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中学生的听说能力

时间:2022-08-13 03:18:08

如何提高中学生的听说能力

【摘要】 本文主要分析了目前中国英语学习中比较突出的问题――“聋哑英语”的现象。笔者首先分析了“聋哑英语”产生的原因。从几个方面分析了学生听说能力得不到提高的问题所在。然后,又从课堂教学步骤和活动安排等几个方面介绍了几种提高听说能力的方法。最后得出结论:只有教师在教学中不断创新,大胆尝试,师生共同努力,才能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

【关键词】 听说能力 聋哑英语 创新 兴趣

1.引言

随着社会生活的日益信息化和全球化,英语―这一全世界通用的语言,变得日趋重要。小到幼儿园的孩子们,大到大学校园的学子们,甚至还有老人,都忙着学英语,到处掀起了学英语的高潮。据统计,我国约有3亿多人在学英语,约占全国总人口数的四分之一。有专家预测,再过几年,我国学英语的人数将超过英语母语国家的总的人口数。但是,在目前的考试制度下,英语―这门语言学科,它的交际性和应用性并没有得到充分地发挥。英语教学更多地重视读和写,而忽略了听和说的训练。可以这么说:中国大多数学生学得都是“聋哑英语”,而在一些农村或偏远地区,“聋哑英语”的现象就更为突出。

2. 影响听说能力提高的几个因素

2.1 教学观念的滞后。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大部分教师对听说能力的培养不够重视加之考试时又不考口语。许多老师自然就把听说尤其是说的教学淡化了,甚至认为是一种浪费时间。受高考指挥棒的影响精通的只是题海战术。

2.2 客观条件的影响。在一些农村的中小学中,客观的条件与城市中小学无法相比,他们没有好的语音教室,没有多媒体,甚至连收音机都没,哪来的语言氛围呢?因此,学生的听说能力就很差。有的学生到高三也不能说一句正确清楚地道的英语。

2.3 学生的积极性不高。由于长期没有语言氛围,学生听不懂,说不顺。久而久之,就缺乏说英语的自信。有的学生一说英语就打愣,想了半天也说不出,害怕自己犯错,被其他同学嘲笑。不敢说英语是制约学生英语听说能力发展的内在因素。

2.4 语言基础较差。有的同学对英语十分感兴趣,而且也十分自信。但他们当中也有很多自身发音不准,词汇或语法概念不清。尤其在听力训练当中,听不出连读、节奏。有的听到准确的读音又不知其义。有的同学在说英语时,语音语调太差,没有英语的“味”,甚至发“怪音”。

2.5 缺乏良好的听说习惯。至于缺乏良好的听说习惯是指有些学生不注重听说尤其是说,即使在完成老师的听说任务时也是马马虎虎。而有些学生在听英语时方法不当。如精力过分集中在听词上,力求听懂每个单词,从而忽视了对句子或整篇文章的理解。当他们听到生词或连读、同化、弱化时,就会停下来反复思考,从而忽略了后面的内容。这种不好的习惯大大抑制了听力的提高。说英语时就更不用说,力求说好每句话,往往由于过度紧张,一个词也说不出来。

3.如何解决这些问题(解决途径)

以上论述了影响听说能力提高存在的几个方面的问题。问题是多方面的,有主观的原因,也有客观的因素。作为一名二十一世纪的英语教师,最重要的任务是如何克服主客观条件的限制,帮助学生提高听说能力以及教师本身的教学水平。教师还应该认真分析和研究,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

3.1 听是说的基础,说是听的提高。课堂上要尽量给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语言环境。作为教师,要能说一口清晰流利的英语,让学生置身于英语的环境中,加强他们听的能力。同时,加强听写训练。听写的内容可以包括单词,词组,句子或一个段落等。这样,长期以往,学生的听力就会得到提高。听力的能力提高了,也为说奠定了基础。有报道说:在福州教育局获悉,2006年起,申报中高级教师职务任职资格的中小学教师时,英语的听说能力必须达到相应的级别要求。他们必须参加分四级的等级考试。从2010年起,听说能力考试还将作为教师聘任的必备条件。教师的听说能力对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的提高有重要的影响。

3.2 提高学生听和说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兴趣。提高学生听说的积极性不是件很容易的事,教师首先必须认识到兴趣的重要性。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旦一个学生对所学的内容有了兴趣,内心就有一种学习的渴望,由此产生一种动力。如何激发他们的兴趣――让学生有充分的机会去展示自己,让他们找到成就感。

