层机构。但日本的情形不同。首先本科学生一二年级在教养学部,三四年级便直接进入学部下的专业,由研究室来管理,这是教育上的最大不同。其次,文学部下面没有“系”一级,学科或在名义上也可称为系,但并不存在这样的实体机构,学科或系亦无实体的功能,一切都是由文学部来管辖,而以研究室为教员人事和预算执行的基本单位,这是体制上的最大不同。在这种体制下面,显然教育的重点是落实到专业的教育;由于较早进入专业,本科毕业时的专业水平比较高。但由于从教养学部一下子进入专业研究室,学科的统一性不被强调,学科的整合意义没有了。一个后期学生从三年级起在专业研究室的团体中学习和活动,这是集体文化和专精技术结合的例子,但一个进入中国哲学专业的三年级学生,在此前和此后,似乎都没有一个机制保证他学得必要的哲学类课程。从我们习惯的“哲学系”的立场来看,其长处和短处还值得研究。

上面说的是文学部和它主要承担的本科教育,再来看东大的大学院即研究生院。1992年东大的大学院由12个研究科构成,即:人文科学研究科、教育学研究科、法学政治学研究科、社会学研究科、经济学研究科、综合文化研究科、理学系研究科、工学系研究科、农学研究科、医学系研究科、药学系研究科、数理科学研究科。这些研究科也可以看成为研究生院的系。在研究科下设专攻(专业),1992年时人文科学研究科下有20个专业提供研究生课程,如西洋史学、东洋史学、考古学、伦理学、心理学、美术史学、哲学、中国文学、英国文学、德国文学、中国哲学、印度哲学等。当然,并不是每个研究学科下都有这么多专业,除了工学系下有25个、理学系下有14个专业外,其他系科的专业较少,如法学政治学有4个、经济学有3个、社会学有2个、数理系只有1个专业。人文学科的硕士课程和博士课程构规定有必修的学分,硕士课程标准修习年限为二年,博士(第一种)课程标准修习年限为三年。中国哲学专业的硕士课程必修学分为16,选修学分为14,课程修了者即获得学位;博士课程必修学分12,选修学分8,共20个学分。

在以培养本科学生为主的观念下,应当这样说,大学院的研究生课程是由学部的教员来兼任的。每一专业在每一年都有事先制订的教学课程。以1992年为例,东大大学院的中国哲学专业设14门课程,其中10门为特殊研究,4门为演习。特殊研究相当于我们的专题课,演习相当于我们所谓资料课。1992年的特殊研究课程,从殷周青铜器到清代思想与文学,几乎各个断代都有安排,并且这些课程大多是跨两个学期的。这也就意味着,一个从外面来到东大的人,在任何时候都会有这么多课程可供选择。我也才明白,为什么来北大的进修学者常常抱怨我们开的课程少。1992年担任中国哲学专业课程的有14位教官,教授8人,副教授4人,非常勤讲师2人。所谓非常勤讲师,是指外聘的兼课教师,不在本校编制之内,但其本人的职称可以是教授或副教授。14人中12人为本校教师:4人来自文学部中国哲学研究室,3人来自教养学部,4人来自东洋文化研究所,1人来自社会科学研究所。用我们的话来说,4人是系里面教研室的教师,8人则来自校内的基础课和研究所。该年度与哲学相关的任课者共60人,其中教养学部6人、研究所10人,非常勤13人,这意味着有将近50%的任课人员来自文学部之外,即使只计算不在编的外校兼课者,也达22%。而按1995年中国思想文化学专业课程来看,9位教师担任的16门课程,5人是自外校聘请的非常勤讲师。在教育资源共享的方面,东大的经验应该是可以借鉴的。

1995年东京大学大刀阔斧地实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将大学院的人文科学研究科和社会科学研究科合并为人文社会系研究科,并提出把大学院重点化、部门化。就是说,大学院将取代文学部成为大学的重点,成为部门的名称,大学将转变为以培养研究生为主。这也就是池田教授文章那句开门见山的话的来由。而此后文学部的教学就应当说来由大学院的教师兼任了。这一年大学院的专业设置更进行了重大的改革和调整,不仅研究科和专业大加改变,专攻下又设研究方向,研究方向又可分为若干专门分野(专门领域)。如整个人文社会系研究科改编为五个大专业:基础文化研究专业、日本文化研究专业、亚洲文化研究专业、欧美文化研究专业、社会文化研究专业。五个专业下共有18个研究方向,这18个研究方向又共包括27个专门领域。在基础文化研究专业的四个研究方向中有“思想文化”,其下又分为哲学、伦理学、宗教学宗教史学、美学艺术学四个专门领域。而在亚洲文化专业的三个研究方向中第一个是“东亚研究”,其下有三个专门领域:中国语中国文学、东亚历史社会、东亚思想文化。这个“东亚思想文化”专门领域便是我们以前显赫的“中国哲学”在今天的栖身之所了。换言之,从前所谓“中国哲学”的研究,在今天的东大大学院,不仅不属于“哲学”学科,也不属于“思想文化”研究方向,而变成“东亚研究”方向下的一部分了。事实上,中国文学、中国史和中国思想一样,在这个新的格局中也都业已变为“东亚研究”方向的某一方面了。

