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造成学生肥胖的原因

时间:2022-08-13 12:08:41

探索造成学生肥胖的原因

作者:马思远 单位: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1对学生超重和肥胖情况分析

根据1985、1995、2000、2005和2010年全国学生体质的调查数据[3-7],将我国汉族中小学生超重和肥胖的实际情况做如下分析。

1.1学生超重检出率分析1985~2010年,我国汉族中小学生的超重检出率皆呈逐年上升趋势,其中,城市男生超重检出率上升幅度最大。从1985年3.22%上升到2010年的14.81%,依次高于城市女生、乡村男生和乡村女生。城市与乡村相比,总体上城市男生、女生超重检出率要高于乡村的男生和女生,男生超重检出率高于女生。见图1。

1.2学生肥胖检出率分析总体上,1985~2010年城市男生、女生,乡村男生、女生的肥胖检出率逐年呈上升趋势,其中,城市男生肥胖检出率最高,为13.33%,超过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10%的“安全临界点”,依次高于城市女生、乡村男生和乡村女生。各年间肥胖检出率增长幅度,男生肥胖检出率增长幅度明显高于女生,城市学生肥胖检出率又明显高于乡村的学生。见图2。从以上对学生的超重与肥胖情况分析来看,学生超重和肥胖的检出率均呈现明显的上升趋势,且上升的幅度越来越大。总体上,学生超重和肥胖的检出率:城市男生>城市女生>乡村男生>乡村女生。

2学生营养与学生体质变化关系的动态分析

2.1改革开放前学生营养与学生体质变化关系的动态分析改革开放前,我国经济的发展是曲折的,严重影响了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影响学生的营养状况和体质健康。建国初期,据中国统计年鉴数据显示[8]:1949年底,我国粮食、水产、水果分别实现人均209、0.8、2.2kg;1952年肉类人均5.9kg。由于经济发展相对缓慢,人口增长太快[9],再加上学生学习和社会活动负担过重,学生营养得不到保证,学生健康堪忧[10]。到1956年,随着国民经济逐步恢复发展,学生的营养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见图3。1957~1976年我国生产力受多种因素的影响,给刚刚起步发展的经济致命打击,国民经济发展几乎面临崩溃的边缘。而这段时期,1964年、1970年和1975年我国人口分别超为7、8、9亿[9]。由于我国经济状况恶化,人口众多,人民生活水平急剧下降,学生缺衣少食,营养状况严重不良,出现患水肿等疾病,严重影响学生的身体健康。1976年的后两年,经济明显有所好转,人民的生活质量有所提高,学生的营养状况逐步改善。据中国统计年鉴数据显示[8],国内生产总值,粮食、肉类、水产类和水果等产量都有很大数量的提高。与1949年相比,1978年的粮食、水产、水果人均分别多110、4.1、4.7kg;肉类比1952年人均多3.1kg。总体来看,改革开放前,我国经济在曲折历史进程中缓慢发展,国内生产总值和粮食产量有所提高。但比起巨大的人口数量和增长速度,农产品的产量远远不能满足人民正常的生活需求,营养不良现象十分普遍,学生的营养得不到保证,严重影响学生的体质健康。

2.2改革开放后学生营养与学生体质变化关系的动态分析

2.2.1改革开放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改革开放后,我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和初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有效地促进我国经济发展,国内生产总值、居民收入和消费水平稳步提高。居民生活质量的改善主要体现在消费水平的不断提高。经济收入水平具体体现在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等方面。见图5~6。图5~6表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1978年的343元到2010年的19109元,翻了55.7倍。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由1978年的134元到2010年的5919元,翻了44.2倍。

