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仪器设备管理

时间:2022-08-12 11:49:02

实验室仪器设备管理

摘 要 近几年,随着我国高校、医疗、质检等事业的迅猛发展,各类实验室专业仪器设备保有量大幅提高,如何确保仪器设备得到充分使用和有效管理,设备管理工作显得十分重要。作者结合实验室设备管理实践,论述了设备管理涉及的过程重点及提高仪器设备管理水平几点思考。

关键词 设备;管理;购置;验收;使用;维保;维修;报废

中图分类号TH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2)80-0069-02

1 仪器设备管理过程

仪器设备管理是一个较为复杂的系统性工程,它包括了:仪器设备的购置、验收、使用、维护保养、维修改造、报废处理的全过程,仪器设备的有效管理是实验室正常开展检测、科研工作的保证。如何合理配置仪器设备,使这些仪器设备处于完好状态,提高其完好率和使用率,重点应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1.1设备购置

要根据检测、科研工作的实际需要,做好设备购置前的调研、选型工作,防止设备购置的盲目性、随意性。购置精密、贵重设备要充分调研、论证,编制项目可行性报告,内容应包括:购置仪器设备的必要性、不同厂家生产的同类仪器设备技术性能指标的对比分析、仪器设备的利用率和社会经济效益分析,以及专业人员配备、设备布局、使用场所、水电保障、环境条件和环保的要求,此外还应提供外单位对使用该型号仪器情况的调查说明。项目可行性报告由设备使用部门负责编制,设备管理部门初审并组织相关部门论证、审核,经单位领导批准后进入采购程序。

1.2设备验收

仪器设备投入使用前,使用部门必须组织验收。验收依据为合同约定的仪器设备配置、技术性能指标或产品说明书。精密、贵重设备验收前要依据采购合同和设备特点,制定详细的验收方案。完成验收后应及时提交验收报告,明确验收结论,参与验收人员签字确认。

仪器设备的验收包括开箱验收和质量验收两部分内容。开箱验收包括:检查设备配置及附件是否齐全、外观是否正常;质量验收包括:开机功能是否正常、性能指标满足是否要求,涉及量值溯源的仪器设备应要计量。验收过程要力求全面、到位,要在全量程、满负荷、严条件情况下,对设备具备的所有功能进行测试、检查,避免因验收上的疏漏给新购设备留下缺陷的隐患。

1.3设备使用

使用者必须经培训、考核合格,持证上岗。通过严格考核、评价,保证使用者独立操作前,就已经掌握了设备性能和说明书中所规定操作方法,包括操作注意事项/安全须知等内容。

使用人员在仪器设备使用前和使用后应对其运行状态进行检查,以掌握设备所处的实际状况,若发现仪器设备不正常,应立即停止使用,并报告该设备保管员和部门负责人,待查出原因,排除故障后,方可继续使用。严禁仪器设备带故障工作。精密贵重仪器要专人保管,必须严格按操作规程的要求,由经考核合格的专业人员使用。设备使用结束后,要记录设备使用情况,其内容包括:检测项目、使用时间、使用前后仪器状态、使用人和异常情况(如果有)。

1.4设备维护保养

设备维保的目的是为了排除潜在隐患、减轻局部零部件的磨损,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保证设备能正常运行。要根据仪器设备特点实施维保,通常可实行两级维护保养制度,即日常维保和定期维保。不仅在用设备要维保,停用设备(暂时停用,未报废、仍具有使用价值)也应注重定期维保,防止设备重新启用时因长期未维保,造成原有功能丧失或性能降低。

日常维保内容主要包括:除尘、加油、接线柱紧固等,使仪器设备处于稳定可靠的工作状态。对精密贵重仪器设备或使用频繁的仪器设备, 除进行日常维保外,使用部门应根据设备使用说明书制订详细的维保制度,指定熟悉设备的技术人员,负责精密贵重仪器的维护保养。只有及时、有效的设备维保,才能及时消除潜在隐患,延长使用寿命。

1.5设备维修

仪器设备一旦出现故障,维修是恢复其原有的技术性能、延长使用周期的途径。仪器设备出现故障时应立即停止使用,防止设备故障进一步扩大,经确认需维修后向设备管理部门提出,设备管理部门根据设备原值、维修费用等情况,判断设备是否有维修价值,确需维修的 ,联系相关部门进行维修。使用部门要指定专人对修复的仪器设备及时进行验收,确认设备运行正常,并做好设备维修记录。

1.6设备报废

要规范设备报废程序,防止国有资产流失。仪器设备不能满足工作需要且无法修复、无修复价值或技术落后已淘汰的无使用价值或存在安全隐患禁止使用的仪器设备方可报废。报废申请须由使用部门提出,说明报废原因理由,经设备管理、监察和财务部门审查确认,单位领导批准,并根据国有资产管理的有关规定办理报废手续。

2 提高仪器设备管理水平几点思考

2.1建立健全设备管理制度,明确设备使用、管理和考核行为

设备管理做到统一制度,分级管理,责任明确。设备管理部门负责设备台帐建立维护,保证数据的准确、全面和及时更新,监督检查设备的使用、管理及考核工作。使用部门负责设备完好性及设备维保实施,仪器设备要有专人保管,尤其精密贵重仪器设备使用部门要指定熟悉设备原理、掌握操作方法的人员实施专人专管。做到分工明确、责任到人,考核有效。

2.2强化仪器设备采购的计划性,防止设备购置的盲目性、随意性

对贵重设备购置,不仅要把好购置审批关,还要加强事后监督跟踪,对设备调研、论证及项目可行性报告的真实性、是否达到预期目的,进行跟踪检查。

2.3 探索防止设备闲置和利用率低的问题

改完善设备考核内容和方式方法,深化经济效益指标考核,将设备使用率纳入考核范围,设备折旧纳入成本考核,设备折旧随使用部门变更而变更。出台设备共用倾斜政策,鼓励部门间设备共用,资源共享。通过行政手段和经济杠杆共同提高设备利用率。

2.4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在数据处理方面的优势,推进设备网络化管理

建立完善设备信息管理网络系统,实时更新设备数据库,保证其原始数据的正确性、完整性和及时性;通过按使用部门、设备名称、到货日期、设备原值、设备供应商及设备保管人等条件的快速检索、统计,为设备购置计划与预算的控制决策提供参考。实现仪器设备采购、维修、报废等审批网络化,提高工作的透明度和效率。接入互联网,可实现多基地单位异地实验室仪器设备的统一管理。

上一篇:建筑外墙外保温节能系统的防火安全 下一篇:水电在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