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公路工程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时间:2022-08-13 07:25:07

浅析公路工程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公路交通的建设步伐逐渐加快,使得我国在公路建设方面有了较大突破。现阶段,我国公路工程的质量水平有着明显的提高,并对促进我国经济发展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是,随着公路工程复杂程度的提高,使得公路工程建设过程中极易面临着较多的质量问题,因而有必要对公路工程质量通病进行深入分析,并且根据实际问题而提出一系列防治对策,从而提高我国公路工程建设的质量。本文主要针对公路工程质量通病进行有效分析,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

【关键词】公路 质量通病 预防 控制

随着我国道路工程的大力建设,道路质量的优劣是我们从业人员必须面对的现实问题。在公路工程施工中,一些质量问题极其普遍存在,对工程质量产生重大影响,不仅影响到公路的正常使用,降低公路使用寿命,而且还影响到公路承建单位的整体形象。

1 公路工程施工中存在的主要质量通病问题

1.1 管理问题

管理问题是公路工程施工中存在的重要质量隐患之一,主要体现在:(1)施工人员过于追求施工工期的完成,或企图提前工期,或被迫提前工期。(2)施工自检体系不完善。(3)工程信息数据失真现象严重。(4)材料采购、检测环节出现纰漏。(5)施工实际与施工设计存在较大出入。

1.2 实体问题

公路工程质量通病中的实体问题相对较多。(1)在地基施工中,存在着较大的质量隐患:①在压实路基时的时间不够,使得公路承载力下降;②地基施工过程中的处理环节不到位,使得公路路面容易出现跳车现象,极大程度降低了公路工程的施工质量。(2)公路施工的灌浆过程中,其强度相对较低,使得道路孔面的饱和度不够,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削弱混凝土的力量,进而影响施工质量。(3)半刚性结构层的厚度不够,且施工技艺水平相对较差,使得路面在早期使用过程中遭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4)公路工程施工中的平整度较差,不仅影响公路工程的美观性,而且对公路的长期使用有着不利的影响[1]。

2 解决公路工程质量通病的对策

2.1 解决管理不善问题的对策

(1)相关人员必须明确公路工程缩短工期的原因,并做好相关记录,以备日后核实之用。与此同时,施工单位必须加大技术投入,选择增加施工设备或施工人员等,在确保施工质量的基础上而提前工期。(2)公路工程施工过程中,采购施工材料必须符合相关标准,并且禁止工程内部人员推销施工材料等行为,确保材料采购、检查、使用环节的可靠性。(3)工程单位建立完善的施工自检体系制度,配置专门的质量管理人员对自检体系的正常运转进行负责。(4)确保工程施工过程中信息数据的有效性,既要做到及时记录工程相关事宜,又要坚决杜绝虚假信息的出现,加大打击力度。(5)严格控制材料质量及其运输渠道,避免伪劣材料进入施工现场。(6)严格设计变更审查制度,确保施工设计符合相关规范,并且具有切实可行性[2]。

2.2 解决路基边坡滑坡问题的对策

路基边坡滑坡是公路工程施工过程中应重视的重要问题之一,需要相关人员采取正确的解决措施。为此,施工人员应该采取以下两个方面的措施:(1)验证梁板保护层的厚度是否达到要求,倘若厚度不够,必然会使公路因过重承载压力而变形。所以,施工人员在检查梁板厚度时,必须充分考虑到公路的最大负荷量。(2)浇筑环节中,倘若混凝土不够均匀,则会出现中空现象,进而产生裂缝,影响边坡的强度。特别是针对高速公路公路而言,其裂缝会更大。当运输线路路况不良而且没有能够通行的道路,就会引起在运输的过程中对高速公路桥梁的梁板产生很大的冲击。

2.3 解决软土地基沉陷问题的对策

要想有效解决软土地基沉陷问题,建议施工人员在施工过程中选择渗水性相对较好的土质,进而对公路路基的基底进行加固。如果施工中选用含水量较大的土质,建议施工人员采取白灰粗砂桩方法进行施工,在软土地基成孔之后,将生石灰块、水泥以及粗砂按一定比例混合均匀之后进行填充,然后再用木棍捣实。这样,在生石灰块遇水溶解之后,使得软土地基的填充料体积不断膨胀,从而对土体地基进行挤压,提高公路路基的承载能力[3]。

2.4 解决压浆不实问题的对策

在灌浆环节的施工中,如果灌浆强度未能达到标准,则孔道内部的饱和度相对较小,进而产生预应力,对钢筋有严重的锈蚀性,使得混凝土强度削弱,影响公路工程的施工质量。现阶段,因公路工程施工中灌浆环节强度不够而导致公路遭遇废弃的案例有许多,不仅为使用者造成了巨大的损失,而且使建筑工程单位的名誉受损。为此,在此施工中,相关人员可以采取以下措施进行改善:(1)灌浆环节中所使用的水泥必须保证新鲜,使用标号不低于425#的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从而提高灌浆施工的强度。(2)灌浆环节所需材料的比例调配必须遵循具体的施工条件而定,如施工季节、调配的具体材料、现场施工的条件等,并在使用之前进行有效的试验,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3)灌浆操作之前,有关人员必须检查灌注通道是否畅通,最好可以使用压力水进行冲洗后投入使用。(4)灌浆操作时应保持匀速和连续性,一次性的完成一孔道灌浆[4]。

2.5 解决工艺通病问题的对策

(1)通常情况下,混合料中不允许随意添加规定以外的材料,除非施工设计中有要求方可。所以,施工人员必须对混合料进行有效检测,确保是否掺杂其它材料,并检测所掺杂材料是否符合设计要求。(2)确保钢筋等预留件和预埋件的稳固性,避免由于施工不当而导致位置发生变动,进而影响公路工程施工的整体质量。通常情况下,要求施工人员将预留件和预埋件进行有效焊接,尤其是钢筋等材料[5]。

3 结语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施工人员不断对施工经验和施工信息进行总结,使得公路工程施工经验不断得以积累,公路施工质量有着明显的提高。目前,虽然公路工程质量通病在施工中仍存,但是通过施工人员的不断努力,其管理愈加完善、工艺愈加精湛、措施愈加得当,从而有效改善公路工程施工质量通病,不断提高公路施工质量,对促进我国经济更好更快发展作出重大贡献。

参考文献:

[1]杨怀金.公路工程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探讨[J].城市建筑,2014(1):293.

[2]潘美英.公路工程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J].科技资讯,2013(6):72.

[3]罗倩,封啸斐,高媛.公路工程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J].交通科技与经济,2008(5):22-23.

[4]丁文平.公路工程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3(5):90.

[5].公路工程质量通病及防治对策探讨[J].交通标准化,2011(23):95-98.

上一篇:浅析改性沥青SMA混合料路面施工质量控制 下一篇:从客户投诉视角诊断分析公司生产服务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