3.2.1 充分挖掘Warming―up ,speaking和Taking这几个部分的教学功能。由于新课程的容量大,知识多,课时紧,所以很多老师在组织这几部分教学时往往将它们一带而过,甚至砍掉。其实,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课后编一个类似的对话,分角色表演。或让学生进行自由演说或讨论,给学生多一点时间去说,去表达自己的想法。在讨论的过程中,就可以培养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但讨论要切中要害,切忌范围太大。其实,除了这些活动以外,在课文的教学过程中也可以提高学生的听和说的能力。如让学生在阅读课文之后,自设问题,互相提问.可以让学生用自己的话去复述课文等。作为教师,要尽量创造更多的机会让学生的嘴巴张开,为他们创造真实的情景,做到心中有底,有话可说。

3.2.2 充分发挥Listening的教学功能,运用各种方法提高听的兴趣。在听的过程中,教师要巧设疑问,明确目标。课前,一定要指导学生进行快速浏览,了解要求,从而有选择地去听,将注意力集中在某些信息上。要由易到难,步步深入。所以,要求教师要充分研究教材,必要时,要作出适当的调整.每次听,教师要提出不同的要求,视听结合,以视辅听法。录像图片简笔画等均可以用。

3.2.3 在词汇的教学中进行口语训练在拼读完单词后,可以让学生用一些重点的单词进行口头造句。这样,既可以巩固所学的新词,也可以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还可以让学生再把翻译的句子翻译成汉语,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

3.3 克服心理障碍,提高语言表达的能力。英语教学与其他的学科最大的不同就是它是以英语来组织教学的。由于语言的限制,学生对教学的理解会受到影响。也不能用像母语那样轻松自如地表达。怕犯错,被人取笑的心理经常阻碍学生积极性,而且,学生在实际的应试教育状态下养成学习的惰性,不善于思考,羞于表达,即使是浅显的常识性问题,知道答案也绝不轻易开口。所以,教师在学生表达的时候,一定要鼓励学生的积极性。教师不应该在他们表达时指出所犯的错误.教师可以在结束时或课后加以纠正.有时,有的学生会出现语言空白,也不知道怎么讲时,教师可以用身势语或稍加提示来帮助学生从而继续对话。同时,教师也要积极地对学生的表现作及时评价,表扬为主。另外,教师的自身亲和力也很重要。每一节课上,都应努力保持愉快的心情,面带微笑,精神振奋。用你的微笑给学生鼓励和安慰。这样可以消除他们学英语的紧张感,总之一句话,教师在课堂上要特别讲究听说的技巧,不能打击学生的自信心。我们要更好地看到学生的努力,用我们的情感去保护学生敏感的自尊心,并有意识地培养他们的自信心。

3.4 加强学生的语言知识的学习。要过好常用的语音关,注重朗读训练。学生要努力扩大词汇量。不仅要会拼写常用的单词,也要会读。句子是由单词构成的。只有会听,才会说,会听懂每个单词或句子。同时,要注意英语单词发音的规律,归纳一些词的发音特点。平时,也要训练学生的辨别单词读音的能力。如,音素、单词、音节、重读或弱读、失去爆破等。还要注意说话人的语音语调,不断提高学生的语感,提高听说能力。

3.5 要养成朗读背诵的习惯。古人云:“读百遍,其意自见。”诵读和背诵是学习英语最基本的方法。而在教学过程中,由于时间紧,任务重,有些老师和学生对背诵不以为然。总认为知识不是靠背出来的,不是靠死记硬备的,而是靠理解出来的。其实,学习任何一门课,记忆是最基本的方法。没有记忆,也就没有学习。而对于英语――这门语言学科来说,更是如此。只有背的熟,才能理解领会。在不断的读和记的过程中,不仅可以掌握所学知识,也可以练习学生的发音,可以练出一口流利的英语,提高听说能力。背诵的过程也就是模仿的过程。语言的学习,说白了,也就是模仿。学英语的过程就是学说话的过程。熟话说:“拳不离手,曲不离口”。

3.6 增强阅读,拓宽知识面,了解更多的西方文化和风俗习惯。懂得一些英美国家的文化,如风俗习惯,交际用语等,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对所听的材料的更深的理解。另一方面,可以帮助学生能使用更地道、更原味的英语口语,从而避免中不中,洋不洋。阅读是了解英美文化的最好的方法。当然,我们不仅仅读我们课本上的文章,课后,我们可以读一些英美故事,小说、趣事、童话、新闻等各种题材的文章,从而提高听说的能力。

4.结束语

以上介绍了我在教学中总结的一些如何提高中学生听说能力的常用方法。如何能够真正的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还需要我们老师的正确引导和启发。我们要能通过平时的教学让学生真正的爱上英语,学以致用,体会学习真正的快乐。教师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播者,更是学习的指导者、领路人。所以,我们要创新,我们要开拓。陶行知先生说过;“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教师只有不断地更新教学观念,在教学过程中大胆改革,积极创新,我们的学生必将成为掌握和精通英语的一代新人。

上一篇:汉语拼音的几种复习方法 下一篇:共读对培养小学生阅读兴趣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