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建筑工程造价控制的存在问题及对策分析

时间:2022-08-12 06:51:04

对建筑工程造价控制的存在问题及对策分析

【摘要】:合理控制建筑工程造价对建筑行业的健康影响巨大。本文从建筑工程造价的阶段性控制特点出发,来简要论述当前建筑工程造价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一些初步的解决措施和方法。

【关键词】:建筑工程;造价控制;存在问题;对策分析

中图分类号:TU72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引言

随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社会投资的力度不断加大,尤其是在当前我国宏观经济调控的形式下,政府陆续启动了许多重大项目,有力的拉动了内需和推动社会投资。在这种新的环境背景下,如何更好地发挥建筑工程投资的社会与经济效益,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的宗旨在于如何有效的控制造价和合理确定造价。而有效控制造价则贯穿在建筑工程建设的全过程当中,是以经济和社会效益为导向的建筑工程建设十分重要的环节。

二.建筑工程造价控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长久以来,因为建筑工程项目的匆匆上马,在很大程度上存在着概算超估算,结算超预算,预算超概算,投资失控的风险。究其发生原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随着不断深入开展基本建设管理体制改革,已打破了地区建筑市场的壁垒,跨行业承揽和异地承揽工程施工、设计的企业和单位正在逐年增加。由于目前有关预算编制、预算定额、取费标准、取费基础的规定因行业和地区的差别而有所不同,导致一些跨行业、跨地区承担工程施工和设计的企业没有清楚了解建筑工程所在地相关行业的规定,难免在实际编制建筑工程造价的过程中出现差错。

2.由于科学技术的进步,建筑工程领域新材料、新技术、新结构、新工艺不断涌现,在编制建筑工程造价时,应该经常来实施定额换算。但由于目前我国的工程造价确定方法多为滞后、静态的方法,定额消耗量往往是以几年前材料、人工、机械台班的统计资料数据作为基础,代表的是以往的工程建设水平,并不能真正反映现在及将来的真实情况。

3.现行的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大多还处在阶段性的管理模式,缺乏对建设项目全过程实施综合管理。设计单位、建设单位、施工单位往往缺乏相互沟通的机制以及统一的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目标,建筑工程监理单位往往只局限于施工阶段的进度和质量管理,很少介入投资决策分析阶段。设计单位虽然在设计阶段做了建筑工程预算和概算,但由于缺少控制和约束设计方案的造价指标,容易导致投资偏高、设计保守。

4.施工阶段设计变更的随意性大。通常来说,建筑工程项目在经过了严格的投资额度与可行性研究的审批程序后,在建筑工程建设实施的各个阶段,只要科学合理地进行组织实施、精心准备、严格监控,能够将建筑工程造价的实际发生额控制在批准限额范围以内。但是建筑工程建设单位往往盲目急于项目开工,却没有做好相应的准备,没有对建设标准的把握、投资额度的要求、设计深度的审查、承包合同和招标文件的完善与合理程度严格把关,导致边施工边变更,对处在施工过程中的建筑工程想改就改,有的工程项目甚至是一改再改,对更改的合理性和必要性也缺乏监督和研究,从而对更改造成的相应损失没有责任制约。

5.当前在建筑工程建设的招投标制度管理和设计中存在着很大漏洞。限额设计没有能够实现全面推行,不够重视设计工作,建筑工程建设单位没有采取相应的措施来使设计单位去限额没计和精心设计。许多建筑工程项目没有进行优选设计方案,也没有推行设计招标。更有不少设计单位的管理体制不够完善,片面的追求设计的经济效益和工作量。除此之外,在当前的建筑工程市场管理体制下,很多承发包单位在投标报价或者是编制标底时,故意抬高或者是压低建筑工程预算造价,使得一部分建筑工程项目的造价偏离了正常的平均水平轨道。

