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水住宅区设计浅析

时间:2022-10-17 11:36:01

滨水住宅区设计浅析

摘要:介绍了城市滨水区及滨水环境的概念,以沈阳浑南住宅小区为例分析滨水景观利用与建设以及滨水住宅区的设计,分析水对城市发展的重要性,阐述合理利用滨水环境的重要性。

关键词:城市滨水 沈阳浑南 住宅区

中图分类号:F29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水是人类生活中最重要的物资基础,城市依水而生,使得人类历史文明也依水而生,尼罗河流域的古埃及文明、地中海流域的古希腊文明以及我们长江黄河抚育的华夏文明。城市作为人类文明发展的载体,也与水有着不解之缘。20世纪前期,城市的发展速度非常惊人,在此期间,人类忽视了自然环境的承受能力。20世纪后期,人类开始认识到人与自然环境相互依存的必要性,于是逐渐在改造自然的规划和建设中注重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这一理念。近年来,城市滨水区环境的改善和建设在当前城市发展中日益受到重视。本文就城市滨水区建设进行一些浅略的讨论,并以沈阳浑河滨水居住区为例浅析其现状并希望从中获得一些启发。

一、滨水居住区的现状与发展

在原始社会漫长的岁月里,当时的原始人过着穴居、树居等群居形式的生活,没有形成固定的居民点。他们的生活离不开水,临时居所要靠近水。人类的第一次劳动大分工(农业与畜牧业的分离)之后,农业成为主要的生产方式,逐渐产生了固定的居民点。然而农业也离不开水,因而原始的居民点大都靠近河流、湖泊。人类的第二次大分工(商业与手工业从农业中分离出来〉,致使居民点发生了分化,其中以农业为主的就为农村,一些具有商业与手工业职能的就是城市。城市是以人为核心,以空间与环境资源利用为手段,以聚集经济效益为特点的社会、经济以及物质性设施的空间地域集聚体,城市是人口聚集、工商业发达的地区。从国内城市中我们不难看到一些依托滨水条件而快速并扩规模发展的城市,如上海、杭州、广州等。

在崇尚自然、生态的居住潮流下,滨水住宅小区已成为人们追求高尚品质生活的典范。久居都市的人们对自然充满向往,开阔、流动的水系所形成的自然风光给城市增添许多诱人的魅力。设计师应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以水为空间载体,巧妙地把水景融入到住宅区景观中去, 以满足居民向往自然、亲近水体的需求和感受,营造出舒适、安全、秀丽、富有情趣的水边环境。把城市河流、道路以及居住区三者和谐地融为一体,让人感受到流水柔美和城市滨水空间的多样化,给人们创造出丰富多彩的休闲空间。

二、滨水区与滨水环境的概念.

城市滨水区是指城市范围内水域与陆地相接的区域。作为城市与江、河、湖、海接壤的区域,其既是陆地的边缘,又是水的边缘。城市滨水区由于在城市建设和开发区域中有先天水陆条件兼有的优势,为城市生态环境建设、人文景观的形成和城市居民公共开放空间的创立提供了良好的环境条件。

人们一般容易将城市滨水环境理解为城市滨水区的景观环境。这与面向公众的宣传有关,公众经常看到的是宣传册或宣传图片中滨水区的景观规划效果图,以及景观方面语言的强势使用。实际上滨水环境的内涵不仅仅局限于景观方面,滨水环境应是以滨水区的景观环境为依托,以及从景观方面延伸出的生态环境、娱乐环境、教育环境、经济环境、人文环境这几方面的合理整合和有效综合。此综合环境具有愉悦人们身心、促进城市经济繁荣、保证城市可持续发展及维护社会环境良好氛围的作用。

三、浑南河畔新城滨水住宅分析

1、浑河南岸滨水景观分析

河畔新城住宅区位于浑河南岸,岸边景观较好,设有开放的沿河公园,附近的居民可以通过一个人造的堤坝到达河边的公园。公园中的各种设备设施并不齐全,道路也相对简陋,没有想象中的石铺路。可能是由于南岸居住人口相对较少,或是设施不全,或是因为我们选择调研的时间是工作日,我们所看到的居民亲水行为并不是很多,只有少数钓鱼的中老年人,平日里也可能有年轻人在水边进行烧烤等娱乐活动。

从住宅区通向河边的路中有堤坝拦截,堤坝低端开有门可通过,但设置数量太少,通过堤坝走进河边的景区后大多情况下也只能原路返回到原来的入口,比较不方便。同样的,堤坝上方也可以行走、停留,但可以看出堤坝上修建的虽然很好(如右图),但很少有人上来停留,分析其可能原因是由于堤坝延伸很长但出入口很少,往往都要原路返回,再加上堤坝上面延边没有设置可以休息的座位,即使居民上来也没什么设施可以促进他们的活动。

岸边环境有人为破坏的痕迹,如乱扔垃圾、丢弃物,据观察并没有保洁人员会及时处理这些废弃物。在河边的公园景观带中虽然设有卫生间等设施(如右下图),但大多不能真正使用,给在此区活动的人带来极大的不便。可能也正因如此,公园中的设施很少有人使用,来休闲的人相对也较少。

但相对城市整体而言,河岸边确实是一块舒适的休闲地,市民可以在河边垂钓,沿着公园小路慢跑,若能够将公园中的设施都安装齐全,减少使用者的不变,相信这里一定是一个非常受欢迎的市民聚集地。

2、河畔新城住宅区分析

调研的小区是河畔新城高档住宅小区,虽设在河边,但从建筑角度来说,并没有体会到与水岸有什么大联系,小区离河最近的一排建筑是高层住宅,在层数较高的屋内应该可以有“水景”观,而小区大多数是联排小别墅和多层住宅,且离河岸也较远,有的住宅前还有高层遮挡,从视线分析来说应该不能用眼睛看到有关浑河及其沿岸的景观,并没有体会到住在这样的滨水住宅中有什么特别的优势,或许优势在于沿河的环境要比闹市区的好很多,水边的空气舒适度要更好些,居民亲水行为能更方便等这些方面。

小区内有人造的水池、湖水,猜想如果这水源是引自浑河的话,那就增加了住宅区的“亲水度”,会让人感觉浑河就在身边的气息。

四、总结

生态化一直是城市的发展方向,如成都确立了建设中国西部创业环境最佳、居住环境最佳城市的目标;重庆提出建设山水园林城市;武汉着力建设最适宜创业和居住的城市;大连提出“绿地就是大连的绿色银行”、“小草也是生产力”等。沈阳作为东北经济、文化中心城市,也应具有生态城市的定位,合理充分利用好浑河的生态资源。生态功能指以相对稳定的有序结构构成的环境系统,可为人类和其他生物的生存发展提供的有益用途和相应价值。对于滨水城市而言,其所具有的江、河、湖泊等水环境,可以为多种水栖类动植物提供繁衍生息的场所,还可以改善地区性小气候,有的还具有旅游观光等功能。我们在开发利用滨水城市自然环境或半自然环境的生态功能时,应遵循环境系统形成、发展变迁的内在机制,尽力保护原有的功能,通过生态建设来扩大其功能,以逐步实现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城市滨水环境开发与建设的目的就是为了促进城市经济与自然生态环境和谐发展,为城市居民创造良好的生存、生活环境,创造丰富多彩的水域景观,提高城市水域的舒适度,保证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为此,应进一步加强和规范城市滨水环境的规划和利用。

上一篇:议市政道路改造施工组织 下一篇:全站仪在矿山生产测量中的使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