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家王元:用清澈的微笑和“阎王”过招

时间:2022-08-13 01:18:10

数学家王元:用清澈的微笑和“阎王”过招

据说在院士聚居的北京中关村,每到盛夏,有个魏姓大兴人的西瓜摊前人气了得,摊主帮你挑瓜不用敲,用耳朵贴上听,十拿九稳,而且人家卖瓜的做派也不寻常――不称分量,分大瓜小瓜卖,大瓜3块一个,小瓜1块一个(这是上世纪八几年的事了)。很多人看到大瓜小瓜尺寸差别不大,都拼命往小瓜那边挤。王元的太太好像也是这样,却被王元阻止:“咱买那个大的。”王太太站在那里,瞅瞅这边,看看那边,一时真下不了手。王元看出夫人的犹豫,笑笑说: “你吃瓜吃的是什么?吃的是容积,不是面积。那小瓜的半径是大瓜的2/3稍弱,容积可是按立方算的。小的容积不到大的30%,当然买大的赚。”

王太太点点头,又摇摇头: “你算得不对,那大西瓜皮厚,小西瓜还皮薄呢,算容积,恐怕还是买大的吃亏。”却见王元不慌不忙,坚持己见: “嘿嘿,你别忘了那小西瓜的瓜皮却是3个瓜的,大西瓜只有1个,哪个皮多你再算算表面积看。”王太太说: “头疼,我不算了。”两个人遂抱了两大西瓜回家,留下瓜贩魏某人看得目瞪口呆。

这个段子是听来的,20多年前的这个场景,恰被熟识的一个朋友撞见,时光荏苒,了解这段过往的人,依然对一代数学大家在柴米油盐中流露出的平易和诙谐,表示敬意。

养心定律――面对死亡,要心理强人,你越怕他,他越惦记你,不妨笑者和阎王过招,你笑了,他就自讨没趣离开了。

王元爱笑,而且笑容可掬、清澈见底。所以当记者拜访时,数学研究所的保安说,王元非一般人能见着、想见必须预约,甚至试图打听记者底细的时候,我就怀疑这话的真实性,这样一个笑容如此干净、富于感染力的老人,怎会拒人于千里?王元听了我的疑惑,笑着解释:“不能怪保安,我80了,近几年做了五次大的手术,和死神过招5个回合了,他们是好意,保护我,最近的确回绝了不少应酬和会议,身体会随时报警的。”

王元坚持要领记者离开他不到10平米、书报堆积如山、 “乱象丛生”的办公室,转战楼下的一个宽敞的大会议室,那里,早已有工作人员沏茶、摆座,贴心准备了。虽然只是上下一层楼,王元却步态轻盈,甚至速度快在了记者的前面,丝毫感觉不出,他就是亲人们作了好几次心理准备――要告别的老人。

事实是,17年前,王元就开始和手术台亲密接触了。第一次做的是前列腺手术,老人平心静气地就爬上了手术台,虽然风险不是太大,家人和朋友还是捏了一把汗,只有王元,跟没事人一样,说说笑笑就过了那十几天。后来,又陆续查出了心脏病,做了支架,搭桥。幸亏每次都发现及时、检查及时、手术及时,王元在鬼门关前溜达了一圈,就折返回来。

王元回忆起第一次做心脏支架手术:一个70多岁的病友思想负担太重,在去手术台的路上,竟然吓得休克过去,不得不先抢救。而此刻,也将面临心脏搭桥的王元,在病房里和病友们拉着家常,保持着他优雅的学者式的平静,听闻消息,不过是笑呵呵地感叹一声,“还真有吓着的。”

阎王要你三更走,不会留你到五更。王元回忆,第五次手术,也是最最危险的那次,他的心脏不仅堵塞,二尖瓣还断裂,人民医院的医生急坏了,建议王元赶紧转院,去权威的心血管专科医院――阜外医院就诊。

二尖瓣修复和搭桥两个难度相当大的手术同时做,危险是不言而喻的。这一回,该来的人都来了,不该来的人也来了,病房里满满一屋子人,夫人紧张得都不敢签字,医生连动员带“吓唬”, “不做手术,王老只有半年时间”――气氛非常凝重了。

阜外医院的院长亲自给王元手术,老人回想起来,称自己运气,手术相当成功,那天的麻醉师特别到位,手术长达10个小时,王元感觉浑身很冷、心口针刺般疼痛的时候,却被护士告知,今天是你手术后的第一天,老人当即呢,岂料已经结束,可见这一切神不知鬼不觉就过去了,不免宽慰。

几次手术的经历,王元皆当笑话在说,一面谈一面笑,颇有云淡风轻的意思。 “面对死亡,还是要心理强大,你越怕他,他越惦记你,不妨笑着和阎王过过招,你笑了,他可能就自讨没趣离开了。”

