沥青路面的公路施工技术分析

时间:2022-08-12 03:24:45

沥青路面的公路施工技术分析

摘要:本文以沥青路面的公路施工作为研究对象,结合多年公路施工的相关工作经验,沥青路面公路施工的技术进行了研究和探讨,对碾压质量控制的主要因素进行了重点论述。

关键词:沥青路面;公路施工;技术分析;质量控制;碾压

随着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现代公路的交通量快速增长,货运车辆超载严重,趋于大型化,造成了车辆行驶渠化越发严重,通车不久就出现早期损坏的现象在很多高速公路中时有发生,这就造成了行车舒适性和表面服务功能差等问题。目前,大多数高等级公路均采用了沥青混凝土路面,因此,沥青路面质量面临着愈发严峻的考验,沥青路面的施工技术也被大家越来越关注和重视,所以,交通发展对公路的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沥青路面公路施工准备

1.1施工放样

施工放样包含平面控制和高程测定2项内容。为了在挂线时保证施工层厚度或纠正到设计值,对原设计高程和下承层表面高程相差的确切数值进行确定,这是高程测定的目的。对摊铺高程和厚度进行控制,要根据高程值来对挂线标准桩进行设置。针对无自控装置的摊铺机而言,没有挂线问题,但应依据本层应铺厚度和所测高程值来对实铺厚度进行综合考虑和确定,用定位螺旋或适当垫块调整就位,以便对铺筑方向和宽度进行掌握,另外还应设置导向线或放出摊铺的平面轮廓线。

在高程放样中,应该对本层应铺厚度、厚度和下承层高程差值(实际高程与设计值差)进行考虑。对挂线桩顶的高程综合考虑确定后,再打桩挂线。假如下承层的高程和厚度均超过了设计值,就按本层厚度放样;假如下承层的高程低但厚度够时,就根据设计高程放样;假如高程和厚度均不够时,就按差值大的为标准放样;如果下承层厚度不够,就要在本层内加入厚度差同时兼顾设计高程。总的来说,要考虑高程不超出容许范围,保证沥青路面的总厚度。如果两者相矛盾,就在考虑放样时以满足厚度为主, 要把实测的松铺系数计入放样。

1.2下承层的准备

在对沥青混合料进行铺筑前,应该对下卧沥青层或基层的质量进行检查。即使完成下承层之后进行过过检查和验收,两层施工的间隔也非常有可能由于某种原因,如施工车辆通行、雨天或其他施工干扰等,使其发生如基层可能出现表面浮沉、松散和弹软等不同程度的损坏,所以,必须进行维修。另外,如果沥青内联接层的下层表面出现泥泞污染,一定要立即清洗干净。任何质量缺陷出现在下承层表面,都可能对路面结构的层间结合强度造成影响,从而影响路面的整体强度。尤其是在通道两端和桥头基层发现沉陷时,就必须在两端全宽范围内做挖填处理(重新在一定长度和深度范围内分层压实和填筑),同时在两端适当长度内, 使线形“饱满”,线形略向上抬起0-3cm,处理掉下承层的缺陷后,就能洒粘层油或透层油。

2.沥青混合料的运输

(1)在卸料时必须把运料车倒干净,特别是SMA混合料或改性沥青,若发现有剩余, 为防止硬结,必须立即清除。

(2)在铺筑连续进行的过程中,运料车应空档等候,在摊铺机前100-300mm的地方停住, 避免撞击摊铺机,靠摊铺机推动前进,缓缓卸料。如果条件允许,运料车可以把混合料卸入转运车,经过二次搅拌后,连续均匀的为摊铺机供料。

(3)摊铺机前方在施工过程中应有运料车在等候,和摊铺速度或拌和能力相比,运输沥青混合料车辆的运量应该有所有余。对一级公路和高速公路,应有多余5辆的卸料运料车待侯,进行摊铺。

(4)在运输,等候和铺筑OGFC与SMA混合料的过程中,如果有沥青结合料沿车厢板滴漏的现象发生,要对其原因进行分析,同时立即采取措施,适当增加纤维数量或减少沥青用量。

