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课堂充满灵性

时间:2022-08-13 02:45:32

让课堂充满灵性

当今社会,各国的竞争主要是人才的竞争,人才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它的内涵也在不断变化,社会对全能型、复合型的人才需求越来越多,所以培养全面发展、具有改革创新精神的新型人才是素质教育对广大高中英语教师的要求。我们应该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的英语知识、技能正确地解决实际生活中的具体问题的能力,为学生的终身发展负责。

作为一名教了十多年高中英语的老师,总听到这样的议论:中国人学的是“哑巴”英语。仔细想想,也确实是这么回事,绝大多数同学考试时分数会很高,但是遇到外国人时,连基本的日常用语都不敢交流。全社会上下投入了那么多的人力、物力、财力倡导全民学英语,可是除了收获了苍白的卷面分数外,其他的很少。归根结底,全社会都陷入了功利性的怪圈,只要高考分数上去了,就能上名牌大学,至于是否有综合应用英语的能力则放在其次,其实这就是本末倒置的做法,学以致用,如果学了这么多年英语,连基本的对话都不敢,那岂不是一种讽刺。

高中英语教学的总目标是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学好英语的重要意义,明确英语学习的目的是学以致用,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形成行之有效的学习英语的方法;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英语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综合应用英语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学生在掌握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的基础上培养良好的情感价值观,从而形成正确、固定的的学习方法和良好的文化意识。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是综合运用英语能力的基础,情感价值观是影响学生终身学习的重要因素,学习方法是学生培养自主、合作、探究能力的首要条件,文化意识是正确运用语言的有效保障。

高中英语教学陷入了一种很危险的怪圈当中:我们过多强调了学生掌握基础知识,认为学生考试能够考出高分这就是好学生,就是有能力的学生,我们的社会、学校、家长,包括学生本人都深受其害,我们的大多数学生在幼儿园和小学时会积极举手回答问题,然而到了初二、初三主动举手回答问题的学生越来越少,上了高中更是少之又少。究其根源,学生学的是一些很死板的东西、一些没有生命力的东西。通过死记硬背就能提高成绩,学生已无任何兴趣可言,变成了为了学习而学习;积累知识,就变成了不断储存,记忆再记忆的枯燥过程。学生所学的知识在日常生活中根本无用武之地,学生没有利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鲜活土壤,长此以往,学生已无任何成就感而言。

作为一名高中英语教师,我觉得学生的学习不只是为了掌握知识,而更重要的是运用所学的英语知识去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教者千万不能把知识当成死的东西,要把知识作为一种工具,教会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养成创新的能力。总而言之,高中英语教学一定要摆脱“哑巴”英语模式,一定要赋予枯燥的知识以生命力,只有当你所教的知识有了生命力,才能吸引学生关注你的课堂,关注你的知识点,只有当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被教师激发起来的时候,那学生才能真正地掌握了知识。接下来的问题是如何让枯燥的知识有“生命力”呢?

第一,要用新课改的理念来指导我们的教学。新课改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倡导教给学生终身学习的方法而不是单纯的知识。在这种新理念指导下,可以使学生在死的知识、活的精神和相互之间的关系中充分发挥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能最大限度地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从而最大限度地提高教学效益。我们一定要改变以前“填鸭式”教学方式,把学生从题海中拯救出来,给学生提供平台让他们有展示自身所学的机会,让学生在学习中有很强的成就感,不断鼓励学生用所有学的语言知识进行思维、进行交际,让学生在学中用,用中学,从而不断地实现教与学的良性循环。

第二,作为一名高中英语教师,我们要尽力为学生提供英语学习的环境。众所周知,中国人学不好英语的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没有很好的英语环境。如果让一个小学生到一个说英语的国家两年,回来后他一定会说一口流利的英语,而我们对于英语环境的创设可以说一直是一个教学盲区,我们的学生缺少太多的语言表达的机会。课堂被我们的老师占领了,课间又没有特别多的英语环境让他们去训练、提高,这就迫切要求教者在教学中创新很多的英语环境,让学生在这种英语环境中去体会说英语的快乐感、自豪感。在教学活动中,我一直注重英语环境的创新。在课堂上,我鼓励同学们尽量用英语来展开双边活动,只有碰到非常难的才用中文解释;每堂课前,我都让值日班长用英语汇报今天的日期、天气、学生出勤、值日情况;每个月拿出一天作为“英语交流日”,学生这一天中的学习和生活只能用英语交流;每周组织“英语广角”、“英语沙龙”,模拟现实中的场景进行英语交流,给学生提供比如听力中经常出现的购物、问路、旅游等语言环境,这样做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学生觉得学英语真有用处,而且还提高了学生的听力。因为经常进行这样的特定场景模拟,学生对听力的得分也突飞猛进;最后,我经常组织学生进行英语主题演讲、英语歌曲演唱比赛、举办英语晚会等活动,通过这些活动的开展,学生不仅激发了学习英语的兴趣,而且也提高了成绩,可谓一举两得。

最后,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所学知识必须注重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让学生不仅了解我国的传统文化、风俗、习惯,更要了解西方的传统文化、风俗、习惯。我经常利用“英语广角”、“英语沙龙”的时间给学生过过洋节、看看英文电影,让学生真实地体验外国人的文化、习惯;我还利用母亲节、愚人节、复活节、圣诞节等节日指导学生进行相关的主题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快乐中熟悉西方的文化习俗,并且用这种意识来促进学生的英语学习。

让课堂充满灵性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所有高中英语老师的共同努力,我们必须用新课改的理念来指导我们的教学,让课堂“活”起来,使学生养成活学活用的能力,只有让课堂充满灵性,课堂动起来,学生才能形成终身学习的能力。

上一篇:让数学问题生活化 下一篇:浅谈新教材新增栏目的功能与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