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中国梦”

时间:2022-08-12 02:41:02

试论“中国梦”

摘要:中国梦是国家之梦、民族之梦、人民之梦。它的提出进一步凝聚了社会共识,激发了奋斗的勇气,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世界意义,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大众化树立了典范。中国梦的实现必须走中国道路,坚持科学理论,坚持中国制度,同时需提高政府执行力,落实在具体行动中。

关键词:中国梦;中国道路;中国理论;中国制度;执行力

2012年11月29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在参观国家博物馆《复兴之路》时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进一步阐述了“中国梦”,指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中国梦的提出,极大地激发了人民群众实现民族复兴的内心渴望和高涨热情,那么,究竟该怎样解读中国梦,中国梦的提出有着怎样的意义,如何实现中国梦呢?

一、中国梦的深刻内涵

什么是中国梦?根据在参观《复兴之路》和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的讲话,从宏观角度看,中国梦就是最终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从微观角度看,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则是中国梦内涵的具体化。笔者以为,要真正理解中国梦的内涵,应具体从以下两个方面来理解。

1.中国梦的三个层面

(1)国家之梦。中国梦的第一要义是实现国家富强。历史证明,落后就要挨打,国家不富强,就会被欺侮。中国自近代以来,这个曾在世界上独占鳌头、傲视诸“夷”的“天朝上国”,成为由多个帝国主义列强瓜分的积弱积贫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仅仅五六十年间,几乎所有西方和东方列强通过侵略战争,签订了数百个不平等条约,对中国进行疯狂掠夺,中国濒临亡国灭种边缘。正是这种苦难中国的历史背景使中国人明白了一个道理,发展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正所谓“富国强兵”,这是硬实力强大的体现。因此,要实现中国梦,国家富强是第一层内涵。

(2)民族之梦。与国家不同,民族是一个族群的概念。民族振兴是与国家从不同层面讲的。从历史上看,从1840年开始进入近代以来,中国落后挨打,中华民族也衰落了。这里的民族衰落更重要的是其在世界民族之林的软实力方面的影响力。因此,笔者以为,民族的振兴有一个特指的涵义,就是民族文化的振兴。因为没有强大民族文化的国家,不可能有底蕴深厚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不可能持久地赢得别国的尊重。因此,除了硬实力的增强,要实现中国梦,必须要形成与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史相匹配的文化软实力,最终实现整个中华民族的振兴。

(3)人民之梦。人民幸福是从人民层面讲的。中国梦,是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对于每一个中国人而言,就是能够获得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更均等的机会。进一步说,就是要通过加强民主法治、政治文明建设,让中国人民过上更加富裕、更有尊严的生活,实现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国家富强、民族振兴是人民幸福的保障,人民幸福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落脚点和终极目的。

2.中国梦的三个阶段

同志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一项光荣而艰巨的事业,需要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共同为之努力。”同时充满豪情的指出“到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一定能实现;我坚信,到新中国成立100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一定能实现;我更坚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一定能实现。”

因此,中国梦的实现需要一个长时期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真正理解中国梦,需把握其实现的三个阶段。“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目标”“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目标”,这为中国梦的实现及发展勾勒了一个新的“三步走战略”,即:第一步,到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2020年)的时候,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第二步,到新中国成立100周年(2049年)的时候,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第三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把中国建设成一个强盛的中国、文明的中国、和谐的中国、美丽的中国。强盛中国,就是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强,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力强,人民生活富裕、生活幸福为基本标志;文明中国,就是具有高度的精神文明、政治文明,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得到传承和弘扬,民主、法治更加健全和完善,中国人民的素质好,社会文明程度高;和谐中国,就是社会公正、安定有序,团结和谐,同各国人民友好相处,共同发展;美丽中国,就是尊重自然、受用自然、保护自然,生态文明环境良好,天蓝地绿水清。

中国梦,虽然美好,但是它的实现是一个长期艰苦奋斗的过程,需要循序渐进。理解中国梦的内涵,必须把握这一点,不能急功近利,客观把握形势,中国梦的最终实现需一步一个脚印走出来。

二、中国梦提出的重大意义

指出,“经过鸦片战争以来170多年的持续奋斗,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展现出光明的前景。现在,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中国梦的提出恰逢其时,意义重大。

进一步凝聚社会共识。中国梦是历史的呼唤,是现实的诉求,是未来的向往。是深植于民族文化心理的概念,近代以来,中国的政治领袖、知识分子以及普通民众,都以不同的方式来描绘和表述自己心中的中国梦、民族梦,并付诸了各种形式的社会实践。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在中国现代化建设的两个百年的目标即将实现的情况下,回应历史,提出中国梦,可以更广泛地凝聚社会共识。

