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高中班主任如何做好班级管理

时间:2022-08-13 02:59:03

浅析高中班主任如何做好班级管理

【摘要】 班主任既是班级的核心,又是联络各教育渠道的"纽带"和"桥梁"。学校对学生德、智、体、美等的教育,都要通过班主任这个"关注人物"去发挥影响力,完成各种教育活动。因此,班主任是班集体的组织者和领导者,是学校贯彻教育方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骨干力量。班主任的工作质量直接关系着未来人才的质量。

【关键词】 班主任 纽带 桥梁 重要性

班主任对自已的学生影响非常大,班主任提倡的东西将会成为这个班的班风,班主任的好恶将成为这个班学生的是非标准,班主任的要求将会形成这个班学生的习惯,班主任常说的话将成为这个班学生座右铭,班主任的言变举止对学生性格气质的形成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要建设一个有严明纪律、有良好的班风、学风、团结向上的班集体,应该做好班级管理中的几项常规工作。

1.注重学生干部的培养,树立班级中的领军人物

学生干部是学生实施"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管理"三自教育的主体力量,是联系学校、教师和普通同学之间的重要桥梁与纽带,是学生工作得以落实的具体组织者、协调者,是老师开展班级工作的得力助手。在维护正常教学和加强学生管理方面,能够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因此,班主任能否管理好一个班级,除了自身的管理能力外,还依赖于是否有一支素质较高、管理能力较强的班干队伍。而如何做好班干班的培养工作呢?这就成了我们班主任的一项最基本的工作技能。

1.1 简单考察,民主选举

经过平时考察后,班干部的配备要注意把那些思想素质好、作风正派、工作主动热情、工作能力强、学习目的明确、学习成绩优良,在学生中有一定威信并有创新意识的学生选拔到班干队伍中来。在民主选举中产生班干部(对成绩上可防宽些)。

1.2 合理分工,发挥特长

除了每天所有的班级事务交一人管理之外,其他班干部要管理好自已的那一项工作。(如:早操,出勤,作业情况、打扫卫生等)。

1.3 定期开会,给予指导

在选好班干部的同时,也要对班干部进行各种各样的指导,以使各个班干部能较快地适应班级的管理。可以让班干部多参加由政教务处或团委组织的统一培训,进行必要的理论学习。同时班主任也要定期召开班干部会议,对班干进行适当的指导。如怎样处理与其他同学的矛盾;怎样处理班级事务与学习之间的关系;怎样组织好各项班级活动。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在实践中接受锻炼,积累工作经验。

总之,班主任要多关心班干部,经常找他们谈心,了解他们的在学习和工作上有哪些难处,关注他们的成长,培养学生的领军人物。

2.学会驾驭矛盾的本领,妥善处理学生中的偶发事件

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常常为班级中发生的这样或那样的偶发事件而烦恼。即使是已经形成集体的优秀班级,偶发事件也很难避免。所谓偶发事件,是指班级学生中发生的事先没有估计到的、出人意料的一些事件。它需要班主任迅速作出判断,并作出相应处理。处理好偶发事件是班主任老师的一项基本功。

2.1 要了解情况、把握分寸

偶发事件来得突然,不定性会对当事者或其他人产生一定的心理压力。或者气氛紧张,或者情绪激动,若处理不当,会造成不良后果。 为此,班主任接触偶发事件后,首先要了解情况,沉着冷静,尽量弄清事件的来龙去脉,分析思考,把握处理的分寸。这时特别要注意不能偏信,有些事件比较复杂,班主任又不要急于下结论,不要急于判定是非,不要急于追究责任。最好能够把握事件的基本脉络,并暂时平息矛盾,不使事态扩大,更不要主观臆测,不要凭"成见"判断是非,处理时要留有余地,不要把话说"死。"

总之,处理偶发事件要随事、随机、随学生状态采取相应的方法这就决定了偶发事件的处理没有固定的方法模式。

3.发挥德育主渠道作用,极积开展主题班会活动

实践证明,主题班会是学校德育的主课堂,是学生全面素质教育的主阵地之一。在主题班会上,班主任围绕着特定的主题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心理教育,在与其它场合、其它形式的德育相比,它更能促进正确的班集体舆论形成,推进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在学生中实现更广泛的思想交流,达到撞击后的相容;能较好地利用学生从众心理。同时,还有利于学生口头表达能力、思辨能力、组织能力,以及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具有更高的教育效率。但是在实际中,很多的主题班会存在两种不良倾向:有的流于形式,一开主题班会,无非让学生唱歌、跳舞或做游戏等,忽视主题班会道德教育的内涵;有的则形式呆板,无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效果不好。显然,开好主题班会,不仅可以减少班主任工作量,减轻班主任负担,而且是每一位班主任的聪明选择, 更是班主任工作强化学生政治思想、道德品质教育的一大法宝。

4.认真组织好家长会,形成"家校结合"的教育合力

召开学生家长会是沟通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达到在教育向上保持一致的重要途径。也是学生家长之间相互交流、切磋对子女教育方法的难得机会。所以召开学生家长会是班主任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为了开好学生家长会,增强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合力,建议班主任在召开家长会时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4.1 会前准备充分,增强针对性和有效性

一般情况下,很多家长愿意参加学校的家长会,作为家长。很想知道学生在校表现情况;同样,班主任和任课老师也想知道学生在家里的某些情况。因此每次召开家长会,要讲究实效。

4.2 实事求是反映,对家长加以科学的引导

以往的家长会大多是班主任讲,班主任讲完之后任课教师再讲。向家长告状居多,这是不可取的。家长参加会议的目的大多只是想了解孩子学习情况和在校表现。如果表扬的少,批评的多,这样容易造成家长反感情绪,降低了开家长会的实效。因此新形势下的家长会,一定要打破传统单向填鸭式方式,加强多方沟通,构建双向交流机制,充分调动学生家长的积极性,增强教育效果。

总之,班主任工作是一门艺术,它对班主任的知识水平和工作能力提出很高的要求。做班主任并不难,难就难在做一名称职的班主任。我们只有注重实践,努力探素学生的生理,心理发展规律,尊重学生,才能充分发挥班主任的"领头羊"作用,把班级建设成文明守纪、不断进取的健康集体。

上一篇:浅析如何提高中学物理教学有效性 下一篇: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口语交际能力培养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