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差异教学在小学信息技术课堂中的应用

时间:2022-08-12 03:22:23

浅析差异教学在小学信息技术课堂中的应用

摘 要: 差异教学理念源于孔子“因材施教”的教学思想,在实践目标上注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在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应用差异教学法,要注重教学目标和内容差异化、课堂练习差异设置、学习评价差异对待三个方面问题。

关键词: 差异教学 小学信息技术 教学应用

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深入,新课程要求关注个体差异,倡导个性化学习。当前的教学模式很难做到因材施教,无法适应学生个体的不同需要,无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与因材施教的原则形成不可调和的矛盾,不符合倡导个性和创新精神的当今及未来社会的要求。

针对目前存在的不足,笔者认为:应将差异教学理念应用于课堂教学中。差异教学理念继承了孔子“因材施教”的教学观点,教学目标上注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不仅与学生学习现状相契合,而且与新课程改革目标相吻合。在实际应用中应注意以下几方面问题:

一、学生个体差异性

由于受到心智发育水平程度的影响和后天生长环境的作用,学生的个体存在差异性。在信息课的学习中,学生的个体差异主要表现在知识基础、学习态度、情感、智能等方面。

(一)知识基础的差异,有些学生家里购买了电脑,在家经常使用,具备熟练操作的技能和简单的基础知识,学习起来就会很顺利。相反,那些从未接触过电脑,动手能力较差的学生,就要一切从零开始。

(二)学习态度的差异,有的学生求知欲望强,乐于积极主动地学习;有的学生被动接受教师布置的学习任务,缺乏主动学习求知欲望。

对学生分层是实施差异教学的基础,在课堂教学中,有利于教师的辅导,有利于调动各层次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信息技术课堂差异化教学的策略

差异教学理论的实施主要体现在教学系统设计的各个环节。教学问题(内容)分析、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方案的设计和修改及对学生的评价和反馈等各个环节都必须以差异教学理论的基本思想为指导,教师都必须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设计教学活动。根据这一思路,我在信息技术的课堂教学实践中采用了如下差异教学策略:

(一)差异化教学目标和内容。设置差异化的教学目标要遵循“既要让全体学生达到教学大纲要求的基本目标,又允许学有余力的学生超过课程要求去学习”的原则,使目标层次与各类学生现有发展水平相适应,让不同起点的学生都有力所能及的目标。

例如WORD软件的学习可以分成三个学习目标。低层次要求学生掌握软件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中层次要求学生在低层次的基础上能对软件进行进一步的自学探究,能实现知识的迁移,并能用电子作品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高级层次要求学生在达到中层次目标后还要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技能,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即进行整合运用。教师要根据三个目标层次设计不同的教学内容。低层次的教学内容是WORD软件的基本操作;中层次的教学内容是熟练掌握软件的操作技能和应用WORD软件并图文并茂地展现学习成果;高层次的教学内容是制作班级或学校电子报刊、尝试使用软件的高级功能等。

(二)差异化设置课堂练习。信息技术教学主要以具体的应用软件的操作为基础,从中归纳、总结出相应的原理和概念。选择性地将各个知识点有机地串成一个单元的大任务,然后根据学生的接受程度、认知水平等差异,将单元大任务依据课时再细分成若干课时小任务。依据四维教学目标,在实际教学中,课时差异小任务的设计一般从“基本任务—拓展任务—提高任务—创新任务”这四个维度展开。作业既要结合学生原有知识水平,又要有利于完善学生的认知结构。例如学习完PPT模块后,教师可以布置三种层次的作业:第一,提供一个书本中的例子,让学生模仿做出一个幻灯片;第二,提供不同内容的素材,让学生能够利用PPT独立制作出一个简单的作品;第三,提供不同内容的素材,让学生制作出图文并茂、具有交互功能的小报。

(三)学习评价标准差异化。学习评价应以促进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发展为目的。学习评价要重视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的结合,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及时客观地发现优势和不足,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在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我们根据差异化的学生教给不同水平层次的知识、制定不同层次的目标,不同层次用不同标准评价,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缩短弱势学生与优生之间的心理差距。相同层次用相同标准评价,学生可以相互比较,共同促进。例如,对于未能达到课堂教学目标的学生,教师要对其完成的内容给予肯定,帮助他们分析未能完成的原因,给予相关的操作指导,鼓励他们利用课后时间巩固和消化本节课的知识点,为下节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信息技术课程是一门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知识性与实践操作结合紧密的学科。信息技术课堂,学生的实践水平参差不齐,提倡差异教学,是顺应形势的选择。真正做到了以学生为出发点,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适应了学生对不同内容的学习需要,有效解决了班级授课制的固有缺陷和因材施教之间的矛盾,使每个学生的优势和潜能得到了发展,这正是差异教学的实质。

参考文献:

[1]杨雄.差异教学呼唤差异评价[J].四川教育,2003-5.

[2]华国栋.差异教学的价值与意义.教育研究者的足迹[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

[3]姜智.“差异教学”实质刍议[J].中国教育学刊,2004.

[4]王辉.论差异教学的价值取向[J].教育研究,2004-11.

[5]刘大宇.怎样实施差异教学[J].云南教育,2003-12.

上一篇:学校体育活动过程中的运动损伤及安全教育 下一篇:放开手中之线, 让学生自由飞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