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中“畸形人”的文化承载

时间:2022-08-12 12:59:05

《庄子》中“畸形人”的文化承载

摘 要:“道”是中国哲学话语中最重要的概念,是玄妙抽象的原始思维的产物,为了将“道”之本质与精髓清晰地表达出来,庄子创造了诸多富有内涵的形象,“畸形人”就是其中一类。《庄子》中描写了11个形态各异的“畸形人”,就“畸形人”背后隐藏的文化内涵进行简要分析。

关键词:道 畸形人 宇宙 自然 认识

中图分类号:I20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6097(2014)10-0068-03

基金项目:2014年哈尔滨师范大学研究生创新科研项目(HSDSSCX2014-39)

作者简介:于泽(1990―),女,黑龙江望奎人,哈尔滨师范大学文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国古典美学。

“道”是中国古代乃至东方古代哲学中重要的概念和范畴。“道”玄妙抽象难以把握,先人将普通却具有象征性和描述性的字词搬入哲学的圣殿,对宇宙世界存在的神秘力量进行了模糊的命名。“在哲学的世界里,‘道’具有三个基本含义,一是‘宇宙’的象征,二是‘事物的自身规律’的象征,三是‘人的最高认识’的象征。”① (P.3 )《庄子》一书成功塑造了众多个性鲜明、丰富生动的人物形象,其中以“畸形人”最为特别。庄子将“畸形人”作为自己言“道”的载体,突破了传统的审美观念,开辟了一个以丑为美的艺术视阈。

一、以“畸”言“宇宙”

世界依靠什么存在一直是哲学争论的中心问题。在庄子看来,“天地者,万物之父母也。”② (P.500 )在古人的观念里,天地即“宇宙”。“宇宙”这个概念最早出现在战国时期尸佼《尸子》中:“上下四方曰宇,往古来今曰宙。”在《庄子・庚桑楚》中,庄子这样解释“宇宙”:“有实而无乎处者,宇也。有长而无本剽者,宙也。”③ (P.653 )郭象对此的解释是:“宇者,有四方上下,而四方上下未有穷处。宙者,有古今之长,而古今之长无极。”④ (P.622 )所谓“宇”就是无穷的空间,“宙”就是没有始终的时间,“宇宙”则是无限时空的统一。这种无限性将“宇宙”与“道”天然地契合在一起,“道”就是表达时空的“宇宙”的象征。在无限的时空中,万事万物永远都在变化中,而非静止的状态。正如山中大石,被劈成两半,一半被雕刻成佛,一半被作为石板铺路,原本是同一块石头,却拥有了不同的存在形式和称谓,然而在本质上他们却都是石头。庄子中的“畸形人”,虽然外形残缺、怪异,但他们的本质依旧是人,甚至有比正常人更高尚的精神和内在。

在中西方的各种艺术作品中,我们常常可以找到“畸形人”的踪影。断臂的维纳斯雕像,因为其残缺的臂膀而给人无限美的想象。罗丹的雕塑常常通过强烈、夸张的变形来表现作品丰富的内在意义,如《浪子》《欧米哀尔》都是表现“畸形”的作品。罗丹本人也认为“自然中认为丑的往往比那种认为美的更显露出它的性格,因为内在真实在愁苦的病容上,在皱蹙秽恶的瘦脸上,在各种畸形与残缺上,比在正常健全的相貌上更加明显地显现出来”。正如庄子写“畸形人”绝不是简单地写一种“不和于俗的人”一样,其实质是以一种非正常、非自然的状态追寻“道”,将追寻主体安置于社会的边缘地带,弱化了其存在形式,“故德有所长而形有所忘”③ (P.179 ),通过“畸形人”的“才全而德不形”③ (P.172 )进一步说明“道”和神秘的宇宙一样,是不可把握和无法穷尽的,而在其中的人的本质存在是内在的精神和灵魂。在《庄子・大宗师》篇中子舆因为阴阳不调而发生错乱,导致形体畸形,但是他内心却十分安闲,“伟哉夫造物者,将以予为此拘拘也!”⑤ (P.208 )与子舆同样做到“以无为首,以生为脊,以死为尻,孰知死生存亡之一体者”⑤ (P.207 )的朋友子来,在“喘喘然将死”之时也一如往常。正是因为子舆和子来明白宇宙之大,万事万物的变化是没有穷尽的道理,所以才能在死生存亡面前“成然寐,蘧然觉”⑤ (P.208 ),遨游于宇宙之间而不被俗物所束缚,达到了真正的自由之境。

