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学研中校企双方的合作博弈浅析

时间:2022-08-12 10:51:14

产学研中校企双方的合作博弈浅析

摘 要:知识经济时代,以智力资源密集著称的高校承担起了科研和技术服务的重任,大学不仅成为大学生学习新概念(知识)的基地,而且也成为相关产业部门开发新技术和新产业的基地;大学与所在区域的企业联合,不仅提高了这些企业的研发能力,而且为大学科技人员施展才华提供了舞台。目前,校企合作的方式趋向于多样化,技术转让、技术咨询与服务、合作开发、委托开发、共建生产经营、技工贸一体化经济实体、共建研究开发机构等方式相继出现。本文从微观层面分析高校与企业的合作机理,研究校企双方的合作博弈。笔者认为,高校与企业的合作属于非零和合作博弈。

关键词:产学研;校企合作;博弈

中图分类号:F224.32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16-04-05

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和顾客需求的复杂多变,使企业生存环境越来越不稳定。同时,经济全球化和买方市场的形成,使企业之间的竞争不断加剧。巨大的环境压力迫使企业从各个方面寻求具有竞争优势的途径。校企合作是其中一种有效的改善方式。通过校企合作,双方可以实现优势互补,创造协同效应,加速技术创新。同时,校企合作还能提高双方的反应能力。此外,校企合作能有效降低双方在技术创新中的风险与成本。因此,本文试图研究校企双方的合作博弈所产生的效果。

一、校企合作是一种非零和博弈

博弈论(Game Theory),又称对策论、游戏论,是研究博弈中参与者各自所选策略的科学理论。其实质是研究组织或人的行为。博弈论假定组织或人是理性的,在一定约束条件下,追求其自身利益的最大化。也就是说,一个主体的选择受到其他主体的影响,并反过来影响其他主体选择时的决策问题和均衡问题。[1]博弈论包括参与者、行动、信息、战略、支付函数、结果、均衡等七个基本要素,其中参与者、信息、战略和支付函数是主要的构成要素。通过参与者、行动、结果所组成的博弈规则,可使参与者获得最大化的收益。博弈论广泛而深远地改变了经济学家的思维方式,作为一种研究主体行为的相互作用及均衡状态的理论方法,越来越受到社会的重视。

随着经济全球化,知识经济、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的飞速发展,经济竞争主体以“链”式和“联盟”为主要组织形态成为经济环境的主要特征。[2]无论对企业还是高校,其生存和竞争的环境正在发生质变。从全球范围来看,校企合作以“知识供应链”“技术和产品供应链”或“创新联盟”等形态普遍存在。[3] 同时,随着需求特征的个性化和创新风险的增加,校企合作有进一步加强和紧密的趋势。

从前面的分析可以看出,校企合作创新的前提与博弈论的观点是一致的。以博弈论这个独特的视角来解释校企合作问题,可以得到更加科学和合理的结论。高校具有技术开发的平台优势和人力资源的培养优势,企业则拥有工业化制造技术、产业化市场开拓优势,商品需求信息和资金筹措优势。[4]双方把各自具有的独特资源和优势进行有效组合,通过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达到前所未有的系统集成优势,这是合作博弈存在的一个基本条件。因此校企合作创新本身就可看作是一个博弈问题,可以运用博弈论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来分析。从博弈论看,校企合作创新属于完全信息动态博弈问题,存在各方满意的最优安排的纳什均衡。

在博弈论的模型中,根据全体参与者的支付总和是否为零,将分为零和博弈(zero-sum-game)与非零和博弈(non-zero-sum-game)。校企合作作为一种新型的博弈关系,属于“非零和博弈”范畴,即校企合作是一种效益大于零的合作。无论是从国家的角度,还是从整个人类进步的角度来看,促进整个社会和企业的创新,实现科技进步是政府、企业、高校共同关心的利益和话题。高校拥有知识和技术的比较优势,但缺乏对市场的把握和将技术商业化的能力,而这些正是企业所长。校企合作能够融合更广域范围内的信息资源、知识资源、智力资源,实现优势互补。通过这种合作为整个社会服务,产生的协同效应远远大于高校、企业各自单独为社会创造的价值之和。

二、校企合作是一种合作博弈

根据参与者是否合作,博弈可以分为合作博弈(cooperative game)与非合作博弈(non-cooperative game)。人们现在谈到博弈论时,一般都是指非合作博弈。合作博弈与非合作博弈之间的主要区别在于博弈方的行为相互作用时,博弈方能否达成一个具有约束力的有效协议(binding agreement):如果能,就是合作博弈;否则,就是非合作博弈。例如,两个寡头企业如果能达成一个协议,联合起来获取最大化垄断利润,并且各自按这个协议生产,那么这就是合作博弈。企业所面临的问题就是如何分享合作带来的剩余。[5]非合作博弈强调的是个人理性、个人最优决策,其结果往往是低效率的甚至是无效率的。而合作博弈强调的则是团队理性、效率、公正、公平,这实际上就是一种“双赢”或“多赢”策略,通常能获得较高的效率或效益。

校企合作是高校和企业为了实现信息资源共享、利益互惠的目的而组织起来的。这种合作一旦形成,就形成商业合作关系,受共同认可的协议与合同制约。因此,这应该是一种合作博弈,表现出的是合作共赢、集体利益的最大化。[6]

