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乙肝为何这样难

时间:2022-08-13 07:26:56

治疗乙肝,同其他疾病一样,也讲究“三分药理,七分调理”。然而,这话说说容易,做起来恐怕没有那么简单。单说“三分药理”吧,就让病人伤透了脑筋:片剂、冲剂,西药、中药,几乎都用过,钱倒花了不少,可疗效并不尽如人意。“小三阳”(HBsAg阳性、抗HBc阳性和抗HBe阳性)面不改色,“大三阳”(HBsAg阳性、HBeAg阳性和抗HBc阳性)岿然不动,乙肝病毒携带者(HBsAg阳性)依然是乙肝病毒携带者。于是,病人和医生不约而同地感叹:治疗乙肝实在太难了!

乙肝难治,难就难在它是由乙肝病毒(HBV)引起的。乙肝病毒是一种细小的去氧核糖核酸(DNA)病毒,只有在电子显微镜下才能看到它的庐山真面目。观其形态,有的呈小球形颗粒,也有的呈管形颗粒,还有的呈大球形颗粒。其中,大球形颗粒又称丹氏颗粒,是一个完整的病毒。乙肝病毒具有双层结构,即外壳和内核。外壳是由表面抗原组成,不含核酸。内核为双链去氧核糖核酸核心(乙肝核心抗原)和去氧核糖核酸聚合酶。正是这种特殊的结构,造就了乙肝病毒特殊的个性――不停地复制和繁殖。

当乙肝病毒进入人体后,通过血液循环到达肝脏,并在肝细胞内以病毒复制的形式进行繁殖,产生大量的乙肝病毒。一旦乙肝病毒在肝细胞的表面表达病毒蛋白,如HBeAg阳性,机体立刻会作出反应,向病毒蛋白发起攻击。不过,在机体攻击病毒蛋白的同时,却也殃及无辜――肝细胞。结果,有的乙肝病毒被杀死了,有的因肝细胞受损,乙肝病毒又进入血液循环。当乙肝病毒重新回到肝脏,会继续复制和繁殖,并再次激发机体新一轮对病毒蛋白和肝细胞的攻击。如此恶性循环,周而复始,乙肝病毒未能被彻底杀灭,而肝细胞却反复发生炎症和坏死,便使肝脏向肝纤维化、肝硬化等发展。

由此可见,抑制乙肝病毒复制,是治疗乙肝的关键,而乙肝病毒复制的过程就是去氧核糖核酸链合成和延长的过程。在合成去氧核糖核酸链的过程中,需要两种原料:核苷和去氧核糖核酸聚合酶。如果能够干扰这两种物质的作用,就可以阻止去氧核糖核酸链的合成,也就可以抑制乙肝病毒的复制。上述的恶性循环也将被粉碎,乙肝自然得到了控制。

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医学上对乙肝病人通常是进行转氨酶相关的治疗,认为转氨酶正常是慢性肝炎恢复的标志。到了70年代,才认识到乙肝病毒复制是引起慢性肝炎进展的根本原因,清除病毒是治疗的关键,并广泛研制核苷类抗病毒药物,试图通过抑制乙肝病毒的复制过程而发挥作用。90年代末,随着拉米夫定(贺普丁)的问世,翻开了核苷类抗病毒药新的一页,它可以代替核苷结合到乙肝病毒新合成的去氧核糖核酸链中。由于它是一种核苷类似物,当它代替了核苷的位置进入去氧核糖核酸链时,它阻止了去氧核糖核酸链的形成,因而使乙肝病毒去氧核糖核酸链的复制终止。

从这里,我们看到了治疗乙肝的希望,同时也相信征服乙肝不是十分遥远的事了。

上一篇:结肠也能当食管 下一篇:峰流速仪――哮喘患者的“晴雨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