日本大学的人文教育中向来只有“论文博士”的制度,即博士课程研究生毕业后,经过多年的教学和研究的积累,在50岁左右时再集自己多年的研究成果以为博士学位的申请论文,通过一定的答辩程序(不一定在母校),获得文学博士的学位。因此,博士研究生在“课程修了”之后,不必作博士论文,当然也不得博士学位,随即寻找适合自己需要的工作。90年代日本大学教育改革的一个动因是在“国际化”的潮流中建立“课程博士”制度的需要。在课程博士的制度下,博士研究生修得所有必需学分后,撰写博士学位论文,答辩通过即获得博士学位,一般称为课程博士,以与传统制度的论文博士相区别。这无疑是对近十年大量外国学生在日本留学而要求获得学位相适应的。据池田教授的文章说,东大94、95年改革的主要目的就是“为研究生在五年中提供建立在广阔视野之上的跨学科教育,为社会输送兼有专深知识和广阔视野的博士学位获得者”。同时,经过这些改革,“文学部在拥有与本科一一对应的研究者的基础上,完成了向以培养研究者为任务的大学院大学的转变”。说明近来的体制及学科改革都与课程博士制度的建立及大学基点的转型背景有关。

透过东大近年在教育目标(大学院大学、课程博士)、教育体制(专业设置、讲座结构)的调整和改革,我们更注意的是其中所体现的学科调整和人文社会学科发展的变化。集中起来说,就是:扩大文化研究,发展地域研究,注重跨学科交流。特别是寻求一种整合的“亚洲研究”的意识非常强烈。某种意义上可以说,地域研究的发展主要体现在“亚洲研究”上面。从前东亚各国的各个方面的具体研究,现在都被纳入一种“亚洲研究”的框架和视野中来重新审视和研究。在一般的意义上来看,日本80年代后期以来对文化研究和地域研究的强调,包括晚近对社会史研究的强调,显然都是受到美国的人文社会研究的流行模式和趋势的影响。特殊地说,在东亚的整合性研究方面,东大的人文学改革是与日本学术界80年代后期以来“亚洲研究转向”是一致的,是受到此种研究发展的影响的。最明显的例子就是1993年开始出版至1995年全部出齐的七卷本的“从亚洲出发思考”(参看孙歌在《读书》上的介绍)的宏篇巨制,不仅被许多学校立即作为参考书,东大大学院人文社会系研究科1995年即在“多分野交流”课程中设“‘从亚洲出发思考’的思考”系列讨论班课程,由该书撰写者轮流主持相关讨论,引起了相当多的注意。1996年度开设的“历史与地域—亚洲史中的日本殖民地”、“亚洲文化与民族主义”课程,都是在该书的研究框架引申出来的多学科交流的亚洲学研究专题。

东京大学的人文社会科学教育当然不能代表日本人文社会教育的全部,在有关哲学的教育方面,早稻田大学便与东大不同,其他学校也往往各有其特色。但以东大的地位和影响来说,该校近两年的改革及其所反映的日本人文学研究的变化动向应当是值得注意的。中国学术、文化和思想有着自己的传统和理解,有在中国现代化过程遭遇的特殊课题,但在中国的人文学及人文学教育处在转型和摸索的今天,注意了解外部世界的变化,及其对我们所具有的意义,更是必不可少的。

我个人的专业是中国哲学,中国哲学的研究在日本和东大曾一直占有很重要的地位,“中国哲学”也是东大的一个老专业,文学部一直有“中国哲学研究室”。甚至于80年代以前,东大有关中国的研究学会就称为“中国哲学研究会”。但从80年代后期开始,东大中国哲学会改为“中国社会文化学会”,并主办了水平很高的《中国—社会与文化》集刊(虽然学会的事务所仍设在东大老的中国哲学研究室),突出显示了以东京地区中年学者代表的、要求日本的中国学从传统的“汉学”模式(以及战后具有社会主义色彩的中国研究模式)向欧美“中国研究”模式的转变的新潮流。现已拥有会员近1200人,其中与中国思想研究相关的学者约280人。1994年起,大学院的中国哲学专业和文学部的中国哲学研究室,皆将“中国哲学”改名为“中国思想文化学”。在这个改变中,“中国”虽然得到保留,而中国的“哲学”被消融在文化研究之中。与东大双峰并峙的京都大学的“中国哲学研究室”也随之改为“中国古典文献学”。1995年后,东京大学大学院改革的结果是,大学院里的“中国思想文化学”专业又被“亚洲文化研究”专业的“东亚思想文化”专业方向所取代;就是说,“中国”亦复消融在亚洲研究之中。中国哲学不同于西方哲学的特质,日本民族重视经验研究的传统,日本国家当代的战略选择,这些因素各在此种变化中发生了何种作用,很难简单地揭示出来。但无论如何,这种变化将会对今后几十年的日本学术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上一篇:药学大专毕业论文范文 下一篇:本科医学毕业论文范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