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选参考系 突破疑难问题

时间:2022-08-12 07:19:05

巧选参考系 突破疑难问题

摘 要:在处理相对运动的问题中,巧选参考系可使物理情景清晰转化为我们熟知的规律,解题过程变得十分简单。本文就巧选参考系,来研究探讨相对运动问题。

关键词:相对运动;巧选参考系;方法规律;高中物理;高考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6148(2016)4-0039-3

在研究物体的运动中必须选择参考系,从道理或原则上讲参考系的选取是任意的,高中阶段选取的惯性参考系多数指以地球表面为参考系,或相对地球表面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但对有些问题按上述方法选择参考系时可能使问题复杂化,甚至无法求解。若选取的参考系恰到好处,常常可使物理情景清晰转化为我们熟知的规律,解题过程变得十分简单。所以,我们不要受限于默认的参考系即地球或地面,以免束缚了自己的思维和学习能力的提高。运用相对运动法处理运动学问题时要注意[1]:①位移、速度、加速度都必须是相对所选定的参考系;②相对所选参考系,物体的运动性质、运动规律应是自己所熟悉的,以便用已有知识求解。下面用一些例子讨论。

1 一维相对运动

例1 有人逆水行舟,途中从船上掉下一漂浮物,10分钟后发现,并立即调头追赶,人划船相对静水的速度大小保持不变,则追上漂浮物需多少分钟?

解析 本题若以河岸为参考系,要考虑水的运动问题,处理起来非常复杂,若取水为参考系,化水动为水静,则漂浮物落水后不再运动,船以v向上游行驶10分钟后调头再运动到漂浮物落水处,因船的往返速率和路程均相同,故往返时间必相同,即返回时间也为10分钟,就如同人在操场跑道上往返一样。计算如下,设船的速度为v,水的速度为v,船向上游速度为正,取水为参考系,船对水的速度为v-(-v),t时间内运动位移为[v-(-v)]t=x,返回时相对速度大小为(v+v)。设追上物体所用时间为t',则(v+v)t'=x,所以 t'=t。

例2 在平直道路上,甲汽车以速度v匀速行驶。当甲车司机发现前方距离为d处的乙汽车时,立即以大小为a1的加速度匀减速行驶,与此同时,乙车司机也发现了甲,立即从静止开始以大小为a2的加速度沿甲运动的方向匀加速运动。若两车恰好不相撞,则v、a1、a2应满足的关系是?

解析 常规解法,在两车速度相等时,恰好不发生碰撞,则v-a1t=a2t,得到t=,则d=vt-a1t2-a2t2=,解得v=。

若巧选参考系,以乙车为参考系,向右为正,则甲车相对乙车的初速度为v,相对末速度为0,相对加速度为a=-(a1+a2),甲车做匀减速运动,由运动学公式得:0-v2=-2(a1+a2)d ,所以v=。显然,巧选参考系理解和计算都较简单。

例3 如图1所示,在匀速转动的电动机带动下,足够长的水平传送带以恒定速率v1匀速向右运动,一质量为m的滑块从传送带右端以水平向左的速率v2(v2>v1)滑上传送带,最后滑块返回传送带的右端。求:滑块与传送带间摩擦产生的热量。

解析 由于v2>v1则返回到传送带的右端时,滑块的速度和皮带的速度相同。若以传送带为参考系,类似于滑块在水平面上以恒定的加速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直到停止,摩擦产生的热量等于动能的减少量。设v2为正,则相对初速度为v2-(-v1)=v2+v1,相对末速度为0。有功能关系,产生的热量为滑块动能的减少量,即Q=m(v1+v2)2。显然,巧选参考系比常规方法(即用摩擦力与相对路程的乘积等于产生的热量)更简单。

