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事”也是一种考验

时间:2022-08-12 08:00:53

“纵有千年铁门槛,终须一个土馒头”。《红楼梦》中这句话,道出了“人生必老,老而必死”的自然规律。然而,人死后“后事”咋办?如何安葬?却反映出一个人、一个国家乃至一个民族的世界观和价值观。

建国后,在国家推行的殡葬改革中,人们逐步废除千年陋习,自觉实行火化,并将骨灰存放殡堂或葬于公墓。然而我们也发现,在一些地方却出现了人死后偷偷埋掉,抑或火化后骨灰重新装棺入土,继而擅自占地建坟造墓,有的甚至占地面积近2亩……

眼下全国可耕地面积每年以近千万亩的速度锐减,除因建房用地和基建占地外,“死人在与活人争地”不能不说是一个重要原因。据2007年5月15日在青岛召开的“全国首次生态墓地建设座谈会”透露:中国每年修建坟墓2000万座,占地10万亩,损耗建筑材料1100万立方米。

在带头移风易俗,正确处理“人头”与“坟头”的关系上,敬爱的生前作出了“平坟还田”的壮举。1965年春节前,总理交给了当时在北京的侄儿周尔萃一个“特别任务”,要他回苏北淮安后,把占地不足1亩的祖坟平掉,棺木就地下沉1米以下,做到不影响机耕,坟地交集体种粮。尔萃回家后,说服了母亲,并向县委作了汇报,遂按总理的吩咐办好了此事。

其实,能否正确处理好“后事”,既是对死者亲属的考验也是死者生前应交出的一份“答卷”。抗战时期,曾在洪泽湖畔浴血奋战的老一辈革命家李一氓同志,生前立下遗嘱:“我的后事从简……火化后把我的骨灰撒在淮阴平原的土地上。”李一氓辞世后,家人和有关部门遵循他的遗愿,办妥了他的“后事”。

斯人已去,风范永存。如今,面对“后事”的考验,国人难道不应该从革命先辈的身上得到些启迪吗?

令人欣慰的是,眼下各级都在大力倡导树葬、花葬、草坪葬等绿色殡葬方式。如此观之,借鉴公园的设计,建造节约型、环保型和优美型的“生态公墓”,乃是殡葬改革的发展方向和必然趋势。可以断言,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们对于人的“后事”处理,必将会自觉顺应潮流,崇尚新风。

上一篇:公民参与是构建和谐社会之必需 下一篇: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沿江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