盖茨比与他的美国梦

时间:2022-09-07 07:04:30

盖茨比是那个时代的一个代表。5年间,他从一个退伍军官变成一个富商,但是,他从骨子里就不是一个富商

把小说名著改编为电影,是费力不讨好的事情。且不说情节毫无悬念,就说如何把文字上已经描述得非常生动、深刻又家喻户晓的人物形象展现在银幕上,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了不起的盖茨比》曾经被《纽约时报》评为20世纪100部英语小说的第二名,紧随乔伊斯的《尤利西斯》之后,是经典中的经典,要把它改编为电影就更加困难。所以,身为澳大利亚人的电影导演巴兹·鲁曼小心翼翼,花费了4年多时间来精心改编,终于给我们展示了一部辉煌的爱情诗篇。

《了不起的盖茨比》反映了上世纪20年代美国的生活场景,那是美国历史上经济迅速发展的几个重要时期之一。刚摆脱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灾难的美国迎来了快速发展机遇,仿佛遍地都是赚钱的机会,作为美国经济首都的纽约更是一片纸醉金迷的疯狂景象。

这是一个悲伤的爱情故事:年轻的作家尼克来到纽约,认识了神秘的富翁盖茨比。盖茨比曾因为贫穷而不得不离开自己心爱的姑娘黛西,后来他通过非法手段暴富,然后买下一座大宅,疯狂地炫富,以期引起昔日情人黛西的注意。在尼克的牵线下,昔日的情侣终于相见,并相约开始新的生活。但是,黛西无法摆脱她的丈夫和她一直以来所适应的生活,并把开车压死丈夫情人的罪责推到了盖茨比身上,致使盖茨比被杀身亡。黛西则依旧在她的丈夫身边继续着富足的日子。

这部中文版仅仅12万字的小说,被巴兹·鲁曼拍成了142分钟的大片,那个一夜暴富、歌舞升平的浮华年代被演绎得活灵活现。

盖茨比是那个时代的一个代表。5年间,他从一个退伍军官变成一个富商,期间有他的努力奋斗,也有见不得人的非法勾当。但是,他从骨子里就不是一个富商,而是一个为了梦想中的女人不惜一切的浪漫情人。所以,当理想与现实发生矛盾的时候,悲剧就自然而然地产生了。巴兹·鲁曼用他拍摄《红磨坊》积累的歌舞场面经验与拍摄《澳洲乱世情》积累的史诗大片经验,把这个爱情悲剧故事几乎完美地展现出来。看着眼花缭乱的绚丽场景,观众似乎只有惊叹的份。

虽然有评论认为,片中所呈现的歌舞宴会场景与上世纪20年代的音乐、舞蹈风格并不一致,但私以为巴兹·鲁曼展现出来的那种肆意炫富、放浪形骸的风格与我们所知的20世纪20年代的一夜暴富、及时行乐的美国精神其实非常吻合,观众可以通过这种风格直观地领略到那时代的风采,这就足够了。

《了不起的盖茨比》对今日之中国有着深刻的寓言意义。上世纪20年代是著名的“美国梦”年代,美国的大国地位就是在战后的废墟中形成的。这十年间,美国完成了蜕变,成为世界经济强国。十年中,美国劳动生产率增长了50%以上,通货膨胀率保持在接近零的水平,联邦政府年年都有预算盈余,联邦债务在十年内减少了三分之一,失业率持续下跌最后降到3.2%的历史最好水平。伴随着国家的崛起,无数个盖茨比式的人物迅速崛起或者倒下,演绎了一个个令人赞叹抑或唏嘘的故事。

《好莱坞报道者》这样评价《了不起的盖茨比》:“一群一线演员的表现令人相信这个关于美国梦的故事的真实性。”

而今日中国,似乎正在重现那个曾经在大洋彼岸发生过的故事。君不见,盖茨比式的一夜暴富且到处炫富的富豪,被称为“暴发户”,在中国层出不穷;黛西那样被财富迷了眼睛而忘却真情的漂亮女孩也随处可见;都市高楼边的贫民窟里不乏依旧穷困潦倒、难以度日的老少。

中国的经济地位日渐上升,人们的财富日渐增长,但是人们的精神境界是否变得富裕?人们的精神人格是否变得强大?越来越多的人在思考。

于是,在“中国梦”的概念里,我们怎样避免盖茨比的悲剧,成为许多人关注的问题。《了不起的盖茨比》无疑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思索的样板。希望我们有一个比“美国梦”更好的答案。

人生的无常总是值得喟叹。辩证唯物主义告诉我们,世界上不存在完美。当我们追逐一个目标的时候,它是完美的。但是当这个目标被我们追逐到手时,你就会发现其实完美是不存在的。

黛西是盖茨比眼里的完美情人,五年了,盖茨比念念不忘黛西。所以,当盖茨比有了和黛西平起平坐的经济力量时,他不顾一切地企图实现自己五年前的梦想,用金钱的力量夺回自己的“梦中情人”。

那种在旁人看来疯狂无比的动作,有了爱情作注脚,就容易使人理解和同情了。所以,虽然所有到盖茨比的豪宅来作客的人都怀疑盖茨比的出身和为人,但是了解了底细的尼克坚定地站在了盖茨比的一边,并把他当做“了不起”的人物。可是,当黛西回到盖茨比身边时,他突然发现,他梦中的黛西和现实中的黛西居然是那么的不同。于是,尽管他不愿意相信,黛西还是一步一步从他身边离开。

悲剧的结局具有偶然性。即便没有那个持枪的疯子,黛西也肯定不会回到盖茨比的身边了。这就是生活。

看完电影,又回头翻看了小说原著,并找了一些资料,才知道《了不起的盖茨比》其实写的就是原著作者菲茨杰拉德的生活。菲茨杰拉德在一战期间被派到亚拉巴马州,结识了法官的女儿姗尔达并订了婚,战后因为菲茨杰拉德收入微薄,姗尔达解除了婚约。失望之余,菲茨杰拉德发奋修改小说《人间天堂》,终于获得认可,出版后轰动一时。此时姗尔达回心转意,和菲茨杰拉德结了婚。

成名后的菲茨杰拉德虽然出版了《了不起的盖茨比》等作品,获得很高的荣誉,但是夫妻俩也像盖茨比那样,沉湎于纸醉金迷、挥金如土的生活,成为纽约和巴黎的社交界名人,终于因常年饮酒过度,导致精神失常,姗尔达还被送进了精神病院,自己则在44岁时就因冠心病去世。后来,姗尔达因精神病院失火被烧死,死时也年仅47岁。

其实,文学和艺术就是生活,美好往往存在于残缺甚至是丑恶的事物中。电影和小说《了不起的盖茨比》都用了一个意象来表现这个观点。盖茨比经常在自己的豪宅外遥望海湾对面黛西家门口那盏明星一样的绿灯,那就是他心中的梦中情人。因为接触不到,所以她是完美无缺的,值得他倾尽家产为之奋斗;而当这个梦中情人出现在现实中时,梦幻的光环消失殆尽,悲剧的结局就成了必然。

菲茨杰拉德像盖茨比一样夜夜敞开大门大宴宾客,但是他去世时也像盖茨比那样无人问津。他的墓志铭上刻着《了不起的盖茨比》中最后一句话:“于是我们继续奋力向前,逆水行舟,却被不断地向后推,推入过去。”

保留着对梦想的美好憧憬吧,不要去戳破它,你就不会失望。

上一篇:儿童急诊室 下一篇:羽邮箱 1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