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社会学习理论的视角解读大学生犯罪预防

时间:2022-08-13 11:03:46

从社会学习理论的视角解读大学生犯罪预防

摘要:近年来,大学生犯罪率呈上升趋势,虽然犯罪的大学生受到了法律的制裁,但对犯罪者本人、受害者还有社会造成的危害却是无法弥补的。预防大学生犯罪是对人才的珍惜,是对社会的责任。文章从学校教育的角度出发,根据美国心理学家阿尔伯特・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结合中国大学生犯罪的特点,探讨适合中国大学生犯罪预防的措施。

关键词:大学生犯罪;预防;甄别;角色扮演;行为训练;强化与巩固

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大学生的现状从某种角度讲决定了社会的发展了未来。近年来,大学生犯罪在刑事案件的中的比率逐年上升。笔者认为,从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阐释大学生犯罪的原因,结合认知心理学的信息加工模式,为我们解决大学生犯罪的预防提供一个崭新的视角。

一、“社会学习理论”下大学生犯罪的原因

社会学习理论,是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于1977年提出的。着眼于观察学习和自我调节在引发人的行为中的作用,重视人的行为和环境的相互作用。班杜拉认为人类行为是受个人认知、行为与环境因素三者及其相互作用的影响。

基于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认为犯罪行为是通过观察学习,聆听周围环境中人们的言行或直接经验犯罪活动获得的,获得犯罪的外部条件是家庭成员的示范和鼓励、亚文化群体的影响、大众传媒中言语文字、图像等符号的示范;犯罪行为由于得到外部强化而得以保持。

基于上述分析,大学生犯罪的主要原因有:

第一,大学生自身因素。大学生处于青春期,其心理正在迅速走向成熟但又未完全成熟。在面对诸如理想和现实的矛盾、强烈的人际交往需要和自我封闭矛盾、自身知识能力水平与社会需求不相适应的矛盾、自尊和自卑的心理矛盾等一系列矛盾和冲突时,自我控制能力较差,加之大学生人生阅历较浅,而社会又极其复杂,这些矛盾和冲突若不能得到有效的化解,就可能演变成为大学生犯罪的心理基础。

第二,家庭因素。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同时也是未成年人成长的第一所学校。家庭的环境和教育对未成年人的影响和作用是潜移默化的。家庭的物质观、消费观、人际关系的处理方面都会对大学生产生一定的影响。另外,大多数中国式的家庭教育注重孩子的智力发展,但忽视了其心理健康的需要,导致很多大学生在刚进大学时对环境的适应力低下,不知如何处理突发事件等现象。

第三,社会环境因素。犯罪是个人致罪因素和社会致罪因素相结合的结果。目前中国处于社会转型期,一些非主流文化的负面影响及不同背景下的西方文化、港台文化对大学生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社会的主流文化是积极健康向上的,对大学生起着正面的引导作用,但是极端的个人主义、享乐主义使不少大学生产生消极、颓废的倾向,对于社会流弊存在认识上的肤浅而极易产生不满或不加选择地加以模仿。

二、对大学生犯罪的预防

预防是减少犯罪最有利的方法。大学生犯罪预防工作是一个复杂而系统而艰巨的任务,是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共同责任。但是由于家庭对未成年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而且每个家庭又有不同的情况,家庭因素我们无法有效控制的。同时我们更关注的微观层面和实际操作层面,因而结合高校教育实践,加之学校是大学生生活、学习的主要场所,因而以下着重从学校教育方面讨论预防大学生犯罪。

(一)建立健全大学生心理档案

首先,在大学生入校之初,便通过心理测量、调查访谈等方法建立每个学生的心理档案。对学校而言这是预防大学生犯罪的第一步,在整个体系中起到预警的作用。不仅能从整体上对大学生心理特征进行分析,也可以观察到学生个体在性格或心理上有无异常或不稳定状态,以便对这部分学生采取特殊管理方式,以免对其造成进一步的刺激,另外应建立随访制度,可以有针对性地对该类学生采取有效的引导和矫正。对于学生而言,建立心理档案可以让他们更加了解自己,从而对自身一些没有意识到的不良状态进行调节。