二、以“畸”言“自然”

在老庄的哲学世界里,“道”是自生自化的宇宙本体,是万事万物的本源。那么,“道”与自然的关系是什么呢?《老子》河上公注本中提到:“‘道’性自然,无所法也。”冯友兰认为:“道之作用,并非有意志的,只是自然如此。故曰: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⑥ (P.219 )陈鼓应注:“‘道’纯任自然,自己如此。”⑦ (P.168 )综合各家所言,“道”的本质是“自然”的,“自然”是“道”的最高层次。所谓“自然”,其实就是事物原初的本然状态,是事物在发展变化过程中所遵从的自然而然的规律,“道”的功用就是让万千事物在宇宙运行中遵“自然”,保“本然”,最后再融于“道”。

《庄子》中出现的第一个畸形人就是《养生主》中的右师。“公文轩见右师而惊曰:‘是何人也?恶乎介也?天与,其人与?’曰:‘天也,非人也。天之生

是使独也,人之貌有与也。以是知其天也,非人

也。’”⑧ (P.111 )公文轩见到一只脚的右师大吃一惊,不知其是天生还是人为地失去一只脚,右师淡然地回答是天生的,是老天爷给予了这样残缺的形体。在庄子的观念中,“物固有所然,物故有所可;无物不然,无物不可。故为是举莛与楹、厉与西施、恢i怪,道通为一。……因是已,已而不知其然,谓之道。”⑨ (P.69 )无论是细小的草茎和高大的庭柱,还是丑陋的癞头和美丽的西施,从“道”的观点看他们都是相通而浑一的。事物或者人的变化已然如此,但是却不知作何解释,那么这就是“天与”,就是“道”,“道”不会被设计,是自然所成,只有通达的人才知晓事物相通而浑一的道理,才不会固执地对事物作出这样那样的解释。“夫自然者,不知所以然而然,自然耳,不为也,岂是能有之哉!若谓所有,则非自然也。故知自然者,性也,非人有之矣,此解前有天之义也。”⑩ (P.695 )面对残缺的形体,正常人会觉得难以接受,不能理解,但是融于“道”之人却能明白这是“自然”的,是“天与”,是“道”之所成,于是他们忘却残缺,顺应“道”达到自由自在的精神状态,从而摆脱了形体上的困扰。

三、以“畸”言“认识”

庄子之“道”玄之又玄,是宇宙的终极存在,其终极性不仅表现在它是万物的本源和根据,还在于它代表了人类认识的终极界限。虽然人类无法穷尽对“道”的追求,但是在追求过程中人类最大的收获是对于自我认识的不断提高,是对高尚情操和强大精神的追求,是对独立人格和个体尊严的捍卫。庄学研究者阮忠认为,“畸形人物的畸形是庄子有意识设置的中介,借助它们说明畸形人自身的形貌怎样并不重要,关键是其思想境界、道德情操怎样,以及形体正常之人的思想境界、道德情操又怎样。而庄子对正常者的表现是以畸形者的畸形为镜子,从而映现出正常者的内心世界。”庄子的“畸形人”就是一面镜子,将那个年代作为个体的人的各种形态清晰地呈现出来,而隐藏在其背后的文化意义,不仅适用于那个特殊的社会,同时也适用于各个时代的人类。庄子站在宇宙的至高处,审视着自己和人类的命运,他代表的其实是人类不断超越自我的内在反省。