进一步激发奋斗的勇气和力量。从1840年到2050年,200多年的时间路途遥远,但新中国建国60多年,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所取得的巨大成就,使人们已经看到实现中国梦曙光在前,再也不是遥不可及的梦。中国梦将唤起人们美好的憧憬,激发人们继续奋斗的勇气和力量。因为民族的梦与个人的梦不仅相关——“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而且路径相同。唯有以艰苦奋斗、脚踏实地、实干兴邦的奋斗精神才能实现。

进一步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世界意义。每个人,每个国家,每个民族都有梦。尽管发展的道路会有不同,但“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这是全世界各个国家,各个民族共同的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国的现代化建设是人类社会繁荣进步的一部分,因而中国梦如同美国梦、俄罗斯梦、非洲梦一样,都是世界的梦。

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大众化树立了典范。提出中国梦,是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大众化的需要。要使老百姓在思想上,情感上认同和接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必须实现理论的大众化,而理论大众化的关键一环就是话语表示方式通俗化、生活化。这就要求用老百姓喜欢听、听得习惯、听得懂的方式将深奥的理论通俗化。中国梦一经提出,以及相应的“中国道路”“中国精神”“中国力量”等一系列大众话语表述,立刻受到老百姓的普遍认同,同时也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赞同和热烈回应,原因就是这种话语转换带来的效应,理论的魅力在话语转换中得到了彰显。

三、实现中国梦的根本要求

1.坚持精神实质不动摇

中国梦是基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的基础上提出的,中国梦的精神实质实际上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它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具体化。实现中国梦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动摇,离开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精神实质,中国梦的实现就无异于空中楼阁、镜花水月。

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这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道路问题是关系党的事业兴衰成败第一位的问题,道路就是党的生命。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近代以来求独立、求解放、求发展、求富强的必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由之路。党的十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方向,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的重要论断,对“举什么旗,走什么路”作出了最鲜明、最正确、最直接、最深刻地回答。只有在旗帜、方向、道路问题上坚定不移,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才能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凝聚进一步深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总布局、总任务的认识、理解和认同,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始终坚持并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康庄大道这条正确道路去实现“中国梦”。

实现中国梦必须坚持科学理论,这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近代以来,差不多世界上具有代表性的理论、学说、主义,都在中国土地上尝试过,但大都没能成功,没能解决中国社会的发展进步问题,没能给中国指明通向成功的道路,更没有在华夏大地上真正扎下根来。等老一辈革命家是在各种思潮的比较之中,最终选择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作为救国救民的真理。实践已经证明,真正能够为当代中国改革、发展、稳定提供持续不断的理论指导的,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但是,社会主义的传统观念以封闭僵化为特征,既不能紧跟时展变化,也远远落后于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践,不可能为当代中国指出科学正确的发展道路和发展方向。只有坚定不移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才能使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最终成为现实。

实现中国梦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中国选择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同样经历了历史的比较和反复,是中国近代以来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符合我国国情,集中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点和优势,是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以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为本质特征,能够充分体现共同富裕这个根本原则和公平正义这个内在要求,有力保证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的权利,实现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就可以保障人民的主体地位,尊重人民的首创精神,发扬人民主人翁精神,充分挖掘蕴藏于人民之中的创造潜能;就可以使各族人民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共同享有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进步的机会。可以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可以最大限度地保持党和国家的活力,最大限度地激发各地区、各民族、各阶层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最大限度地凝聚社会各方面的智慧和力量。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需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来支撑。

总之,中国梦需要脚踏实地地去实现,这就必须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实现途径;中国梦需要高瞻远瞩来把握,就必须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行动指南;中国梦需要鸿篇巨制相支撑,就必须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为根本保障。

2.落实具体行动不落空

指出,功崇惟志,业广惟勤,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现中国梦,创造全体人民更加美好的生活,任重而道远。总书记同时告诫全党“空谈误国”,只有实干才能兴邦。对历史负责、对人民负责,就要实干,就要抓“落实”,而不能空谈。

“落实就需要执行力”,关键在于行动、在于实干。笔者以为,执行力的提高需从政府执行力的提高抓起。首先,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牢固树立执政为民的思想。干部必须始终将百姓利益放在第一位,为政府执行力的提高打牢思想基础。其次,要努力建设一支想干事、会干事、干成事的干部队伍,为政府的执行力和公信力的提高奠定坚实的干部基础。第三,要始终坚持依法行政,强化监督,推行行政问责制。对决策失误、违法行政、执行不力和效能低下、疏于管理和处置不当等实施问责和责任追究,为政府执行力的提高提供健全的制度保障。

我们相信,有了梦,有了行动,中国梦的实现将不再是“梦”!

(作者单位:中共巫山县委党校)

上一篇:超越边界:当代中国书画研究中的文化史研究趋向 下一篇:闽台妈祖民俗体育产业化背景及SWOT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