其次,要将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落到实处,建立专门机构来负责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的教育,并由心理学专业背景的人员负责,使学生有了心理问题可以及时得到解决,避免心理问题的累积酿成犯罪。

再次,建立以宿舍、年级和学校为单位的大学生心理健康网络管理中心,对学生进行测试和调整。

(二)对大学生的心理和行为状况进行调研和甄别

目前高校中预防犯罪教育工作大多是面向全体学生展开的,这种普遍性的预防教育工作的一个重要的弊端是没有针对性。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要厘清犯罪预防工作的对象,即要区分预防工作是要面向全体大学生还是只针对大学生群体中部分心理和行为表现异常的个体。笔者认为要把犯罪预防工作落到实处,就必须对异常群体和个别心理发展失衡的个体予以特别的关注和帮助。而这种甄别是在建立心理档案和心理测量与行为观察的基础上得到的。

文章分别用“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量表”和访谈的方式调查了大量的在校大学生和因犯罪在狱服刑的大学生。测量结果显示,犯罪大学生群体有一些共同得特质:他们的性格中有很高的冒险性和敢为性,但是却权宜敷衍不负责任。另外,他们的心理发育水平明显低于同龄人,其表现在于心理发展片面化,对刺激性情景更容易做出线性归因,并且受情绪波动的影响很大;从访谈的情况来看:他们都伴随有不同程度得焦虑,并且缺乏生活的目标和意义,没有一个明确的价值体系。在了解他们的成长史后发现他们的压力与焦虑主要来源于以下几个方面:从小面临家庭危机,如父母感情破裂,离婚,家庭氛围冷漠或者被溺爱;承受巨大的学业负担,特别是来自父母与老师的巨大期望以及强制约束、导致自我意识被压抑和性格畸变;人际关系紧张,他们在群体中更容易被边缘化,更容易和同伴形成敌对关系。

另外,从归因方式来看,参与访谈的犯罪大学生对自己的犯罪事实更容易做出外部归因,很少对自己做出客观的评价。比如某些犯罪的大学生对自己想要得到的东西有一种强烈的占有欲,并且这种占有欲使他们更多倾向于偷盗、抢劫和诈骗等方式来满足自己的愿望,而不是通过自己努力去奋斗获取。

(三)关注出现心理认知和行为上偏差的大学生并对其进行帮助与矫正

1、认识加工模式改造。在建立了心理档案和甄别的基础上,应该从实践中去矫正大学生在心理认知和行为上的偏差。在认知矫正方面,根据社会行为的认知加工模式(六个阶段)即:

第一阶段:线索译码过程,即个体通过感知觉的操作,选择性的输入情境中对自己重要的信息,并储存在短时记忆中。

第二阶段:线索解释或表征,即个体对线索加以解释,赋予意义,并由心理表征储存在长时记忆中。

第三阶段:澄清目标或选择目标,个体选择预期达成的可能目标。

第四阶段:搜索和建构一个新的反应,个体从长时记忆中搜寻过去曾经使用过,学习过的行为或构建新行为。

第五阶段:决定行为反应,即个体对预定行为评估后做出反应。

第六阶段:启动行为,即发动已决定选用的行为。

上述六个阶段中,其中一个或几个阶段,信息加工出现偏差,都有可能导致行为的偏差。如在第一阶段中,由于一些大学生在以往的环境中已形成一定的思维模式,当在遇到外界信息时,会接收到更多的负性信息,这会影响到以后的信息加工。在第二个阶段中,个体曲解了环境中的线索,对中性或模糊信息做出敌意的归因,就可能引发攻击或报复行为,从而可能导致犯罪的产生。在第四阶段中,个体在构建新行为时很容易获取长时记忆中已有的攻击或暴力行为技巧的反应模式或特征组合,个体则更倾向于以攻击或暴力行为来对环境刺激做出反应。而且Dodge还认为,攻击行为信息加工过程是有动力性和连续性的,某一行为会在社会互动中连接不断的产生,因此,这也就意味着大学生同样可能调动其以前的人生经历中所储存在记忆中的信息进行搜寻并构建成新的不良认知模式或反应模式。但是同样基于此种原因,Dodge的理论又给我们提供了进行认知上矫正的可能性,打破其中一个环节就有可能破坏这种错误的反应模式,而形成新的正确反应模式,最好在犯罪动机形成阶段就阻碍其往下的发展。笔者根据Dodge的认识加工模式理论设计了一个三阶段预防体系:

