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英语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时间:2022-08-12 10:35:11

在英语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英语阅读有助于理解和吸收书面信息,扩大词汇量,丰富语言知识,了解英语国家的社会文化背景。阅读教学是中学英语教学的重要内容,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一直是广大英语教师关注的问题。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应从以下方面入手:

一、训练方法多样化,提高学生参与意识

现代的英语阅读教学,要求加强英语阅读训练主体的参与意识。因此,英语阅读教学模式必须从以教师为中心的“讲解型”转变为以学生为主的“任务型”。“任务型”的教学模式就是“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感知、体验、实践、参与和合作等方式,实现任务规定的目标,感受成功”。具体到阅读教学领域,就是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成为阅读实践的主角,并对阅读活动提出明确的目标以及具体的操作要求、方法和步骤。比如,在阅读一篇文章之前,教师可以先提出文章中可能出现的生词,要求学生通过阅读猜出其意义,然后设计几个框架性的问题,要求学生读后给出答案,最后要求学生在阅读的基础上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自己组织语言,给文章做总结或做一篇读后感。有些故事性强的阅读材料,还可以让学生给故事做结尾或写个续篇等。在这一点上,因为初中学生水平有限,要求不宜太高,应以提供参与机会、激发参与意识和加大参与密度为主旨。

二、抓住训练时机,适量地进行阅读训练

在阅读教学中常存在着这样一种认识,认为只有做大量的阅读理解题才是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简单而有效的方法。事实上,阅读理解只是一种量化标准和测试手段,过多过早地让学生盲目地做阅读理解题,不仅会延误阅读教学的机会,还会使学生时常处于个别题目的困扰之中,并使学生形成一种思维定势,认为阅读的目的就是为了解答材料后面的习题。其结果是使整个阅读教学淹没于题海之中,导致学生对阅读失去兴趣。

初中学生的词汇量、理解分析能力都不十分理想,因此要求教师分层次进行训练。首先要从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入手,这就要求精选不同题材、难易程度适当、趣味性强的阅读材料。其目的是学生能在读懂并产生成就感的基础上,体验英语阅读所带来的快乐,从而进一步激活阅读动机。然后,在此基础上拓宽阅读材料范围,知道阅读方法与技巧,加强阅读的训练,即让学生根据阅读材料寻找事实、论点、论据,并引导学生根据上下文猜测词义或根据事实加以判断,归纳主题思想等。同时教师还要对阅读速度和理解准确率提出具体要求,并辅以适当的检测。

阅读能力的提高是循序渐进的过程,教师对阅读材料的选择应该有明显的梯度变化,对不同学生的要求,也要有明确的层次目标。

三、提高词汇量,打好阅读基础

一般来讲,学生阅读水平的高低取决于其词汇量、语法知识、背景知识的多少,其中词汇量尤其重要。只有当学生具有了相应的词汇量,才能从词汇辨认等基本技巧提高到抽象概念形成等高级技巧的掌握,才能利用背景知识和必要的上下文线索来实现意义构建。

那么怎样才能加大学生的词汇量呢?首先要使学生掌握好课本内出现的词汇。几年来,我尝试着让学生记住课本内出现的所有词汇并会运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其次,选择一两本适宜的课外材料,每天讲一个小故事,并同时要求学生掌握故事中出现的生词,这也是一个有效的方法;第三,教师尽量用英语讲课,一方面训练了学生的听力,更重要的是增加了词汇的复现率。

四、加强阅读方法指导,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阅读能力通常包括两个方面,即阅读速度和理解的准确度。以最快的速度进行阅读并达到较高的理解准确度,是进行阅读训练的重要任务。

良好的阅读习惯是提高阅读速度和阅读理解能力的先决条件。初中生在阅读活动中通常表现出两个不良习惯,即声读法和翻译法。声读现象是指习惯性地发出每个词的读音。声读有助于增强语感,但如果阅读活动仅停留在声读阶段将会严重影响学生阅读速度的提高。因此,教师要训练学生从声读过渡到看读,培养直接理解书面信息的阅读能力。帮助学生纠正这一阅读习惯,限时阅读是个好办法,即让学生在规定时间内阅读一篇或几篇文章,提高学生快速阅读理解的能力。翻译法是学生阅读过程中容易出现的另一个不良习惯,它不仅严重影响阅读速度,同时也不利于水学生摆脱母语干扰,不利于用英语进行思维能力的培养。在教学中,我采用了复述的方式,从小段文章入手,让学生读一段复述一段,读一篇复述一篇,这样学生既没有翻译的时间也没有翻译的必要,久而久之便改掉了边阅读边译中文的习惯。当然复述只是一个过渡环节,并不是阅读的最终目的。

阅读能力的培养是我国基础教育阶段英语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初中阶段的英语教学也充分重视阅读教学,做到循序渐进,有目的、有计划、多层次、多角度地规划训练过程,提高阅读训练的实效性。

(作者单位:重庆市北碚区王朴中学校)

上一篇:读《论语》八则有感 下一篇:声乐教学程序调控下的量化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