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谈文言文教学存在的问题和措施

时间:2022-08-12 09:23:21

试谈文言文教学存在的问题和措施

一、目前文言文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对象

1.学生从心里抵触学习文言文。

2.学生学习文言文迁移能力普遍较差。

3.学生没有正确的学习文言文的方法。在学习中,学生常常重视背诵和死记硬背知识点,而忽视了诵读、积累等的训练。

(二)教学主导

1.教学观念。教师总是把知识直接教给学生,不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总出现满堂灌、压堂等学生不愿意接受的教学现象。

2.教学方法不更新。老师教学单一,没有活力。文言文教学一般采用的还是传统的讲授式教学,学生被动的听,整堂课毫无生气,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与教师的教学方法有关系, 老是单一翻译课文,然后背诵,再归纳文言知识点。

二、改变目前现状的措施

(一)发挥学生 的“主体”作用,让学生主动并积极参与

《新课程标准》(实施)向中学文言文教学提出了总目标:“学习古代优秀作品,体会其中蕴涵的中华民族精神,为形成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奠定基础。学习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理解古代作品的内容价值,从中汲取民族智慧;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评价其积极意义与历史局限性。”要培养学生阅读简单文言文的能力,提高学生理解和运用文言文语言文字的能力,就必须要教师转变教学观念,把以教师讲解为主转换成以学生的学习、交流、提问题为主,让学生积极参与实际教学。教师应该适当的放手,尽量让学生自己主动诵读,小组合作交流理解,教师只在重点处给予指导,培养学生自学文言文的能力。

1.多创设活跃、民主的教学氛围

2.多鼓励学生小组合作讨论、提问题。例如在《邹忌讽齐王纳谏》一课,学生朗读起来很容易,就可以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组与组互相提问题。各组之间,互相质疑,学生全体参与,课堂效果就比讲授式的好。

3.多媒体教学恰到好处的应用到文言文教学中。有些文言文可以采用影视欣赏,提高学生学习情趣。

(二)指导学生如何学习

教学贵在揭示学习规律,教给学生方法,让学生学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叶圣陶先生说:“学生须能读书,须能作文,故特设语文课以训练之。”以达到“学生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改”的目的。文言文教学,也应通过学生的言语实践,达到自能阅读的目的。文言文教学,也应通过学生的言语实践,达到自能阅读的目的。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注重学法的指导。文言文阅读,作为一种能力,它的养成需要主体“多读”的实践,在感性经验不断积累、丰厚的基础上,经独立思考后自己“悟”出来。中国古代的文学理论家刘勰在《文心雕龙・知音》篇里这样说:“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这里讲能力获得的一般规律,十分精彩。阅读重“感悟”,所谓由感而悟,感而能悟,是符合阅读规律的。当然,在感悟的同时,文言文也有其自身的规律,如能找到规律,自然可以举一反三了。下面谈几种阅读的方法。

1.诵读法。教师领读,学生朗读。“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韩愈认为解惑是大事,重在质疑问难,这是不错的。但读顺读畅课文,是小事吗?离开“知句读”这一步,何来“传道受业解惑”呢?文言文重语感,重朗读,但必须以“知句读”为前提。在大量的、反复的朗读中,读出语感来,在日积月累中产生对句读的感觉。因此,领读、范读是少不了的。在教师引领下,学生把课文读顺读畅了,他便能对文章获得初步的感知。作为第一步的“教师引领”下的学生朗读,目标是:读顺读畅,初步感知课文,能讲出文章的大意来。

2.找规律法

教师在教学中注意对相关知识点的讲解分析,并让学生学会总结,归纳。拓宽学生的思维空间,可以把相关文章和学生已有的知识联系起来,使其“温故而知新”,从而提高文言文教学效果。

3.课外阅读拓展法

在教学中,可通过多种途径,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从这些经典名篇中吸取精神养料。老师提升自身的素养,在每篇文言文的教学中,老师都应该多拓展课外相关的历史故事,增加学生的兴趣。

例如,学习《鸿门宴》后,可联系读本让学生自学《乌江自刎》,从而对项羽有个全面的了解,趁热打铁,让学生帮项羽分析他之所以失败的原因,让学生针对此问题展开热烈的讨论,这样就把死气沉沉的文言文教学变成了生动有趣的口语课了。

(三)理论联系实际。

总之,对目前文言文教学的窘境,我们应该多思考,多反思,多研究,应该重视古代传统文化,让学生慢慢喜欢诵读文言文,并能从文言文中汲取知识的养分,学习其精华技巧运用到作文中,我相信,学生的阅读能力也一定会有大幅度的提高,学生学习文言文不再成为一件难事,让学生真正爱上文言文并喜欢学习文言文。

上一篇:绵阳市县域经济差异研究 下一篇:江西省进贤县文化产业发展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