例4 (2015年新课标全国卷I)一长木板置于粗糙水平地面上,木板左端放置一小物块,在木板右方有一墙壁,木板右端与墙壁的距离为4.5 m,如图2所示。t=0时刻开始,小物块与木板一起以共同速度向右运动,直至t=1 s时木板与墙壁碰撞(碰撞时间极短)。碰撞前后木板速度大小不变,方向相反,运动过程中小物块始终未离开木板。已知碰撞后1 s时间内小物块的v-t图线如图3所示。木板的质量是小物块质量的15倍,重力加速度大小g取10 m/s2。求

(1)木板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1及小物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μ2;

(2)木板的最小长度。

注:第二问的求解若巧选参考系,以木板为参考系找出滑块的相对初速度和相对加速度求解很方便。

解析 (1)规定向右为正方向,木板与墙壁相碰前,小物块和木板一起向右做匀变速运动,设加速度为a1,小物块和木板的质量分别为m和M,由牛顿第二定律有:

-μ1 (m+M)g = (m+M)a1。

由图3可知,木板与墙壁碰前瞬间的速度v1= 4 m/s ,由运动学公式得:

v1=v0+a1t1 。

式中t1=1 s,s0=4.5 m是木板碰前的位移,v0是小物块和木板开始运动时的速度。

联立以上各式和题给条件得:μ1=0.1。

在木板与墙壁碰撞后,木板以-v1的初速度向左做匀变速运动,小物块以v1的初速度向右做匀变速运动。设小物块的加速度为a2,由牛顿第二定律有:

-μ2mg = ma2。

由图可得: a2=。

式中t2=2 s, v2=0 ,联立上式和题给条件得:μ2=0.4。

(2)巧选参考系:设碰撞后木板对地的加速度为a3,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μ2mg +μ1(m+M)g = Ma3,

a3=4/3 m/s2。

以木板为参考系,碰撞后小物块相对木板的初速度为2v1=8 m/s,相对末速度为0,相对加速度为a=a1+a3=4+4/3=16/3 m/s2。

由运动学公式(2v1)2=2aΔs,Δs=6.0 m。

因为运动过程中小物块没有脱离木板,所以木板的最小长度应为6.0 m。

巧选参考系解法比高考所给参考答案更简单,也好理解。

2 二维相对运动

例5 (2014・上海) 如图4所示,宽为L的竖直障碍物上开有间距d=0.6 m的矩形孔,其下沿离地高h=1.2 m。离地高H=2 m的质点与障碍物相距x,在障碍物以v0=4 m/s匀速向左运动的同时,质点自由下落,为使质点能穿过该孔,L的最大值为______m;若L=0.6 m,x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m。(取g=10 m/s2)

3 天体间的周期性相对运动

例6 [2014大纲全国卷Ⅰ]已知地球的自转周期和半径分别为T和R,地球同步卫星A的圆轨道半径为h。卫星B沿半径为r(r

1)卫星B做圆周运动的周期;

2)卫星A和B连续地不能直接通讯的最长时间间隔(信号传输时间可忽略)。

解析 1)设卫星B绕地心转动的周期为T′,地球质量为M,卫星A、B的质量分别为m、m′,根据万有引力定律和圆周运动的规律有:

(2)

联立(1)(2)两式解得:T'=()T (3)

2)本题若以地心为参考系同时考虑地球与A卫星及B卫星的运动,问题将变得比较复杂, 巧选卫星A和地球为参考系,几何关系如图5,A和B连续地不能直接通讯的最长时间间隔为t,则B对A的相对角速度 ω=ωA-ωB。其中,ωB=,ωA=,

总结,高考常有相对运动的问题出现,我们在解答时,可以选取其中一个物体为参考系,求出另外一个物体的相对初速度、相对加速度或相对角速度[2],就很容易转化为我们熟知的简单的物理规律。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疑难问题就比较容易解决。

参考文献:

[1]赵西耕.巧选参考系 速解运动学问题[J].物理教学探讨,2006,24(2):4―5.

[2]黄振平.巧选参考系 妙解物理题[J].物理通报,2010(02):39―40.

上一篇:急诊科急腹症患者的观察及分诊探析 下一篇:地佐辛复合丙泊酚在无痛人流中的应用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