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学院学业较差学生的行为形成原因研究

时间:2022-08-12 11:10:23

独立学院学业较差学生的行为形成原因研究

摘 要 近年来,随着本科教育规模的扩大,独立学院已达近300所。受社会环境、家庭因素、生源质量以及教学管理不完善等因素制约,独立学院的学生培养上存在的问题日渐显现,尤以学生在校成绩不理想体现最为突出,从而反映出一系列问题。在校生成绩的好坏,决定着一所学校在学生培养能力上的强弱,是一所学校竞争力的最真实的数据体现,也是决定学校能否健康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因此,研究独立学院学业差生形成的原因,对促进独立学院的健康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独立学院 学业差生 行为形成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s.2016.05.091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with the expansion of the size of the undergraduate education, independent college has reached nearly 300. By the social environment, family factors, the quality of students and teaching management imperfect factors, independent college students' problems are increasingly obvious, especially students' scores are not ideal reflects the most prominent, which reflects the a series of problems. Students performance is good or bad determines the strength of a school in the training of students, is the most authentic data of a school's competitiveness, but also the key factor to determine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he school's health. Therefore, independent study school students formation reason, have important practical significance to promote the healthy development of the independent college.

Key words Independent college; students with poor academic activities; formation of behavior

1 独立学院产生的背景

独立学院的第一次提出,是在2003年教育部《关于规范并加强普通高校以新的机制和模式试办独立学院管理的若干意见》,它是我国高等教育办学体制改革的一种大胆探索和创新。为了进一步规范独立学院的办学机制和体制, 2008年4月,教育部又颁布了《独立学院设置与管理办法》。

随着全国居民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对高等教育的需求也越来越高,很多没有能完成自己教育梦想的父母辈,把希望都寄托于子女身上。但是由于政府财政拨款有限,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公办高等学校的扩招,同时大多数的民办高校也陷入了举步维艰、入不敷出的困境,在这种背景下,就出现了大量的依附公办院校为母体的独立学院,它的产生弥补了公办高校和民办高校的一些缺陷,对于提高学校的办学效益和办学效率都起到了相当的积极作用。①目前,全国的独立学院数量是292所、江苏省独立学院25所。

2 独立学院学业差生学习的特点

(1)学习动机类型的多样性。动机是指在内在需要刺激下,直接推动人进行活动以达到一定目的的内部动力。②学习动机是指引发与维持学生的学习行为,推动学生学习,并使之指向一定学业目标的一种内部动力倾向,它直接反映出学生学习活动时的积极性、自觉能动性等心理状态。首先,很多学生上独立学院是由于家长的逼迫,是为了完成家长的心愿,所以他们在学习中会出现很多的叛逆心理,故意表现出打架、旷课、迟到、早退、玩手机等违法校规校纪的现象,严重的还会和老师发生抵触行为,以此来寻求内心所谓的平衡。其次,独立学院的大多数学生家庭经济条件较好,自身感受不到学费、生活费及日常开支的压力,高中时,就是因为没有端正的学习态度、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养成,所以学习成绩差,高考时不能顺利进入公办学校。而勉强进入独立学院后,来到了一个全新的学习环境,面临着一种新的学习模式,懒惰的他们不能积极寻求新的学习目标,及时改变固有的思维和学习模式,部分学生就养成了不思进取、得过且过的不良习惯,出现了自我放纵的现象,他们迷恋于逛街唱K、网吧游戏,采取旷课、睡懒觉、 抽烟喝酒、谈恋爱。

(2)缺乏学习自觉性与自律性,依赖心理较重,缺乏合作意识。③独立学院的学生大部分有着比较好的家庭背景和条件,而且主要为城镇独生子女,从小被溺爱,生活在被祖辈、父辈包围宠爱的温室中,一般以自我为中心,独断专行,与人分享的能力较差,缺少与他人沟通和合作的意识。他们缺乏自我管理和自我约束能力,学习进取心不强,在校学习和生活期间,自律和自理能力较差,大多依赖老师和同学,遇到事情总想寻求本人帮助,主动解决事情的能力较弱。心理承受能力也较弱,遇事很容易焦灼。

(3)学习动力不够。由于高考失利或其他原因,很多学生被高考成绩打击,挫伤了自信心,被迫进入了独立学院,个别学生会有低人一等的错误心态,事事表现出卑微的态度。另外,由于独立学院办学时间较短,还没有形成“品牌效应”,在社会上的知名度和认可程度较低,因此很多独立学院的学生对自己毕业文凭的含金量和就业前景存在着深深的迷茫和疑惑,对自己的前途和未来缺乏很大的信心,渐渐地形成了一种强烈的自卑感,④最终自暴自弃。