2.2.2改革开放后我国粮食、肉类、禽蛋产量居民生活水平快速提高,也反映居民对农产品消费水平方面。而粮食、肉类、禽蛋等农产品是反映居民消费水平的重要指标。图7~9表明,与1978年相比,2010年粮食、肉类人均分别多70、50.2kg,2010年禽蛋人均比1980年多15.7kg。从1978~2010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以及居民农产品消费情况来看,30年来,经济的飞速发展,物质生活水平短时内迅速提高,使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巨大变化,也改变了人们的饮食习惯。对学生来说,在传统的思想观念和独生子女政策的影响下,必然使学生获得更加充足的营养条件,导致城市男生、乡村男生、城市女生和乡村女生的超重与肥胖检出率合并分别为:从1985年的3.41%、1.91%、3.39%和1.59%飙升到2010年的28.14%、18.62%、15.56%和11.81%。这严重影响了学生的体质健康。

3造成学生超重与肥胖营养观念因素分析

当肥胖正在成为全球性问题,成为一种流行病并威胁人们健康时,人们关注更多是摄入营养、膳食平衡、运动减肥等方面。对我国青少年学生来说,致使肥胖成为学生日趋严重的流行病症固然与学生摄入营养、膳食平衡、运动不足有关,但也有深层次的营养观念因素。

3.1饮食环境对学生超重和肥胖的影响改革开放以前,因为经济困难,食品相对匮乏,很多学生都难以吃饱,食物大多以粗粮为主,蔬菜、肉食相对较少。改革开放之后,随着生产力的提高,食品不仅逐渐充足,而且种类繁多,各种营养品、补品琳琅满目。经济发展,人们消费水平的提高,促进餐饮业的大发展,从各种风味小吃到名扬四海菜系,遍及大街小巷。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各种快餐行业如雨后春笋,西式的、中式的应有尽有,其中西式的洋快餐肯德基、麦当劳最受青少年学生的青睐。洋快餐也带动中国饮料产业快速发展,从各种碳酸饮料到果汁,再到奶汁饮料,深受青少年学生的喜爱。

3.2家长的营养观念对学生超重和肥胖的影响倍受艰苦岁月历练的家长,再不愿让孩子受一点委屈,不仅让孩子吃饱、更要吃好。独生子女政策所形成独特的4-2-1家庭结构,更加剧了家长关爱孩子的营养,形成了什么好吃、什么营养价值高就让孩子吃什么的营养观。家长不健康的营养观纵容了孩子多吃、贪吃的饮食习惯,致使能量在身体里堆积,最终导致孩子超重和肥胖而影响体质健康。

3.3饮食习惯对学生超重和肥胖的影响在饮食环境和家长营养观的影响下,在一些社会因素作用下,学生形成一些不良的饮食习惯。如偏食、厌食现象,即什么好吃就总吃什么,什么不好吃就总不吃什么。一般情况下,学生偏爱甜食、肉食、油炸烧烤食品,不爱吃各种蔬菜和粗粮。又如女生不吃晚饭和爱吃零食习惯,男生爱暴食暴饮和部分学生不吃早饭习惯等。这些不良的饮食习惯诱发学生机体代谢紊乱,打破学生机体能量代谢平衡而严重影响学生体质健康。#p#分页标题#e#

4结论

经济的快速发展,极大地丰富了社会的物质条件,人们的生活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给社会带来无穷的福祉。然而,经济的发展也带来一系列社会问题,青少年学生的超重与肥胖日趋严重就是一例。在经济发展和中国传统营养观念的作用下,饮食文化空前繁荣,人们不再满足吃饱,而不断追求吃的更多、吃的更好、吃的更精致。对青少年学生来说,在独生子女政策的影响下,由于家长过度宠爱和保护,孩子逐渐形成了诸如多食、贪食、偏食等的饮食习惯。正是在经济发展、独生子女政策、饮食环境、家长的营养观念和学生的饮食习惯等不利因素共同作用,形成负面的耦合效应,学生超重和肥胖不良检出率不断攀升,严重威胁到学生的身心健康,家庭幸福和国家安全。

上一篇:营养学中体外产气法的运用 下一篇:营养学对食品科学类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