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和高一文言文学习的衔接探究

时间:2022-08-13 08:09:17

初中和高一文言文学习的衔接探究

摘要:文言文在中学语文教材中占有一席之地,旨在帮助我们了解和学习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文化,传承中华文化传统,提高语文素养。语文课程标准对初中和高中的要求不尽相同,导致部分学生进入高一出现了学习的断层现象。本文尝试着探究如何衔接初中和高一文言文学习态度,文言文学习方法、文言文知识点三个方面。

关键词:文言文;学习态度;学习方法;文言文知识;衔接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4-0070-02

中国语言学教育家王力将文言的概念定义为“以先秦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上古汉语书面语言以及后来历代作家仿古的作品中的语言。”[1]文言文,顾名思义就是用文言所写成的文章,饱含着中华文明的精华,凝聚着中华民族的智慧。

一、文言文学习态度的衔接

加涅认为学习的发生由“学习者、刺激情境、记忆、反应”[2]这四个要素组成。高一学生是特定的学习者,当刺激情境发生了变化,他们身上也相应地发生了变化。初中阶段班级的佼佼者,进入高中猛然发现昔日的光环渐渐暗淡,往日的优越感已不复存在。特别是经过考试后才知道,文言文阅读部分居然是课外的。于是一些学生就产生了这样的声音“古人都已经死光了,为什么还要学习他们的语言?学什么,居然还不考什么!”“课内教的文言文学了能有什么用啊?考试根本都不考!”细微之处见端倪,聆听学生的声音,明显感觉到有些学生对于学习文言文已有了不良的态度。态度一般要经过相当长的时期才能逐渐形成或改变,而不是作为单一经验的结果发生的[3]。从学生的声音中得知学生学习文言文的态度有了偏差。学生需要老师耐心细致地引导对学习文言文态度的认识,并由学生自己作出选择和决定,建立良好的态度。高一语文教师在素质教育的平台上带着应试教育的“镣铐”跳舞,必然面对着主客观上的各种困难,解决学生学习文言文的态度是解决其他一切问题的基础。考试只是一种评价手段,我们学习的目标并非只为了考试。如果说学习方法是一个操作系统,那么学习态度就是一个动力系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紧密联系在一起,态度能决定一个人的命运,学生的学习态度决定着学生学业上的成就,未来发展的道路,积极的态度能为学生终身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文言文学习方法的衔接

语文教师走近学生,在课堂上仔细观察就会发现,有许多同学学习文言文的方法有待于改进。学习高中文言文时,要求学生自己翻译时,就出现不少学生直接拿出《高中文言文译注及赏析》、《中学生文言文注解》等书,照搬现成的答案。这些同学把各种辅导资料视之若宝,敬若神明,产生了较强的依赖心理,导致进入高中,依然不懂什么是实词、虚词,不懂文言句式等语法。高中生对文言文要进行“读读背背”,还要掌握150个实词、18个虚词,还应在文言文学习上提高积累・整合、感受・鉴赏、思考・领悟、应用・拓展、发现・创新等方面的能力。“多练”是提高文言阅读能力的方法之一,不仅要认真完成课后训练,而且要多作相关的字词句的分类训练,以拓展视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高中生的学习方法必须贯穿于学习周期的各个环节,从课前的预习,到课堂中的听课、做笔记、思考、发问,再到课后的复习、作业和反思。先预习后听课,先思考后发问,先复习后作业,行之有序,持之以恒。鼓励学生之间相互交流,取长补短,不断改进自己的学习方法。

三、文言文知识的衔接

初中的文言文篇幅短小,且较为浅显;高中的文言文篇幅较长,且难度较大。学生在初中已经积累了不少的文言实词和虚词,还有一些文言词法句法。高一教师如果能充分挖掘学生的原有知识储备,在原有的基础上再进一步提升。

1.文言文词法的衔接。中考文言文对文言词法的考查,只要求学生知道怎么解释,考核的内容也完全出自课本。初中教师淡化了对词法的分析,然而对高中生来说就必须掌握一个词法是如何运用的,要做到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词一般分为实词和虚词两类,其中实词的学习要点有古今异义、通假字、一词多义、词类活用等。词类活用现象在文言文中比比皆是。大部分学生感到学习比较困难的是词类活用中的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在高一文言文第一课《烛之武退秦师》的使动用法,如“烛之武退秦师”中“退”一般作动词,在此是动词的使动用法:“使……退却。”初中时也学过,如“项伯杀人,臣活之”中的“活”,也是动词的使动用法,“使……活命的意思。”《邹忌讽齐王纳谏》中的“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中的“美”就形容词的意动用法,意思是“认为……美”。它表示主语所表示的人或物认为宾语所表示的人或物具有某种性质或特征。表示主语认为宾语怎么样,或主语把宾语当作什么,侧重的是一种“主观意识”。

2.文言句式的衔接。文言文常见的四大句式有判断句、被动句、省略句、倒装句。《烛之武退秦师》中主要的文言句式有①介词结构后置句(或称状语后置句),如“以其无礼于晋”、“佚之狐言于郑伯曰”②宾语前置句,如“夫晋,何厌之有?”③判断句,如“是寡人之过也。”“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④省略句,如“许之”,省略了主语“佚之狐”。初中同样接触过这些文言句式①介词结构后置句(或称状语后置句),如“战于长勺。”“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②宾语前置句,如“何陋之有?”、“宋何罪之有?”③判断句,如“陈胜者,阳城人也。”“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④省略句,如“在肌肤,针石之所及也”,省略了主语“病”。教师在教学相应的知识点时,可以让学生自己先回忆以前初中学过的知识自己举出一些例子,通过这些耳详能熟的例子,学生就能进一步探究出文言句式的一些内在规律。高中阶段需要学生自己能独立掌握文言句式的一些标志,学生学会如何进行分析。当高中教师发现学生在初中时并没有建立现代汉语语法的概念时,就有必要及时补充相应的知识。学生对现代汉语句子的正常语序和构成有了把握,分析文言文中句式结构就能得心应手。文言文的学习是一个“积沙成塔、集液成裘”的过程,高一语文教师只有充分挖掘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做好衔接工作,架起从初中到高一的桥梁,才能让学生将文言文这块贫瘠的土地变成了膏腴之地,盛开出鲜艳的花朵,结出丰硕的果实。

参考文献:

[1]王力.古代汉语[M].北京:中华书局出版,1995.

[2]加涅.学习的条件和教学论[M].皮连生、王映学等,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3]裴娣娜.教学论[M].北京:科学教育出版社,2007.

作者简介:余志芳(1980-),女,广西师范学院2009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课程与教学论;赵娟(1981-),女,广西师范学院2009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课程与教学论。

上一篇:与实践相结合的《信号与系统》双语教学改革初... 下一篇:图书馆:图书馆2.0技术在参考咨询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