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2P网络信贷行业的规范发展

时间:2022-08-12 05:51:04

P2P网络信贷行业的规范发展

一、P2P网络信贷的发展

P2P网络信贷平台最初在欧美国家兴起,作为最原始的P2P网络信贷平台模式,Zopa被公认为P2P信贷的“鼻祖”。这种模式迅速在其他国家复制,但在国外P2P网络信贷市场规模并不大。以Lending Club为例,截止去年12月,其成立6年来通过平台共促成信贷金额为11亿美金,其主要竞争者Prosper则共促成了4.33亿美金信贷。据公开数据保守估计,两者占据了美国P2P市场80%以上的份额。受国外成熟的网络信贷平台运营的影响以及国内资金借贷市场的需求,2007 年8 月,拍拍贷作为中国第一个P2P网络信贷平台成立。随后国内P2P网络信贷网站开始大规模发展,运营模式从最初的拿来主义发展到结合国内国情进行创新和改进,一些网站经营慢慢成熟,并逐渐做大做强。如今具有较大影响力的有人人贷、温州贷、E速贷、红岭创投、齐放网、宜信网等。

我国国内的P2P网络信贷平台和国外的平台有很多类似之处,但并非完全相同。例如两者普遍是采用向信贷双方收取服务费的模式来盈利的,收费比例基本为信贷金额的1%-5%不等。其提供服务也都包括交易中的信息公布、信用认证、法律咨询服务,等等。但是,据Lending Club官网上公布,75%的借款者的借款用途是支付债务和偿还信用卡欠款,这与国内普遍用于商业周转的情况是不同的。在国内,大量的P2P网络信贷平台提供了本金保障和线下尽职调查的服务,虽然其成本和收取费用都较高,但投资者风险也得到一定比例下降。

二、P2P网络信贷在国内的主要模式

P2P网络信贷在国内主要运营模式有两类,即:传统P2P模式和债权转让模式。在传统P2P模式中,网络信贷平台仅为借贷双方提供信息流通交互、信息价值认定和其他促成交易完成的服务,并不实质参与到借贷利益链条之中,借贷双方直接发生债权债务关系;网络信贷平台则依靠向借贷双方收取一定的手续费维持运营。

债权转让模式是借贷双方不直接签订债权债务合同,而采用第三方个人先行放款给资金需求者,再由该三方个人将债权转让给投资者(P2P平台为该交易过程提供服务,且与该专业放贷人高度关联)的形式。专业放贷人先行放款给资金需求者,再由专业放贷人将债权转让给投资者,也就是所谓的“流转标”。 所谓的流转标主要是涉及到债权转让,由宜信创始人唐宁所创,主要是专业放贷人放贷给了借款人,那么相互之间就产生了债权关系,然后专业放贷人将此债权按份数分开,在一定期限内转让给其他人,并且到期后回购这个债权,主要是规避了非法集资的风险。

(一)人人贷的运作模式

人人贷()成立于2010年,为有资金需求的个人搭建一个公平、透明、稳定、高效的网络互动平台。用户可在人人贷获得信用评级,借款请求满足个人资金需要,也可以把自己的闲余资金通过人人贷放款给信用良好有资金需求的个人。

1.人人贷信用评价机制。人人贷的信用等级分为7 级,AA级为最高级,HR为最低级。信用评分的结果将直接影响借款人可借额度的大小和借款成功率。

图 1 人人贷网络信贷平台相关数据

资料来源:人人贷()2013年第一季度季报。

2.本金保障机制。人人贷向每个等级收取一定费用,主要用于风险保障金。本金保障指当理财人(放款者)投资的借款出现严重逾期时(即逾期超过30天),人人贷将向理财人垫付此笔借款未归还的剩余出借本金或本息(具体情况视投资标的类型的具体垫付规则为准),从而为理财人营造一个安全的投资环境,保证投资人的本金安全。

(二)宜信网的运作模式

宜信惠民投资管理公司()成立于2006 年5 月,总部位于北京。2007 年10 月,宜信网络信贷平台正式上线。其特点是,吸收资金供给方的资金,并将其提供给资金需求方。与“人人贷”的自行配对不同,资金供需双方的配对和借贷操作主要由宜信进行,放贷人在其网站上不能看到借款人的具体信息。

1.对放款人:打造“宜信宝”P2P 信贷理财模式。放款人通过宜信平台的推荐,将手中的富余资金出借给信用良好但缺少资金的借款人,能够获得10%以上预期年收益。此外,在流动性方面,某笔投资出借12个月后,放款人可以向宜信提出将债权转让,收回资金。在风险控制方面,出借资金将被分配到多个借款人手中,以最大限度地分散风险,同时还设立了专门的还款风险金,当资金回收出现问题时,可以用其补偿本金及利息损失。

2.对借款人:提供小额信用贷款服务。宜信为借款人提供小额信用贷款服务,无须抵押担保即可获得现金贷款,额度最高30万元,还款期限最长48个月,而且手续简便,借款人仅需提供身份证明、收入证明等资信材料,最快2个工作日之内即可完成审核。贷款成功后,还可以成为宜信的循环贷客户。

