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幼儿对武术的兴趣

时间:2022-08-12 10:12:40

如何培养幼儿对武术的兴趣

一、引言

一直到现在武术仍然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它不仅可以防身自卫、增强体质、修身养性,还可以弘扬民族精神、以拳会友。武术作为“国粹”早已深深扎根于中国社会文化肥沃的土壤里。从幼儿园开始开展丰富的武术活动,不仅有利于丰富幼儿的体育活动,还可以让幼儿了解中华民族文化,最重要的是学习武术可以强身健体,培养良好的意志品质,发展良好的个性。虽然武术如此重要,但为何还有幼儿对武术没有兴趣呢?

二、影响幼儿对武术兴趣的原因

(一)家中老人、父母的宠爱

当今社会很多家庭都只有一个孩子,爸爸妈妈十分疼爱,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更是疼爱有加生怕受一点委屈。眼看孩子慢慢长大,别人家的孩子有的学画画,有的学舞蹈,有的学英语,有的学乐器,于是也给自己的孩子报上了各种培训班,小朋友应接不暇,怨声载道,但是最终都是不了了之。独生子女家庭中有很多的品质已被淡化,如:吃苦耐劳、坚持、自我为中心。有不少家长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送孩子去练习武术,但后来又怕孩子吃苦,又怕孩子受伤,最终练习武术只是被一个个借口堆砌表面形式,孩子们也没能真正的了解武术、学习武术。

(二)对武术的期望太高

现代媒体的传播面很广,电视上一直有古装大侠,用轻功在天上飞来飞去,点穴神功,降龙十八掌等等剧情在播放,看得小朋友们热血沸腾。就在此时对武术的理解就产生了偏差,电视中的某些形象并不一定是武术的真实写照,当孩子真正接触到武术是就会产生落差感,心中对武术的憧憬也会慢慢减少,因为他觉得自己没有办法成为一名盖世英雄,此时对武术的兴趣也会慢慢降低。

(三)自身意志力薄弱

武术是一种打败敌人、保全自己的技术,技击性是它的根本属性。与其他体育项目相比较武术的娱乐性较弱,武术套路作为武术技击性的艺术表现形式,虽然每一个动作都做了艺术修饰,但武术的技击性仍然是艺术表现的重要一面【1】。在武术教学中,为了表现艺术美也为了力度和熟练性,经常会拉韧带、踢踢腿,有的时候身体没有完全活动开却用力过猛的话会容易导致韧带拉伤。一直踢腿锻炼也容易肌肉酸痛,在平时的练习中一不小心就会被打伤,这些身体上的痛苦都需要强悍的意志力来克服。因为练习武术并不是一朝一夕的,只有一直不断的练习有了量的积累才会有质的飞跃。这种现状对那些怕苦、怕累、怕受伤、不能坚持的幼儿来说,无疑是在打击他们对武术的积极性。

(四)武术学习枯燥无味

武术不仅要求身体各部分协调,还要求身体内部精气神协调,所以武术的动作既复杂又难记有的时候一个动作需要练习很多次,有的时候一个组合需要练习很多次,这是一个枯燥、辛苦的过程,如果没有一份热爱和坚定的信念的无法完成的。有些动作很难完成,尝试了很多次还是有问题,这是幼儿对武术的热情就可能被浇灭,感情上受到挫折。可是有的幼儿接收能力很强对一些动作掌握得很快,这时对于他们来说就更加枯燥,没有挑战,无法满足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无法激发他们的兴趣。此时集体教学时他们并不能学到足够的技能,武术教学逐渐变成一种应付、一种无奈。

三、培养幼儿对武术兴趣的方法

(一)加深幼儿对武术的认识,具有使命感

对于现在的孩子来说武术只是他们可以用来打打闹闹的技能,并没有了解中华武术其中的神圣。武术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在武术中我们可以看出从古至今中国特有的思维方式、审美观念、价值取向,可以说武术凝聚了中华几千年的精华。因此,在武术教学中并不是仅仅教幼儿几个动作、几个组合,而是让幼儿在学习技术的同时更加认识武术文化,进而学习中华传统文化。武术被列入奥运会的比赛项目,预示着武术作为中国“国粹”被大家所认可,幼儿学习武术不仅仅是学习一种技能更是传播、发扬中华武术,让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这才是广大练武之人的使命,让这种正能量一直传播下去。

(二)发挥榜样作用,激发意志品质

很多孩子都存在这样的问题,刚刚接触武术的时候热情高涨,可是过了几天就不愿意去学习了,三分钟热度。针对的情况可以利用一些小故事、真实案例或者身边的例子进行正面教育。一些小故事例如:滴水穿石、精卫填海、铁杵磨成针,告诉孩子们决定事情就要做,就算会失败也不要伤心、气馁,相信下一次一定会成功。并且在给孩子将这些故事的时候一定要选择合适的时候,因为人内心的想法容易受到情绪的影响。在武术教学中每当练习的时候有的小朋友会坚持不了的时候我就会讲真实的事迹,如:王羲之七岁开始练书法,几十年从不间断,最后在衣服上练字的时候把自己的衣襟都划破了;再如张海迪身残志坚,通过这些点点滴滴在幼儿心里塑造起英雄的形象,努力向英雄学习。

(三)采用多种教学方式,提高对武术的兴趣

1、动作示范法

武术套路作为武术的艺术表现形式,不仅展现武术技艺的精湛,还可以给人美的享受。这些美就蕴含在每个动作中,武术学习的过程中少不了动作的示范,然而每一个动作所展现的神韵之美、气势之美就是深深吸引幼儿的重要部分。如果在武术教学中教师的每次示范都行云流水,气势磅礴,将武术之美表现的淋漓尽致,这样才能提高幼儿对武术的兴趣。反之,每次的示范都拖拖沓沓、懒懒散散,没有精气神,当然不能吸引幼儿。

2、情境提示法

每个动作都有好听的名字,并且这些好听的名字都有对应的动作,如:遨游东海、白鹤亮翅、百鸟朝凤、春风拂柳、倒踩七星步等等。在武术教学时向幼儿介绍这些动作的名称,并且解释其中的含义,让幼儿在故事、儿歌等情境中学习动作,这样自然就能提高幼儿对武术课的兴趣。

(四)根据需要设计武术教学内容,并注意安全

幼儿由于受到年龄的限制,各方面身体机能发展的不成熟,所以有一些复杂的动作就难以把握,这是就会产生畏难情绪。因此要选择一些符合幼儿年龄特点的,简单的,具有美感的动作组合。并且在动作练习熟练之后再配上合适音乐,表现出武术的刚阳之风。由于武术本身就需要活动,幼儿又好动,所以在武术教学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保证幼儿的人身安全,在进行武德教育的同时,争取将一切安全隐患扼杀在摇篮中。

【作者单位:苏州工业园区景城幼儿园 江苏】

上一篇: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中教师有效指导的问题与策略 下一篇:构建自主高效课堂强力推进素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