6.由于造价管理人员受到自身专业素养的制约,不能有效满足建筑工程造价控制工作的需要。主要表现在:首先,由于缺乏专业知识素养不能果断独立地处理复杂的建筑工程技术有关的经济问题,对投资的预控能力不强,大量的工作仍然停留在事后的处理阶段;其次,对项目本身缺乏深入了解,不能很好地协调、组织建筑工程项目各主体之间的关系;最后,由于缺乏法律和经济知识,对合同条件的理解不到位。

三.加强建筑工程造价控制的对策

1.加强对建筑工程建设造价的全过程管理。通过对建筑工程经济指标的预算,从而制定出合理的建筑工程设计概算和投资估算指标依据。通过推行限额设计和加强管理投资估算,充分预测动态投资,合理的确定工程的静态投资,从而保证建筑工程建设项目在决策时不缺资金。加强在设计阶段对工程造价的控制工作,在建筑工程项目建设过程和竣工验收完成时,应该注意要同设计方案进行对照检查,对建筑工程造价影响较大的设计变更,要通过原项目批准机关审批认可。未通过批准同意,而擅自改变设计、进行追加投资、扩大建筑面积、提高标准的,在审查工程造价时不予承认,还要追究相应单位的责任。

2.建筑工程造价管理机关应该对建筑工程预结算环节加强监督管理。首先,面对当前建筑工程预结算环节十分混乱的情况,要切实加强对建筑工程预算的指导工作。做好取费标准、预算及定额、材料及设备价格的研究和管理工作,完善相关经济的法律法规。应认真审查报批的预算报告,严格跟踪和监控已批复的建筑工程投资与建筑工程实施过程中的有关经济活动。其次,需要定期预算编制的相关信息,从而满足预算编制以及管理的要求。最后,还要将预算管理工作作为建设工程项目监督的重点,适时的组织检查建筑工程预结算。

3.动态造价信息系统的应用与开发是控制投资的有效工具。利用当代信息技术开发高性能的动态造价信息系统,提供全面、及时、准确的信息。可以通过采取回归分析方法,依据收集到的历史资料,来预测未来的价格走势;通过企业实际的施工技术水平以及多种价格组合,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制定施工企业动态定额。通过动态造价信息系统的智能套价功能,可以快速导出清单综合价格和实现动态计算工程造价。

4.加强招投标阶段的工程造价管理工作。当前工程建设单位为了能够缩短招标的时间,往往把编制招标造价和工程量清单同时进行。因建筑施工图纸无法在施工招标前进行会审或者施工图纸设计深度不到位问题等因素;控制价编审和工程量清单时,对施工图纸相矛盾或者不清楚的,编审时往往采用“暂估、暂按、暂定”原则。因此招投标阶段的造价管理工作应重点做好以下两个方面:第一,在确保招标文件工程量清单中的工作内容和项目特征描述准确清晰的同时,要严格审查工程量清单的内容与招标文件是否相符;第二,工程造价管理机关应加强管理编审从业人员,通过定期召开编制及管理学术研讨会,举办工程预算培训班、经验交流会等,提高预算人员的业务素质和职业道德意识,以保证控制价的编审和工程量清单质量。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通过本文的学习,我们了解到建筑工程造价管理改革之举势在必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规律要求我们应该舍弃原有不适应市场经济的观念。要从如何有利于建筑工程的发展来考虑问题,控制和规范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从而更好的促进我国建筑工程行业良好健康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徐海飞.建筑工程造价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期刊论文]-才智 2012(4)

2.刘文娟.建筑工程造价控制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措施[期刊论文]-商业经济 2011(3)

3.李冀.陈柏荣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期刊论文]-中国房地产业 2011(4)

4.陈海华.论建筑工程造价控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分析[期刊论文]-中国房地产业 2011(9)

5.于量强.化工程全过程造价管理的思考[期刊论文]-华章 2011(14)

6.叶剑锐.探讨降低建筑工程造价的有效途径[期刊论文]-中国科技博览 2010(25)

上一篇:地域文化视野下的哈尔滨城市景观探究 下一篇:建设项目全过程工程造价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