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的胶东火炕民俗研究

时间:2022-08-12 11:24:48

生活中的胶东火炕民俗研究

摘 要:火炕作为北方居民室内主要的取暖方式,在取暖设施中占主导地位。房屋的设计与建造、室内的布局、人们的生活空间都与火炕有着密切的联系。本文主要从炕是散热设施、寝卧空间、起居和用餐空间、办公空间四个方面来描述生活中的火炕民俗。

关键词:民俗;胶东;火炕

中图分类号:J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24-0152-01

在寒冷的地区,人们首先要想方设法避寒,在衣食住行方面,都以御寒取暖为准则。火炕便是为适应人们的取暖需求而产生的取暖方式。古书云:穿土为床,煴火其下,而寝食起居其上。这边是火炕的最早形态,“穿土为床”说明了火炕的建筑形式;“煴火其下”表明了火坑的本质;“而寝室起居其上”则体现了由火坑而产生的人们的生活方式。

自火炕产生之后,历经千百年,成为北方民居生活中最为普遍的民俗事象。受胶东特定的自然条件及人文历史因素的影响,胶东火炕具有自己的特点,并由此形成了丰富多彩的胶东地区火炕民俗。

一、生活中的火炕民俗

炕除了具备散热设施的主要功能之外,在漫长而寒冷的冬季,胶东人多数的室内活动都是在炕上的空间进行的,大面积的炕面空间也为这些活动提供了条件,炕面空间充当了多功能活动空间的角色。因此决定了日常行为围绕“炕”进行的生理、心理活动,炕面空间是“寝卧空间”,是“起居空间”,是“用餐空间”,火炕空间成了室内活动的核心场所。久而久之,因气候条件和经济条件形成的居住文化和行为模式促成了具有寒冷地区民居特色的炕居文化,建筑室内空间的格局也成为了胶东人居住行为和生活习俗的一种固化的反映。

(一)炕是“散热设施”

炕中通烟火,在普通民居中,炕的加热直接利用灶间锅灶做饭烧柴的余热。炕下的烟道与厨房的锅灶相通,灶中柴火燃烧的烟经过炕下的烟道盘旋后由烟囱流出,烟所带的余热将烟道上壁也就是炕面熏热,并通过炕面散发于室内,增加室内的温度,起到散热器的作用。这种简单实用又节约能源的方式广泛应用于山东胶东的普通民居。

(二)炕面空间是“寝卧空间”

在胶东民居中,炕除了起到散热取暖的作用外,同时炕面还被用作夜晚的寝睡,充当“床”的角色。这种直接利用散热设施的炕面作为睡床有个好处,就是夜晚炕面散发的热量既能有效温热被褥,为夜间取暖,同时被褥又能保持炕面整晚的温度,即便室内的温度有所下降,被中还是相当温暖的。

在过去,一盘热炕睡着好几代,未成家的晚辈及孙子辈的孩子一般多和老人睡在火炕上,一个火炕睡上五六口人绰绰有余。长辈睡炕头,晚辈睡炕腚。在民居中,“热炕头”不仅能驱走胶东人们一天的疲惫与寒冷,也是人们对“家”的内涵的诠释。

(三)炕面空间是“起居空间”和“用餐空间”

胶东民居的炕面空间还充当“起居空间”和“用餐空间”的角色,这一方面是因为寒冷的冬天在地面活动和用餐不尽舒适,另一方面是因为地面空间较小,难以满足活动空间的需要。

到了用餐时间,炕面转换角色成“用餐空间”。用餐时在炕面放置短腿的炕桌,一般仍旧按照尊卑顺序就坐,长辈坐于炕端较暖处,主妇坐于炕沿方便上菜。

炕上一般铺设苇席或铺罩炕毡,夜晚作为寝卧床具使用的火炕,到了早晨则叠被置放炕梢一角,炕面空间腾空用于活动,“寝室”的角色转换成“起居室”。

请客上炕,是胶东人的待客之道。冬天天冷客人进门,主人总要热情的招呼把客人让到炕头处,此处靠近灶最为温暖,所以称为尊待的场所,是常用来作为尊待家中老人和客人的位置。客人的鞋则放到鞋窝子里,或由主人亲自拿到小柜下边或房门后边。有事为了招待一些尊贵的客人,主人便在炕中央摆上炕桌,端出土特产。主人待客的热乎劲,使盘腿坐在炕上的客人从心里暖烘烘的。来了客人,无论冬夏,女宾们一律上炕。有时来串门的本村女客人也不脱鞋,盘着腿,把小腿放在炕梆上。男人们一般不上炕,只坐在椅子或沙发上。

(四)炕面空间是“办公空间”

火炕也是妇女们做女工活计的场所。在炕腚处、炕前小柜旁一般都放针线箩筐,放见到、线团等,用来做缝缝补补的活。为了能有充足的光线,妇女们通常会在南窗前做活计。在六十年代时,妇女们也在炕上编小辫。钩花也是妇女们常干的活。

二、结语

社会的历史变迁,不仅没有使火炕所承担的首要功能-取暖与次要功能-睡卧削弱,反而有所加强。我们可以拿火炕与城市单元楼房的取暖与睡卧设施相比较就会发现,火炕的使用成本很低。而对于胶东农村居民普遍住平房,平房的密闭性能与保暖性能比,楼房差很多,所以对于胶东农村百姓来说,火炕是十分适宜的取暖与睡卧设施。但是百姓对室内温度与睡卧的舒适性的要求却在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而不断提高,那么火炕的取暖与睡卧功能得到加强是必然的。由此可见,任何民俗事象都是适应人们与社会的需求差生、发展与消亡的。

上一篇:论板胡演奏中技术与情感的统一 下一篇:情感表达中的歌唱技巧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