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我国农村中学思想品德课课外活动

时间:2022-08-13 10:10:27

浅析我国农村中学思想品德课课外活动

【摘 要】思想品德课是中学生德育体美劳培养的重要课程之一,它可以通过课程的学习,让学生对自己、他人和社会有一个正确的认识。而通过开展思想品德课课外活动,可以让学生把对自己、他人和社会的正确认识转变为自身的实践活动,让学生能真正的体会到德育体美劳的重要性。因此思想政治课课外活动是在思想政治课整个教育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

【关键词】农村中学;思想品德课;课外活动

一、我国农村中学思想品德课外活动的现状

(一)中考升学压力大,课外活动观念缺失

长期以来,初中思想品德老师对学生的教学方式都以传统教育为主,再加上教师的教学任务重,也无暇顾及课外活动,更没有专业的教师对学生们进行指导,这也是导致学生们无法开展课外活动的原因之一。

(二)课外活动场所缺乏,学校对课外活动缺乏重视

学生的课余时间大部分都被家庭作业和语数外等科目的课外辅导班所占用,而且我国农村初中思想品德课课外活动场所不容乐观,这表明学校对课外活动的重视度不够高。

(三)课外活动方式单一,家长不给予支持

农村初中思品德课课外活动形式主要以班级为单位,开展活动以演讲比赛居多,没有其他方式进行课外活动,这就意味着学校在组织开展的思想品德课课外活动上,采取的形式比较单一。同时,学生家长没有给予足够的支持,简单地认为参加课外活动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成绩。所以家长的行为和观念直接或间接地也是影响着孩子们的行为。

二、思想品德课课外活动的必要性

(一)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

中学生大部分都处于正在成长和发展阶段,在这个阶段有很大一部分学生在遇到问题时会显的无所适从,他们更容易走上极端的道路。由于在思想品德课课外活动中,不受教学和教材的限制,可以广泛阅读有关思想品德课外读物,听广播,观看《焦裕禄》等红,不仅能树立良好的思想品德,而且又能扩大视野,增长知识。同时,也丰富了学生的精神生活,更能激发学生学习新知识的兴趣和欲望。

(二)发挥创造性和增强学生独立思考能力

在课外活动中,学生利用思想品德课课堂上所学的知识,逐步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探索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这就培养和锻炼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动手能力、独立工作能力、创造性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实际工作能力。

(三)陶冶情操,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

课外活动以其灵活多样、寓教于乐的形象化的教育特点,对陶冶学生道德情操、形成思想道德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由于现阶段的农村中学生都处于一个叛逆期,加上长期缺乏父母的关爱、管教和正确的引导,导致很多学生在遇到问题是容易走向极端,但是思想品德课课外活动就把思想品德教育寓于生活活泼的活动之中,让学生能从中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提高道德分析辨别能力,磨练道德意志,能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三、提升思想品德课课外活动效果的措施

(一)转变师生观念,提高课外活动课的认识,加大学校的支持

要转变教师和学生的观念,提高教师对课外活动的认识,只有让教师真正明白开展思想品德课课外活动的目的性和重要性,才能调动学生参加思想品德课课外活动的积极性,才能使学生真正的认识和了解参加课外活动的意义,尤其是参加思想品德课课外活动的意义。

(二)加强学校深化素质教育改革,搭建社区教育活动平台

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着重强调“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过程””把德育渗透于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贯穿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各个方面”,“着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教育学生学会知识技能,学会动手能力,学会生存生活,学会做人做事,促进学生主动适应社会,开创美好未来”,“坚持文化知识学习和思想品德修养的统一,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的统一”“注重学思结合,倡导启发式、探究、讨论式、参与式教学,帮助学生学会学习”。因此,学校要深化素质教育改革,剔除传统的教育方式,强化现代教育。而社区平台教育的搭建,可以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国民教育中,可以帮助学生从生活中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学校应该充分利用社区的优势,把课堂教育和课外教育相结合,通过内外结合来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动手能力。

(三)加强家庭教育,拓宽课外教育活动渠道

家庭教育是国家建设、社会建设的基石,是民族文化道德传承的重要基础,是社会和谐发展的稳定器。家庭教育中的教师是父母,父母的教育理念直接会影响到孩子的生活方式及道德素养。所以必须加强家庭教育,提高家长的道德素质,转变家长的观点。有大部分的家长不支持学生去参加课外活动教育,原因是怕耽误了学习,其实这种观点不仅打击学生们参加思想品德课外活动的积极性,也剥夺了学生们对社会的探究能力和实践能力。因此家长的支持是开展课外活动教育的一个强大后盾,在日常生活中的点滴行为都可以看出孩子的兴趣爱好,根据这些兴趣爱好,家长适时的把这些兴趣爱好作为素材,并和社会实践联系起来及时强化,使其转化学生的需求。在开展课外活动时,家长要做到尊重孩子的意愿,更要及时做好和学生们的心理沟通,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

作者简介:王方(1987.11- ),女,汉族,河南信阳人,信阳师范学院政法学院,思想政治教育专业2013级研究生,研究方向:学科教学(思想政治教育)。

上一篇:玉水村语言使用现状及成因 下一篇:中小企业的市场营销策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