(4)学习态度存在问题。在温室里长大的这些独生子女,由于家长的宠爱,人生的道路一直都是由家长牵引着前行,很少受到过挫折,养成了好吃懒做、娇嫩易折的性格。进入高校以后,他们发现学校的生活和学习环境远远不能达到自己的理想状态,有严重的心理落差感;尤其是自身又不能很好正确地处理学习与生活、学习与实践、学习与恋爱等系列关系时,消极情绪往往会让他们做出一些偏激不理智的、欠考虑的行为。

3 独立学院学业差生行为形成地原因

(1)文化基础总体偏差。独立学院是按照本科第三批次录取,绝大部分的录取考生高考的分数相对较低,他们普遍学习基础欠扎实,即使个别学生在某一科目上有特长,但总体成绩不高。大学学习知识的广度和深度上都比中学教育拓展很多,独立学院的培养标准和母体院校学生是一样的,这就使得独立院校学生的学习具有了相对的难度。再者因为在中学期间学习态度不端正,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导致他们对基础学习有一种畏难情绪,认为即使努力也是难以掌握的,对常规性的教学具有抵触的心态。

(2)人生规划不明确,缺乏理想抱负。在中国现行的应试中学教育中,升学基本上是所有中学的培养终极目标,而且采取的是填鸭、紧箍咒式的教育模式。所以进入高校以后,基本上很多人都一下子松懈了下来,开始享受大学生活,无所事事,东游西逛,人生规划不明确,没有及时树立起新的奋斗目标,使得他们学习上一下子彻底松懈下来,思想上没有寄托,学生不知道自己将来能干什么,感到迷茫和困惑。此外,很多学生在高中期间一门心思学习,没有发挥特长的机会,进入大学后,被丰富多彩的大学生活吸引,想迫切地发挥自己的特长、爱好,加入这个社团、那个协会,渐渐地对学习失去了应有的兴趣,导致学习时无精打采。

(3)社会环境的影响。独立学院的学生因为没有进入到“保险箱――公办高等高校”,所以一直被有些人带着有色眼镜来看待,再加上就业时,部分用人单位(尤其是事业单位)的世俗偏见,对他们的学习积极主动性造成了很大的打击,使得他们认为学习好不如有好的背景,从而愤世嫉俗,产生厌学心理;有的用人单位在录用毕业生时看是否是关系户,“任人唯亲”,而因为独立学院父母具有一定社会家庭背景的原因,产生了读书无用论的想法,渐渐滋生厌学情绪,对学习也只是机械应付,图个过关就好。

(4)受同学影响,存在从众心理。许多大学生存在着从众、求同的心理,看到室友同学旷课、睡懒觉、考试临时抱佛脚等,因为过分在意别人的评价和眼光,怕被同学孤立、边缘化,也就不敢“做正”自己,尤其是发现身边那些叛逆、孤傲、“独树一帜”、“标新立异”⑤的同学还特别受到周边同学仰慕时,也渐渐地“同流合污”、“随波逐流”。

4 结语

独立学院一直以来的人才培养目标不同于公办高等学校,它是“重基础、强实践、精能力”,介于学术性和职业性之间,⑥因此在教育和管理过程中,独立学院要根据自身培养学生的特点,完善自我的管理制度,采取有效的管理措施,重视培养过程中学生所反映出来的种种问题,认真思考,狠抓学风,保证学习质量,进而促进独立学院的健康发展,为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注释

① 韩翼祥,陈世瑛,韩维仙.国有高校民办二级学院发展研究[J].江苏高教,2000(4):48-50.

② 刘维良.教师心理卫生[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1999:46.

③ 邱鹏飞.浅谈如何引导独立学院学生学习.科技视界,2013.3.

④ 葛健,路萍.高校独立学院的学生特点与教育管理思路探索.山东教育学院学报,2008(6).

⑤ 徐安娜,黄克宇,谷立峰.广东白云学院学风建设状况调查及思考[J].广东白云学院学报,2007(4).

⑥ 刘巨钦,朱健.论独立学院人才培养定位与教育质量建设[J].教学研究,2007(9):398.

上一篇:工业以太网技术的应用分析 下一篇:“机械控制工程基础”课程教学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