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有效开展人大班段家园共育

时间:2022-08-12 03:48:02

如何有效开展人大班段家园共育

【摘要】《幼儿园工作规程》中明确规定“幼儿园应主动与幼儿家庭配合,共同担负教育幼儿的任务”,这就说明我们幼儿教育工作者应当整合教育资源,由教师、幼儿、家长三方形成互动的良性循环,创设赏识的大环境。

【关键词】家园共育 合作 资源 发挥

新《纲要》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而且也是幼儿成长最自然的环境,因而,充分发挥家庭的教育作用,提高家长的教育能力,形成家园共育的环境,建立一种合作、和谐、一致、互补的关系尤为重要。

一、有效开展多种家园活动,更新家长教养观念,提高家长科学育儿的水平

现在的孩子大多都是独生子女,有的家长对孩子过分溺爱娇纵,过度保护,样样事情包办;有的家长只重视孩子的身体健康与智力发展,忽视孩子的心理健康、良好的性格行为习惯的培养。特别是大班的孩子,他们即将进入小学,家长更要发挥一对一教育的优势,幼儿园应有效开展多种家园活动,更新家长教养观念,提高家长科学育儿的水平。

1 召开大班幼儿家长会:请小学低段教师来园给家长授课,《幼儿入小学前的心理准备和物质准备》等,观看录像,相互交流。

2 家长参与观摩半日活动:请小学低段教师来园听课、观摩参与半日活动。

3 采用“家长教育家长”的方法:由幼儿园召开家教经验交流会、座谈会,请在该方面教育有方的家长摆观点、谈经验、作发言,让家长相互交谈、相互启发、取得共识。

4 开展丰富多彩的亲子活动:如“我为妈妈化妆”、“亲子时装秀”、“做艾青团”等。

5 充分利用宣传栏、家长园地、家园联系册等进行宣传幼儿期教育的重要性,如何教育孩子等等。

二、发挥幼儿的纽带作用

幼儿园的教育教学工作其实也是家园配合的舞台。家长经常会帮助老师带些图片资料,将家中配合教学需要的用品带来。家长的配合是希望得到老师的肯定的,这样会更加有积极性,所以老师可以请孩子代为转达老师和全班小朋友的谢意。家长收到孩子转达的谢意后,会认为老师肯定了我的努力,并让孩子觉得自己是班级的主人,以后会更加愿意配合老师的活动。

家园共育一直是我们班级工作的重点之一。如今我们把家长工作的切入点放在孩子身上,让家长看到孩子的进步,让孩子影响家长的观念与行为;同时,使家长感受教师工作的辛苦与用心。通过孩子的表现和教师的教育行为来吸引家长主动参与教育活动,并逐渐内化成教育子女的能力。

三、发挥教师作用

(一)做个有心人、读懂家长的语言和身体动作

在家园日常沟通中,教师难免会有疏忽的地方,家长往往不好意思直接说,而是通过一些不经意的家长的语言和身体动作表现出来的。

如:家长送幼儿来园时,当着教师的面告诫孩子:“你不能打人。如果别的小朋友再打你,你就告老师。”这就说明家长对教师的工作还有不放心的地方,你应该多注意我家孩子。

(二)换位思考,对于不公平要求学会婉拒

对于同一个问题,家长有家长的立场,老师有老师的角度,因而处理起来会产生不一样的想法。对于家长提出的一些额外要求,老师先要分析:这个要求是不是损害了其他小朋友的利益,再从家长的角度来看待问题,设身处地的为家长想想。

如:大班幼儿在进行《我是值日生》活动时发生的一件事:金燕的妈妈跟老师说:“老师,我家金燕昨天当了值日生,还不过瘾,她说今天还想当,不然就不愿来上学,要不你今天再让她当一天吧。”换位思考,我能够理解这位妈妈疼爱孩子的心理,但是她只考虑到自己的孩子,没有关注到其他的孩子。我的答复是:“我们的值日生是每天轮流的,孩子们都是自己分配好的,换掉任何一个人都会不高兴的,我们应该尊重孩子。”

(三)、如实汇报幼儿情况

家长很想知道幼儿在园生活的小细节,有些家长非常在意孩子在园的表现,经常和老师进行沟通交流。老师要如实反映幼儿在园的情况,由衷表示高兴和担忧。不要一味夸奖或告状。老师站在客观的立场上分析孩子的行为,对于孩子的进步感到由衷的高兴,对于孩子的小缺点要和家长一起努力帮助他改正,家长会觉得,老师是真心真意教育我的孩子的。

整合教育资源,由“双方互动”为“三方互动”。我们知道家园共育的最终目的是让幼儿受益,但反过来利用幼儿影响家长主动参与教育活动的效果是也非常好的。所以只要我们教师平时的家长工作再细致一点,再深入一点,树立指导家长工作日常化的意识,营造相互赏识的班级环境,就一定能使家园共育产生良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幼儿园教育基础》

[2]《早期教育》

上一篇:浅谈数学教学中学具操作与学生思维发展 下一篇:浅谈数学命题转换的原则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