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应对储户存款被盗取承担责任

时间:2022-08-12 02:56:05

银行应对储户存款被盗取承担责任

摘 要 银行储户将钱存进银行,并妥善保管存着和银行卡,银行就应当按照规定尽到保护储户存款安全的基本义务,如果出现银行工作人员对他人所持存折和身份证明把关不严,未尽审查核实义务,导致储户钱被盗的情况,银行不能以第三人的犯罪来免除自己的民事责任,应当对储户进行赔偿。

关键词 银行 存款被盗 中止 责任

中图分类号:D920.5 文献标识码:A

【案情】

原告:陈某忠

被告:中国农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甲市支公司,下简称甲农行

原告陈某忠在被告某分理处办理了活期存折和银行卡。2008年1月20日,原告用存折取款时发现原有存款44780.75元,减少了40048元。2008年1月22日,原告和被告工作人员一起到三明市大田县公安局报案。原告向公安机关反映,2008年1月17日,有陌生人打电话到原告的甲华进食品有限公司要求购买蘑菇片,原告要求对方先付30%的定金,并按照对方的要求将存折、身份证复印件传真给对方。2008年1月19日,原告联系不到对方。次日,原告即发现存款减少了40048元,只剩4732.75元。2008年1月30日,大田县公安局以盗窃案立案侦查,并调取相关监控录像和账户明细。监控录像显示支取人并非原告本人,支取人一次性准确输入密码,取走现金。对比账户明细,原告存折上无下列交易记录:2008年1月19日在仙游支行存入2元、1月20日在大田岩中支行支取40000元、1月20日在大田岩中支行支取异地取款手续费50元。刑事案件至今尚未侦破。

原告认为,被告应当保证原告存款安全,被告未尽到审查义务,致原告存款被盗取,负有过错,应赔偿其存款40048元。

【审判】

甲法院一审认为,原、被告之间形成储蓄存款合同关系。双方应当按照约定全面履行自己的义务。大田县农行岩中分理处工作人员对他人所持存折把关不严,未尽审查核实义务,服务设备系统未能识别伪造存折,将原告存款支付给他人。大田县农行岩中分理处为在被告农行甲支行开设的账户代付存款的行为系行为,该行为后果应由委托人农行甲支行承担。因此,被告对本案讼争款项损失负有主要责任。原告将存折复印件及相关身份信息传真、泄露给他人,与其存款被冒领有很大程度上的关联,在很大程度上可能为案外人伪造存折,冒领存款创造条件,原告应对本案讼争款项损失承担次要责任。据此,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六十条、第一百零七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第六条的规定,判决被告农行甲支行赔偿原告陈某忠24028.80元(40048元60%);驳回原告陈某忠的其他诉讼请求。

一审判决后,陈某忠、农行甲支行均不服上诉至漳州市中级法院,经审理,二审法院维持一审判决,现判决已发生法律效力。

【评析】

本案的焦点问题:(1)本案是否须先中止诉讼;(2)存款被冒领的法律责任由何方承担?

1、关于本案是否先中止诉讼,待刑事案件侦破后再继续审理的问题。原告在被告分理处办理开户存款,双方之间储蓄存款合同即成立。因货币属种类物而非特定物,储户的钱一旦存入银行,其所有权就转移至银行,由银行占有、支配和使用,银行给付利息,在储户有支取存款要求时,银行有无条件支付的义务。我国《合同法》第一百二十一条规定:“当事人一方因第三人的原因造成违约的,应当向对方承担违约责任。当事人一方和第三人之间的纠纷,依照法律规定或者按照约定解决。”本案原告基于储蓄存款合同向被告主张权利,与公安机关立案侦查的刑事案件属不同法律关系。根据合同相对性原则,银行不能以第三人的犯罪来免除自己的民事责任,但银行依法享有在案件告破时对存款盗取者进行追偿的权利。《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银行储蓄卡密码被泄露导致存款被他人骗取引起的储蓄合同纠纷应否作为民事案件受理问题的批复》确定,存款人依其与银行订立的储蓄合同提起民事诉讼的,人民法院应当依法受理。故本案不应中止诉讼。

2、关于本案存款被冒领的法律责任由何方承担的问题。保护储户存款安全是银行的基本义务,储户选择银行存款是基于对银行的安全信任。银行提供办理存折、银行卡及异地存、取款服务时,应具备对真、假存折及银行卡的识别技术、手段和措施,银行工作人员应当对储户的存取款凭证、身份证件、签名、印章进行审查,防止假存折盗取储户存款的发生。福建省大田县农行岩中分理处工作人员对他人所持存折和身份证明把关不严,未尽审查核实义务,服务设备系统又存在缺陷,无法对伪造存折进行识别,将存款支付给他人,基于办理储蓄通存通兑的储蓄网点之间的委托关系,被告农行甲支行作为委托人应承担主要责任。原告将存折复印件及相关信息传真、泄露给陌生人,在很大程度上为他人伪造存折,支取存款创造条件,提供便利。原告对存款损失负有次要责任。

本案最终判决银行赔偿储户被盗取存款的60%,不仅是依照事实与法律进行了正确的判决,而且是对商业银行的一种敦促和警示,也是对储户的一种风险提示。风险无时无处不在,商业银行在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同时,更需要加强风险防范意识,提高安全防范技术;储户对个人重要信息也应负有谨慎保管义务,提高信息安全意识。

(作者:严美玲,龙海市人民法院审判员;陈金恋,漳州市人民检察院助理检察员;张小虾,龙海市人民检察院检察员)

上一篇:高中班主任如何树立威信 下一篇:发挥侦查一体化优势,推动办案工作有效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