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内部审计实现转型的手段

时间:2022-05-16 10:20:24

试论内部审计实现转型的手段

【摘要】 本文在分析内部审计转型必要性的同时,提出了转换思想观念、开展内部控制评价、推行风险管理、加快审计信息化建设、切实提高审计队伍素质五个方面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 审计转型; 实质; 必要性; 实施措施

近年来,有关审计转型的问题越来越引起业内人士的关注,前任审计长李金华以及中国内部审计协会会长王道成在讲话中也多次提及这个问题,各级审计机关也都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对此进行积极探索。

一、内部审计转型的实质

所谓审计转型,其实质就是审计思维、审计手段、人员素质等在原有基础上得到进一步提升,其核心的内容就是推进开展内部控制审计。内部审计转型的根本目标是要实现六个方面的转变,即在审计理念上,对内部审计本质的认识由检查系统向控制机制的认识转变,由注重结果、重在治标向注重过程、重在治本转变;在审计的职能上,由单纯监督向监督与服务并重转变;在审计的目标上,从查错纠弊向内部控制评价和风险评估转变;在审计内容上,由财务控制向业务控制和信息系统控制转变;在审计的方式上,由事后监督向事前、事中全过程监督转变;在审计的手段上,由手工操作为主向利用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为主转变。应该说,这一目标的提出,既符合当前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也体现了我国内部审计工作发展的必然趋势。

二、加快审计转型与发展是内部审计适应当前内外部

形势的迫切需要

内部审计转型与发展是企业转换经营机制和适应内外部环境的需要,是针对我国内部审计的现实状况,对内部审计提出的一个新要求。

第一,推进内部审计全面转型与发展是建立现代企业

制度的内在需要。十六届三中全会以后,关系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体制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国家加快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革,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规范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营管理者的权责,推动企业转换经营机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改革的实质是“改制”,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目标,大力解决企业在公司治理中所暴露出的深层次矛盾,努力实现国有企业体制、机制和管理的创新。在现代市场经济中,企业掌握着庞大的经济资源,面临着变幻莫测的市场风险,迫切需要有一套有效监控体系,以保证资金安全,资产高效运行。内部审计作为企业自我约束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公司治理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是保障企业依法经营、规范管理、健康发展的重要手段。因此,必须把内部审计纳入现代企业制度建设的总体布局之中,充分发挥内部审计在完善公司治理、健全内部控制机制、加强风险管理中的职能作用。

第二,推进内部审计全面转型与发展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客观需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增长速度虽然很快,但消耗之大也是不言而喻的,有的甚至带有破坏性,如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等。资源终究是有限的,粗放的开发和生产难以持久,企业必须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才能赢得市场竞争能力,内部审计作为企业的管理部门,不能停留在传统的事后财务审计上,而是要着力在促进完善公司治理、推动企业内部控制建设、提高风险管理能力方面发挥作用,帮助企业向内部管理要效益,从而支持和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保证企业健康和可持续发展。

第三,推进内部审计全面转型与发展是国家监管和资本市场监督的客观要求。近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和资本市场国际化的飞速发展,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国家对财务会计信息、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的监管日趋严格,中国证监会、银监会、国资委等了一系列关于内部控制的管理办法,这为督促和指导企业内部控制建设、推动开展内部控制审计,提供了政策支持和法律保障。同时,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日趋成熟,特别是股份制改造中引进国外战略投资者,以及大量企业在海外上市,资本市场上的投资者越来越关注公司治理、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能力,把企业内部控制的有效性作为投资决策的重要依据。因此,强化企业内部机制建设,加强对内部控制执行的监督和检查,积极开展企业内部控制有效性评价工作,是加强政府监管和接受资本市场监督的客观要求。

第四,推进内部审计全面转型与发展是内部审计自身发展的必然趋势。审计作为受托责任系统中一种重要控制机制,已经成为公司治理各相关方赖以存在发展的极具价值的资源,内部审计被附以新的内涵,即评价并改善风险管理、控制和治理程序的效果,帮助企业实现经营目标。因此,推进内部审计由财务审计为主逐步向以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审计为主转变,既是我国内部审计发展的结果,更是受托责任关系发展变化的体现。

三、如何实行内部审计转型与发展

审计工作转型不是对原有工作格局的舍弃,而是在继续强化原有工作的基础上,以更高的标准和要求,对审计工作的进一步延伸、拓展和提升。要从基础工作入手,从审计内容、审计计划、审计实施、审计手段、审计方式方法等方面逐步深化,具有很强的挑战性和艰巨性。因此,要结合企业自身的实际管理状况,努力探索审计转型的方式和途径,以点带面,积累经验,稳妥推进。