3.沥青混合料的摊铺

一定要按摊铺机的操作规程进行摊铺机的摊铺工艺。应提高摊铺平整度,连续不间断、均匀、缓慢的摊铺。如果摊铺的混合料有明显的疤痕、裂缝、离析、波浪出现,要对其原因进行分析,予以消除。摊铺工艺的要求有以下几点:

(1)对热拌沥青混合料进行铺筑的施工条件取决于地表温度、风速、气温及摊铺层厚度。不同地面温度的条件下, 铺筑不同厚度摊铺层的混合料的最低温度必须符合要求。一级公路和高速公路对沥青混合料进行铺筑允许的最低气温时10℃,其他等级的公路时5℃。如果遇到大风降温的天气,无法对迅速压实沥青层进行保证时,就不能铺筑沥青混合料。若铺筑沥青混合料在临近允许最低温度的情况下进行时,要根据低温施工要求采取以下措施:对碾压开始的温度进行提高, 紧接着再摊铺后碾压, 缩短碾压长度,增加压路机的台数;为降低摊铺机速度,熨平板应加热,且采用高压实功能的摊铺机;直至卸料前运料车方可揭去苫布,必须覆盖保温;对混合料的拌和温度进行提高,让其符合低温铺筑温度的要求。

(2)摊铺热拌沥青混合料的温度应根据摊铺层厚度、气温、粘度、沥青标号选用,要和规范有关规定的要求相符合。和普通沥青混合料相比,SMA混合料和改性沥青混合料的摊铺温度应提高10-20℃。在摊铺机的两侧摊铺料上或运料车卸料到摊铺机的料斗后进行混合料的摊铺温度。

4.碾压施工中主要考虑要素

4.1压实遍数和速度

碾压遍数和碾压速度两参数在碾压过程中互相制约, 速度一般控制在2-4km/h,轮胎压路机不超过5km/h,可适当提高。如果碾压速度太低,会使压实和摊铺工序间断,对压实质量造成影响;速度太快, 就会增加达到碾压质量所需的碾压遍数,并不能提高压实生产率。另外速度过快,会产生横向裂纹、推移等路面缺陷。

4.2压实层的厚度

路面基层和底基层、路基的压实规律是: 碾压层薄易达到高的密实度,碾压层厚不易达到高的密实度。相反,对于沥青面层的压实来说, 碾压层薄不如厚容易达到高的密实度。所以, 不同的沥青混合料在大多数国家都有最小厚度的推荐值, 为了获得较高的压实效果,碾压层的厚度需要在推荐值之上。

4.3碾压温度

沥青混合料的压实质量受碾压温度高低的直接影响,混合料温度较低时,碾压工作就会相对困难, 会有难此消除的轮迹产生,集料颗粒上沥青油膜的粘度比较大, 相对滑动在颗粒之间不易产生, 难以对颗粒的重新排列实现,造成路面不平整,影响压实平整度和密实度。温度比较高时,为了获得较好的压实效果和较高的密实度可以用较少的碾压遍数,不过钢轮容易带起混合料,有明显的料推移和压痕和现象产生,对压实质量造成影响。

5.结语

沥青路面公里施工中,一定要加强质控意识,重视施工质量的管理。因为施工的进度比较快,如果在路面施工中略有不慎,就可能会导致大量返工,浪费精力,人力,物力。现今社会,各种路面的新工艺也将随着高等级公路的发展,依靠自身的优势,被广泛的推广和应用,我们也要不断的提高对其认知水平。再者,研究和控制施工中路面工程的质量是非常有必要的,这有着很强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张宗涛.沥青混合料级配优化的研究[J].长安大学,2000,6.

[2]沈金安,张登良.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1.

[3]江苏省交通科学研究编译.高性能沥青路面基础参考手册[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5.

[4]张登良.沥青路面工程手册[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6.

[5]沙庆林.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早期破坏现象及预防[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1.

上一篇:淤泥质土场地格构式水泥土墙深基坑支护 下一篇:浅谈坡屋面英红彩瓦施工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