《庄子・德充符》篇的“恶人”哀骀它,虽然相貌极其丑陋,但是“丈夫与之处者,思而不能去也;妇人见之,请于父母曰‘与为之妻,宁为夫子妾’者,十数而未止也,”③ (P.171 )与君王相处“未言而信,无功而亲,使人授己国,唯恐其不受也,是必才全而德不形者也”③ (P.172 )。哀骀它的“才全”是因为他认识到“死生存亡,穷达贫富,贤与不肖,毁誉,饥渴,寒暑,是事之变、命之行也”③ (P.172 )。庄子将哀骀它作为人的外表剥去,使哀骀它融于“道”的内在直接展示出来,用常人无法接受的形体来表现人们应该具备的内在德性,将“畸形人”打造成“道”的信徒与传播者,以内在的精神和魅力去感召像鲁哀公和孔子这些对于大“道”向往的智者,使之“观镜自照”,也侧面表现了鲁哀公和孔子这些以德相交之人对人类认识世界最高境界“道”的追求。

《庄子》中有因为融于“道”而受人尊敬的“畸形人”,但多数“畸形人”都因为身体残缺而被俗人所歧视,从这个意义上来讲,身体符号是用来测量“畸形人”也就是融于“道”之人和正常人认识境界的标尺。在《庄子・德充符》篇中,兀者申徒嘉“与郑子产同师于伯昏无人”,郑子产因为申徒嘉兀者的身份,而不愿意与他同进同出,“我先出则子止,子先出则我止。今我将出,子可以止乎,其未邪?且子见执政而不违,子齐执政乎?”③ (P.165 )郑子产虽然是

执政的大臣,却不能心无偏见地接受申徒嘉的残

缺,其实是不懂得“其次以为有物矣,而未始有封

也”⑨ (P.69 ),真正有德行的人对宇宙中的万事万物无差别对待,不对事物加以区别,没有“我―你―他”的认知,真正做到了眼中无物、心中无己,最终达到“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⑨ (P.69 )的“道”之最高境界。

别林斯基曾经说过:“任何伟大的诗人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的痛苦和幸福深深植根于社会和历史的土壤里,他从而成为社会、时代以及人类的代表和喉舌。”庄子以“畸形人”作为一种象征符号,用以承载他深邃的思想,其实质是庄子对于个体生命的拷问,对人类生存状态的思考,对“自然”、最高“认识”境界的阐释与追求。就像赵德鸿老师所说:“庄子不是伟大的不得了,而是智慧的不得了;庄子不是高尚的不得了,而是坦荡的不得了。”① (P.3 )庄子用他的智慧与坦荡“成为社会、时代以及人类的代表和喉舌”,也正因这份智慧与坦荡,后人才能在庄子的思想河流里得到慰藉与解脱,在自然之“道”上,伴随着不断升级的认识,最终实现人生的自由与逍遥。

注释:

①赵德鸿.庄子研究.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12.

②陈鼓应 注译.庄子・达生[A].庄子今注今译[M].北京:中华书局,2011.

③陈鼓应 注译.庄子・德充符[A].庄子今注今译[M].北京:中华书局,2011.

④刘文典.庄子补正[M].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1999.

⑤陈鼓应 注译.庄子・大宗师[A].庄子今注今译[M].北京:中华书局,2011.

⑥冯友兰.中国哲学史・上卷[M].北京:中华书局,1992.

⑦陈鼓应.老子注译及评介[M].北京:中华书局,1984.

⑧陈鼓应 注译.庄子・养生主[A].庄子今注今译[M].北京:中华书局,2011.

⑨陈鼓应 注译.庄子・齐物论[A].庄子今注今译[M].北京:中华书局,2011.

⑩郭庆藩.庄子集释[M].北京:中华书局,1992.

参考文献:

[1]陈鼓应.老子注译及评介[M].北京:中华书局,2003.

[2]陈鼓应.庄子今注今译[M].北京:中华书局,2011.

[3]赵德鸿.庄子研究[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12.

[4]徐复观.中国艺术精神[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

[5]王弼.楼宇烈 校释.老子道德经注[M].北京:中华书局,2011.

上一篇:政工人员素质在企业安全保卫工作的重要性 下一篇:创新工会女工工作 塑造企业整体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