第一,角色扮演。通过情境扮演的方式让个体对一个冲突情景或刺激性信息作出反应,由于处于情境中的个体对情境中的信息使用自己的模式进行加工,所以辅导者观察个体在情境中的反应可以了解个体的信息加工模式。在掌握学生的信息加工模式后,针对出了问题的环节进行矫正。这个过程由专业辅导教师来引导。一是专业教师可以更好的引领学生进入情境,造成内心冲突。二是专业教师可以及时把握学生在情境中的反应。如在课堂中开展模拟法庭审判活动,我们可以在模拟法庭中让某人扮演冲突情景中的不同角色,如“被侵犯者”、“侵犯者”、“旁观者”、“法官”等,使之对冲突情景中的刺激信息进行多角度的加工,并最终赋予其正确意义,这种方法不仅适用于个人,也适用于团体辅导之中。在团体辅导中,对角色扮演中个体的不同反应加以深入讨论,也会促使他人的不良行为模式得到替代性的矫正。

第二,行为训练。运用角色扮演的方法虽可以让个体对同一事件进行不同角度的信息加工,并让其体验不同行为导致的结果。但是它并不能导致错误反应模式的彻底改变,因此还必须在角色扮演的基础上进行行为训练,即针对不同的冲突情景和刺激性信息,将正确的反应模式进行反复训练的方式与外界刺激信息建立条件反射,这样使在生活中遇到相类似信息可以迅速提取正确的反应模式。

第三,强化与巩固。通过外部学习得到的行为,不经强化和巩固会产生消退。现在的大学生犯罪具有激情性特点。大多数人对犯罪性质及后果认识不清,往往在受到惩罚后才后悔莫及,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就应该在“角色扮演”和“行为训练”的基础上对于不良行为给予法律上的评价。所以高校应加强大学生的法律的认知度,提高大学生的法律素质,让其充分认识到不良行为带来的后果。

2、教育指导和心理咨询。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必须着眼于宏观的犯罪预防工作。他们应该在测量与调查的基础上对每一个班级成员的心理状况进行综合评估,在此基础上对该班级的任课教师的教学工作提出指导性意见。另外,对辅导员和教师进行心理知识培训。在大学生成长的过程中,教师与辅导员应该对班级成员心理成长和发展趋势进行长期持续的观察,并实施有针对性的帮助。对个别心理障碍特别严重或行为表现特别异常的同学要进行专门的心理咨询和治疗。

3、完善学生组织。在大学生犯罪预防工作,学生组织和学生关系有着不可替代的影响力,其作用不可忽视,在学生组织和学生群体中大家更容易发现同学生活与学习中的困难,也更容易感受到其他人的心理异常,可以及时地发现学生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而且群体关系本来就有治疗功能,建立健全各种学生组织,让大学生们能更广泛地参与其中,这样可给学生营造一种归属感、责任感,避免人际关系的冷漠和避免产生个别同学被边缘化,可为同学的成长与发展提供广阔的空间。

参考文献:

1、姜玉.高校学生犯罪的特点、成因及其心理矫治[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5).

2、记洪娟,唐辉.大学生犯罪与学校教育的改革[J],德阳教育学院学报,2003(4).

3、颜小冬.当代大学生犯罪问题研究[M].中国检察出版社出版,2004.

4、魏小琳.论亚文化及其对大学生价值取向的影响[J].教育发展研究,2003(11).

5、杨慧芳.攻击行为的社会信息加工模式研究述评[J].心理科学,2002(2).

6、王祖清.犯罪学[M].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5.

(作者单位:泰山医学院管理学院)

上一篇:我国会展物流发展中的问题及博弈分析 下一篇:基于心理契约支持的高效知识团队构建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