(一)转换思想观念和工作方法

加快审计转型首先是审计人员思想观念的转换,其次是工作方法的转变。审计转型是经济社会发展所逼,不转型审计就“进不了门、打不开账”,不转型就要被审计队伍淘汰。全体审计人员都要认真思考怎么加快转型、自己在加快转型中如何开展审计工作。各级审计部门要引导审计人员跳出审计看审计,突破过去“封闭式”的审计模式,抓重点,破难点,创亮点,要围绕加快审计转型目标,理清工作思路,确定审计重点,制定相应措施,确保审计转型工作落到实处。在审计中,评价风险管理、控制和治理程序必须站在战略的高度,要求内审人员树立战略观念,提高自己的素质,从整体上来研究自己的企业,具备从管理者的角度审视企业的目标、战略、风险的能力,对公司治理过程进行评价,提出改进的建议,做好高层管理人员的参谋,适时地表达自己的意见,为企业实现目标贡献力量。

(二)以内部控制评价审计为切入点

企业决策层对内部控制建设应高度重视,把内部控制建设作为管理创新的一项重要任务,把内部控制建设与企业发展战略紧紧联系在一起。企业内部审计工作不能满足于查处几个违法违规问题,而应该做深入细致的工作和提出具体的针对性强的意见和建议,促进整改提高、建章立制,把局部的现象和问题放到企业全局的高度去分析,要摸清内部控制建设的重点、方法和要求,确定内部控制建设的切入点、基本原则、思路和方案。审计人员要审阅企业重要的管理制度、流程,对内部控制现状进行系统的评估,分析确定企业内外部面临的主要风险,研究目前主要流程和制度不足;根据监管要求及国际最佳实践,分析研究内部控制体系建设的各个环节、各个要素与国际一流公司的差距,提出企业内部控制体系建设的重点、发展路径和规划,创造性地引入自我检查、自我改进的方法和机制,将内部控制贯穿于日常管理活动中,着力打造持续改善的长效机制,更加具体地突出风险管理和制度建设,明确集团重要风险、控制重点、控制活动、检查方法及责任主体。

(三)推行风险管理构建经济安全文化

按照公司的发展目标,西山煤电集团公司正处于新一轮的高速成长阶段,这几年营业收入、利润水平增长速度很快。同时,为了实现持续的增长,集团还将不断地进行兼并、收购、整合等一系列商业活动,集团的行业跨度、地域跨度、管理跨度将不断加大。巨大的投资规模和现金流量,密集的公司资本运作,没有一个完善的内部控制、风险防范体系是不行的,这关系到集团发展的经济安全问题,关系到企业的事业能否健康长久。内部审计要紧紧围绕企业的中心工作,高度重视经营风险,要开展以风险控制为主导的管理审计,努力营造“大审计”的氛围,要加强内部审计质量的自我评估,强化审计工作自身的风险控制,保证企业经济安全和规范企业管理,实现防范和控制经济风险的目的。当前,要围绕企业经济活动的全过程,运用综合经营评价、现场审计、自我评估和外部评估以及专项调查、定期或非定期检查等风险评估方法,重点对各关键控制点的内控制度建设、控制过程与结果进行评估;对存在的风险和应对风险措施的可行性、有效性开展风险管理审计。由原来的忽视或者不够重视非财务信息向高度重视非财务信息转变,要努力建立适合自身的风险分析和评价体系,形成一套有效的风险分析方法,提高识别能力,增强审计意见和建议的预见性。

(四)加快审计信息化建设创新审计方式方法

必须充分发挥代表现代审计发展方向的计算机审计技术的重要作用,大力推行非现场审计和运用审计软件开展项目审计,不断创新审计方式方法,利用计算机、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实现审计手段现代化。要从传统的手工审计向计算机审计转变,把当代先进生产力的发展集中体现在现代科技发展上。现代科技最前沿、发展最快的就是信息技术,内部审计必须去迎接信息技术的挑战。

(五)切实提高审计队伍的综合素质

高素质的审计队伍是加快审计转型的重要保证,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念统领审计工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保驾护航”。要“以审计精神立身”,开展经常性教育引导工作,要加快人才培养,搞好培训工作,使审计人员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通过加强宏观经济管理、法律法规、审计工作相关知识以及其他综合知识的学习培训,加快自身人才的培养,更新知识,优化专业结构,提高审计人员的整体素质,合理搭配审计力量,发挥整体优势,调整审计人员知识结构,培养更多适合审计加快转型的复合型人才,形成技术创新团队,增强审计人员分析问题、创造性开展审计工作的能力。

【参考文献】

[1] 中国内部审计协会会长王道成讲话.努力推进内部审计工作全面转型与发展.

[2] 李学柔.内部审计转型浅析[J].财会通讯,2007,(5).

[3] 段航径.人行延安支行中支积极推动内部审计转型[J].西部金融,2008,(7).

上一篇:论我国电力企业实施ERP的必要性 下一篇:国有煤炭企业可持续发展政策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