三、两种主要模式的风险

P2P网络信贷的借贷双方呈现的是散点网格状的多对多形式,且针对非特定主体,使其参与者极其分散和广泛。目前的借贷者主要是个体工商和工薪阶层,短期周转需求占据很大部分,这之中存在了多种风险。

源头风险。由于P2P网络信贷主要针对小额贷款,而且较大比例贷款属于纯信用贷款无任何抵押物,其风险相对较高。尽管现在运行的P2P网络信贷平台普遍采用对贷款额度分散投资来控制风险,但在客户源头上仍存在两大难题:一是是否拥有合适的信贷技术;二是P2P网络信贷能否承受高成本的线下尽职调查。由于国内P2P网络信贷市场刚刚兴起,技术成熟有待检验,目前尚不能推定具有高效性。另外,由于目前征信系统的不完善和不开放性,使得国内的P2P网络信贷平台普遍承担了对于借款客户的线下尽职调查工作,尤其是在提供风险的担保模式下,大量的线下尽职调查服务和信用分析服务可以减小坏账风险。但是需要的现场校检和评判成本是极高的,目前许多P2P网络信贷平台尚无法做到严格的线下尽职调查,信贷风险也因此上升。

关联风险。这里的关联风险不仅包括机构关联,也包括了同一机构多项业务之间关联的风险。对目前债权转让模式来说其内部业务和机构的关联性复杂,形成了内部循环。P2P网络信贷平台、专业放贷人账户、信用审核及评级机构、投资者服务机构、借款人服务机构都为同一控制人,具有极高关联性。在这样的关联下如何保持公正性和对客户利益负责,以及在其没有引入第三方机构而实现内循环,这种关联性引发的譬如虚假增信的道德风险仍然是存在的。

沉淀风险。在P2P网络信贷模式中,账户资金的沉淀有可能导致道德风险和涉嫌非法集资的法律风险。现在大多数国内P2P网络信贷平台没有做到把借贷信息交换与资金交易两项职能分开,普遍采用的是在银行和第三方支付平台开设的账户对借贷资金支付进行中间账户操作,但是中间账户的资金和流动性情况处于监管真空的状态。即使是在第三方支付的账户中,资金的调配权仍然在P2P机构手里,第三方支付机构不承诺监管。如果在时间和条款上没有严格的控制,资金沉淀引起的道德风险依然存在。

流动性风险。对于债权转让模式中的专业放贷人账户来说,由于期限错配和金额错配的存在,专业放贷人账户的流动性的压力是很大的。《合同法》上规定,转让过程中不得牟利,也就是说专业放贷人账户是没有收益来补充资本金的。这对专业放贷人的资金压力之大可想而知。专业放贷人提供的原始流动性和资金流动速度也就成为了其中的关键。

其他风险。在之前中国银监会办公厅的关于人人贷有关风险提示的通知中,银监会列举了如下七大风险:一是影响宏观调控效果;二是容易演变为非法金融机构;三是业务风险难以控制;四是不实宣传影响银行体系整体声誉;五是监管职责不清,法律性质不明;六是国外实践表明,这一模式信用风险偏高,贷款质量远远劣于普通银行业金融机构;七是人人贷公司开展房地产二次抵押业务同样存在风险隐患。

四、规范P2P网络信贷的建议

(一)设立行业标准,规范P2P网络信贷平台运行

由于准入门槛较低,注册资本不受限,业务开展不需要审批,从事类金融业务但是不按照金融机构的要求接受监管等因数造成了现在P2P网络信贷平台行业的鱼龙混杂,这就要求行业内成立必要的行业标准,并在行业内建立共享机制。例如征信信息共享和黑名单公示机制,最好和行业平台形成共享的常态备案机制。

(二)加强中间账户的监管

目前P2P网络信贷平台出现跑路和诈骗事件的主要原因是:中间资金账户缺乏监管,P2P网络信贷平台拥有中间账户资金的调配权。通过监管资金流的来源、托管、结算、归属,详细分析信贷活动实际参与各方的作用,以及对中间资金账户进行"专户专款专用"监控,可以避免P2P网络信贷平台介入非法集资或者商业诈骗的可能性,也利于相关部门进行社会融资统计和监测分析。

(三)运营关联性的合理切割

首先,是P2P传统模式中的网络信贷平台业务和担保关联业务的切割,以及与关联担保公司的切割;其次,是债权转让模式中的资产评级业务不能由与专业放贷人关联的机构来操作,保持其风险审核和资产评级的独立性,而非内部循环,等等。

(四)对必要财务数据进行公示

P2P网络信贷行业部分从业者强调其自身平台安全性的同时,却对核心数据尤其是流动性指标和坏账率指标讳莫如深。在不涉及商业机密,但与投资者资金安全相关的数据上,P2P网络信贷平台及专业放贷人应该及时做出说明。

(作者单位:内蒙古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上一篇:羽邮箱 18期 下一篇:我国税收优惠政策存在的问题及调整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