无论哪种校企合作模式,都是基于共同的利益而建立起来的组织,合作双方或多方将在技术开发、产品创新、知识共享、风险共担、服务协作等一个或多个方面进行合作。这种合作方式应该具有区域的跨国性、行为的战略性、范围的广泛性、管理的规范性等特征。通过这种合作方式,校企合作双方甚至政策供给者――政府都可以获得较高的效益,从而使社会、高校和企业三方共赢。

三、校企合作的博弈模型

假设一项技术成果成功实现商业化后获得总收益为Q。将该成果从研发到最终实现产业化的全部成本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用于技术研发的成本为CR,另一部分是用于将该技术成果进行产业化实施的成本CT,效益为Q。

为了便于讨论,本文对模型进行如下假设:①技术成果商业化的收益Q、研发成本CR、产业化成本CT均为常数,且为高校和企业共有的知识。②大学没有能力独立将技术成果进行商业化,即大学不会独立进行创新活动。因此无论采取哪种合作方式,将成果进行产业化的成本即CT均由企业支付。③合作过程中不存在道德风险。

在校企合作创新的博弈过程中,企业首先行动。在第一阶段,企业有三种战略:第一,通过技术转让从大学获得关键技术,开发出新产品。第二,要求大学参与到开发和商业化过程中,共同完成创新。第三,企业自主研究开发完成创新。其中前两种战略属于合作创新,后一种是自主创新战略。

技术转让:即企业与高校通过协商确定一个价格P,按照该价格一次性向学校支付转让费用,从而完全拥有该成果的收益Q。此后企业独立承担产业化的风险,并独享商业化带来的利润。本文将博弈主体的收益与成本的比值定义为其收益率。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和高校的收益率若相等,即可得出双方实现交易时的转让价格。

合作研发:企业在前期即参与项目的研发过程,并投入一定比例的研发经费。设企业投入研发的比例为A。当成果完成商业化后,双方又按照协商好的比例分配销售收益。假设企业在利润分成中的比例为B,则高校的收入分配比例为1-B。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和高校的收益率若相等,可以得出:要使企业和高校之间成功进行合作研发,企业在利润分配时的比例应大于其投入研发的成本,否则合作研发的协议是无法在双方之间达成的。

独立研发:即在技术的研发和产业化的过程中,全部成本完全由企业自己支付。实际上,独立研发可以看作是在上述合作研发的情况下,当A=1,B=1时的一个特例。可以看出,无论企业采用哪种合作方式,只要高校选择接受,都会有一定的收益;而拒绝,则没有任何收益。因此,对大学来说,与企业进行合作创新均是占优策略。而实际上,由于道德风险的存在,当高校选择与企业进行合作创新时,其收益并不一定都是正值。因此必须建立规范、成熟的市场机制,减小道德风险的概率,从而保护高校参与合作创新的积极性。

而对企业来说,究竟技术转让和合作研发哪个是占优策略,则取决于技术转让收益和合作研发收益两者之间大小的比较。当CT+CR>Q时,技术转让收益大于合作研发收益,则技术转让是企业的占优策略,否则合作研发是企业的占优策略。由此可以看出,技术成果的研发和转让成本的大小对企业选择合作方式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如果一项技术成果的研发和转化难度较大,需要投入成本甚至超过最终收益,则企业将会选择直接转让的合作方式。如果这时企业选择进行自主创新,则收益将会是负值。因此这也就是企业与高校合作创新的最主要内部动因――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节省研发成本。而对一项研发和转化相对容易,需要投入成本较低的技术成果,即CT+CR

四、结论

综上所述,本文认为校企合作是一种非零和合作博弈机制。虽然竞争是市场经济永恒的规律,然而竞争的战略和方式却是多样的。在竞争逐渐激烈的网络社会中,校企合作作为高校和企业之间相互交织的组织,能够有效提高参与各方的竞争力。因此,通过合作博弈所得到的利益大于不合作所得到的利益,这也正是校企合作成为高校、企业和政府重要战略的基础。

大学与企业合作进行技术创新是当前我国技术环境及创新体制下提高创新效率的必然选择。而且在大学与企业之间的合作技术创新可以通过多种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在校企合作创新的过程中,技术研发的成本和收益之间的关系对高校和企业选择合作创新方式具有重要影响。本文的研究结论对高校、企业在合作创新实践的过程中,如何根据合作技术的特点和双方的实力选择合适的创新方式,对促进校企合作创新,制订有效措施均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 王立平, 刘志迎. 企业―科研机构合作创新的演化博弈分析[J].科技成果纵横,2005,(1).

[2]杜 鹃,李炎炎,叶 斌,等.产学研合作模式中存在的共性问题及其对策[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5, (2).

[3]马海纯.远程孵化器是产学研相结合的有效模式[J].高科技与产业化, 2002,(1).

[4]宋冬梅,张云宁.企业合作竞争的进化博弈分析[J].价值工程, 2004,(7).

[5]张 鹏,云庆夏.供应链合作伙伴的博弈分析与评价选择[J].情报杂志,2005,(2).

[6]张良桥.论进化稳定策略[J].经济评论,2003,(2).

上一篇:非电类专业“电工与电子技术I”课程模块化教学... 下一篇:基于校企深度合作的“职业模拟状态”教学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