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植民间舞蹈及其特征

时间:2022-08-12 02:04:35

桑植民间舞蹈及其特征

桑植是一个奇山秀水的神秘王国,优美的民歌,多姿的民舞,淳朴的民俗,每一个音符,每一个动作,每一个礼数里流淌的是桑植民族民间艺术的纯真、朴实和美丽。它们犹如清澈温婉的泉水、苍翠耿直的大山,越走近它们越让你窒息,那种美的感染是无法用言语来描述的,我唯一能做的是不断地撩开它那层层面纱。

一、受原始的影响,舞蹈动作讲究程式化

桑植历史悠久。据考证,早在十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就有人类在这里繁衍活动。人们用自娱的世俗性狂欢和娱神的宗教式虔诚――舞蹈,所谓“巫舞同源”,在桑植民舞中体现无遗,虽然随着秦汉以后儒教的盛行,道教的形成,巫觋逐渐失去了原有的统治地位,但它依然依附道教挤进了祭祀舞台,后来就演变成巫道合一的傩舞,与此同时儒教的超度亡人寄托思念的跳丧舞也应运而生。民族维系着本土各民族精神及价值理念,他们把这些和理念加入舞蹈中,形成了桑植民舞动作宗教化、程式化特征。如桑植花灯、仗鼓舞、傩舞、跳丧舞等舞蹈中都有“童子拜观音”、“敬神”、“观音坐莲”等动作,都遵循固定手势配固定脚步或方位的动律,保留了大量原始宗教舞蹈元素,更蕴涵了舞者的、精神理念。即使表演时有随心所欲、欢畅淋漓的舞动,也不失宗教礼仪中的规矩,所以在每种舞蹈开始表演前都会有“起势”的动作,或敬神,或拜天,或祭祖,无不表现着舞者的虔诚。

二、山水灵性孕育独特的民族性格,也形成了桑植民舞独有的动律

桑植境内高山连绵,溪流纵横,系武陵山脉北支和中支的延伸,湖南四大水系之一的澧水的发源地,境内公山部级自然保护区为全球200个重要生态区之一。传统的农耕作业,原始森林鸟兽的相伴,让桑植先民在茫茫的群山之巅,在粼粼的澧水之畔,以非凡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表现了生产劳动和与之相关的舞蹈情节,包括模拟生产劳动、传授生产知识、祈祷劳动丰收、模拟各种鸟兽形态等内容。如栽秧、撒种、割谷、摘果、绣花、穿衣等日常生产、生活动作,在花灯、仗鼓舞、摆手舞、傩舞中大量存在,模拟植物、鸟兽动作神态的如连枷巴、古藤缠树、古树盘根、兔儿望月、猴子吃奶、狗撕羊、雄鹰展翅、蛤蟆伸腿、蜻蜓点水等动作时有体现。纵观桑植民舞,就是一部桑植人民生产、生活的浓缩,人和自然交融的美丽画卷。瑰丽的山水孕育了桑植人的灵性,也铸就了他们豁达开朗的豪放性格,他们习惯于用自由的节奏、爽朗的动作来表达情感,而且把这种精神展现和寄托的方式广泛用于集会、庙会等活动中。桑植人民长期在崇山峻岭的地域内生活,交通异常不便,常年靠挑背驮运生产生活器物,影响了民间舞蹈的动作规律,不论是幽默风趣的花灯,沉静肃穆的傩舞、跳丧舞,还是粗犷悠放的仗鼓舞,细柔鲜明的九子鞭,都形成了双腿屈膝下沉,四肢同边顺拐的动律特征。舞动时,舞者以腰为轴,身体自然扭动,双膝随之颤动,下沉中不失豪放,同边顺拐的娇柔中不失粗犷,这和其它地区的民族舞蹈形成了鲜明的对照。

三、地理位置的特殊性加大了各民族文化艺术的大融合,也形成了桑植民舞的丰富多样性

桑植地处湘西北边陲。以土家族为主,苗族、白族、汉族、蒙古、回族等17个民族的大杂居,带来了民族文化的大融和,桑植民舞种类因此得到了增加,各种民舞的动作语汇也更加丰富。摆手舞、花灯、仗鼓舞、傩舞、跳丧舞、九子鞭、车灯舞、板凳舞等多种民族民间舞蹈在桑植广为流传,它们在各民族的融合下逐渐形成了完整的动作套路。受战争和恶劣自然环境的影响,能陶冶坚强意志、增强体质的武术也被桑植各族人民充分运用到舞蹈中,如花灯中的“武花灯”、仗鼓舞中的“苏公背剑”、傩舞里的“打路”等舞蹈表现程式就是最好的说明。“唯善舞者善战也”,舞武合流,使桑植民舞更现艺术魅力。

桑植是以土家族为主的多民族聚居区,土司封建统治(公元971年至1729年)长期推行的“蛮不出洞,汉不入境”的封闭政策,使土家民间文化在这块封闭的土壤里得到较完整的保护。世居在此的土家族顽强地保留着本民族的生活生产特征,牢牢地守卫着自己的精神家园,尽管现在桑植很难看到土家摆手舞、八宝铜铃舞、茅古斯舞的完整表演,但这些舞蹈的动律特征却在花灯、傩舞、跳丧舞、仗鼓舞等动作中窥见一斑。仗鼓舞是桑植白族人民从云南迁徙过程中结合桑植的生产、生活而创造的舞蹈,它的“同边”、“颤动”动律明显受到了土家摆手舞的影响,傩舞里“摆手”、“双膝颤动”的舞蹈动律也足以说明土家摆手舞的与之紧密融合,桑植民舞的守土性和融合性都使得桑植民舞在湖南民舞中独树一帜。桑植白族仗鼓舞唯桑植白族所独有,桑植花灯曾经是省歌舞团、湘西自治州歌舞团、省文艺干校等演出和教学的重要内容,桑植傩舞是研究戏剧文化的活化石。

上一篇:城市建设应善待历史文化遗存 下一篇:对初学声乐者教学的几点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