即便是现在,王元也随时做好“走了”的准备, “心脏病这个问题,说来就来了,猝不及防,没什么客气讲的。”心理准备要有,但日子还是照过。抱着这样的心态,王元庆祝了一个又一个新年。 “我就算是恢复得极好的病号,当初一起手术的好几个病友,现在已经不在了。”

去年底,阜外医院举办年会,只邀请了两位做过大的手术、依然健在、且恢复良好的病人,一位是画家韩美林,一位是数学家王元。

养生定律――面对养生乱象,要结合自己的体质,拿自己的主意。练习书法,一定程度可以帮助凝神静气,心态平和。

每天四五点钟,天色微明,王元就起床洗漱了,稍稍整理完,老人开始铺纸、研磨、悬腕练字。每天在文房四宝中流连半个小时,研究数学2个小时,家到单位,单位到家,来回散步一个小时,这样有规律的生活,王元坚持了快有20个年头。

念书时的王元,不爱学习,成绩中等,不是冒尖的孩子,但课外兴趣不少,音乐、文学、电影、书法、绘画,样样他都涉猎,到了晚年,手指生硬了,二胡是拉不动了,眼力不济,看小说也过于耗神,王元便开始练书法,14年过去了,费了多少笔墨不说,书法技艺却精进不少,时至今日,不仅有人登门求字,据说,还有评估机构专门为王元的字定价了。

1996年,王元正式开始练字。他先从颜真卿、柳公权的帖临起,慢慢过渡到专临王羲之、王献之、。起初两三年,因为不得其法,长进甚微。后来,身为全国政协委员的王元和书法家欧阳中石分在一个会议小组,于是近水楼台,拜了欧阳中石为师, “我们这种学习,不必天天见面指导,有时一年半载不通音讯,但只要中石点拨几句话,剩下的事自己咂摸体会,就非常受用了。比如欧阳中石说得好,练字提笔要高;悬肘;多临摹,把名家的手变成自己的手;书法是学出来的,不是写出来的,一天到晚写的话,只能是重复自己的错误,这些话,让我受益匪浅。”

文房四宝,王元不求刻意要好, “但端砚总还是要有的,毛笔也还是要几支好的。”王元家中,备有四五块砚台,有好有次,四五十支毛笔,尖毫狼毫不一,一段时间练王羲之,一段时间练王献之,这些年,王元规规矩矩、循序渐进地练习着。“我这一段时间,并非三天五天,而是三年五载,只练某个人的字。最近几年,我每天都会研究学习的字。”

“书法必是练到一定境界,才会形成自己的风格,初学者,急于求成,想自成一体,只会乱了套了。”王元谦虚,说他的字还没有自己的风格,但这条路还是要执著地走下去。 “学什么都是要有天赋和运气的,好比当年我解开哥德巴赫猜想,有天资的原因,也有点幸运。如今学习书法,也是这样,老师跟你说半个小时,你能领悟了,说明还有点天资,要是讲上一上午,还开不了窍,就趁早放弃,另辟蹊径比较好。”

说到养生,王元被最近的养生乱象弄得越发有自己的主见了,医生建议缺钙的他每天喝一杯牛奶,王元结合自己体质,改成了隔两天喝一次。专家说生命在于运动,但王元每天只练半小时书法,超时就放笔,散步也就一个小时,远了不去。

年轻时,王元也算小半个美食家,经常有机会出差国外和港澳台,吃了不少好东西,直到今天,还惦记着澳门珠江入海口出产的一斤重的大虾, “味道那叫一个绝!”

早年间,爱大吃大喝、也有机会大吃大喝的王元,现在的一日三餐却再简单不过,早餐牛奶馒头就咸菜,中午荤素搭配,吃一碗米饭,晚饭下个面条或煮十几个饺子,这一天的饮食就算对付过去。偶尔嘴馋了,也顾不得禁忌,会从店里买只烤鸭,回家慢慢过瘾。

王元八十大寿时,老师欧阳中石托人送来一幅字: “信步及米,相期以茶”。看到这八个字的第一眼,王元乐了,随后,每每得意地问看过这幅字的人,是否知道其中深意?几乎无人领会时,王元遂不紧不慢,娓娓道来:“米字拆开,就是八十八,茶字拆开,上面是二十,下面是藏八十八,二十加八十八,就是一百零八。完整的解释就是,你随随便便就能活到88岁,希望你能活到108岁。”

不知道这是老人家第几次这样绘声绘色地解释了,总之王老爽朗的笑声犹在耳畔,遂借欧阳中石的话默默祝福一代数学大家――“信步及米,相期以茶。”

上一篇:空气动力学领域首位女将军刘长秀:时间像海绵里... 下一篇:陆莲莲:善用父母的两笔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