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儿童观察能力的培养

时间:2022-08-12 04:39:30

小学数学教学中儿童观察能力的培养

摘 要:小学生认识事物带有很大的形象性,只要提供较多的具体事例,使他们在思维过程中积累起丰富的感性材料,就可以帮助他们逐步学会抽象出数学概念的方法。基于这种状况小学数学教学中必须重视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数学教学;观察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2)14-017-01

小学生认识事物带有很大的形象性,只要提供较多的具体事例,使他们在思维过程中积累起丰富的感性材料,就可以帮助他们逐步学会抽象出数学概念的方法。基于这种状况,小学数学教学中必须重视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

一、激发浓厚的观察兴趣

学习是由内在的心理因素引起的,内在的动机比外驱力更活跃、更持久,更具有主动性,而兴趣则是内在学习动机的集中体现。激发学生对观察产生浓厚的兴趣,教师可采用许多方法:首先,数学具有自身的魅力,数学美集中在数学的简单、统一、对称、奇异等方面。根据数学图形所展现的外在形式美、数学的抽象概括性所体现的简单统一的内在美、数量关系与空间形式所呈现的对称美、数学思想所表现的奇异美,充分利用数学自身的特征和特有的美,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发现并发掘数学中的美,能激发学生对观察的浓厚兴趣,激励学生求知的强烈愿望。其次,引导学生观察并解决实际中的数学问题,使学生真正认识观察在解答数学问题的重要作用,更能培养学生持久的观察兴趣。再次,成功的体验,能使学生产生愉悦的内心激动,使其增强学习的信心。在数学教学中,学生观察的对象是图形、数量关系、逻辑过程等。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尽可能鼓励学生主动观察,为学生创设获得成功的机会和条件。

二、学生观察力的训练

各年级的学生或同一年级同一班的学生,由于心智水平发展的不平衡性,要根据学生具体实际情况,对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层次的观察要求,对学生进行分层训练和培养,以使每个学生都会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以取得良好的观察效果。 对高年级学生,要求在观察前做好一定的准备。如,教学圆柱侧面积时,事先要求学生掌握长方形面积计算及圆的周长计算方法。上课时,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观察得出圆柱侧面积的计算方法,并能灵活运用。

三、教给学生科学的观察方法

艺术大师罗丹曾指出:所谓的大师就是这样的人:他们能在别人司空见惯的东西上发现出美来。可见,讲究科学的观察方法对培养发展观察力起着重要的作用。

1、按一定的顺序观察

有秩序地观察有利于学生进行有条理地思考,达到言之有序,思路清晰。例如,在教“商不变的性质”时,引导学生先看看,比比下面这组除式中各式的被除数、除数与商,使学生对这组算式有个基本了解(商都是2,但被除数和除数都不相同):

4÷2=2

8÷4=2

20÷10=2

40÷20=2

400÷200=2

然后有次序地分层次观察:①从上往下看,被除数和除数起了什么变化?商呢?(与第1式比,第2、3、4、5式的被除数、除数同时扩大2倍、5倍、10倍、100倍,商不变,仍为2);②从下往上看,被除数和除数起了什么变化?商呢?(与第5式比,第4、3、2、1式的被除数、除数同时缩小10倍、20倍、50倍、100倍,商不变,仍为2)观察后再经过讨论,学生不难得出“在除法里、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商不变”的结论。

2、对比观察

即把两个或几个大同小异或小同大异的事物,加以对照比较,进行认真观察,从中发现相似事物的共同特征或细微区别,以获得清晰的概念。如以下各数都是分数: 1/3 、 6/7 、 5/4 、 2/2 、 1 。若把它们加以比较,就可分为真分数、假分数(带分数)。这种“异中见同,同中见异”的比较观察方法,可帮助学生揭示概念的本质特征,弄清易混概念的本质。

3、探索观察

让学生试着探索隐含在画面内或板书中的数学规律,发现其中的奥秘。如在教“有余数的除法”时,教师可设计如下板书: 21 ÷ 5=4 …… 1; 22 ÷ 5=4 …… 2;

23 ÷ 5=4 …… 3; 24 ÷ 5=4 …… 4; 25 ÷ 5=5

引导学生作探索性的观察,使他们发现:一个数除以 5 ,余数分别是 1 、 2 、 4、

4、从观察中提炼有价值的信息

对学生进行观察力培养的主要目的,就是要让学生学会抓住事物的本质特征,获得有价值的信息,从而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例如:甲、乙、两人共有图书48本。已知甲的图书本数的3/5正好是乙的本数的3/7。求甲、乙两人各有图书多少本?

按一般思路是运用比的有关知识先求出甲乙图书本数之比,然后按比分配去解。

甲×3/5=乙×3/7;

甲: 乙=5:7

求出甲乙的本数比是关键,有一定难度,如果通过仔细观察比较,用画线段图来表示,观察后可直接看出甲乙图书本数之比为5:7,于是解题时就跃过了最艰难的第一步,问题简捷明了,再按比分配方法去解,就非常简便了。

至此,可以说学生已从观察表面现象发展到观察本质特征,同时比较牢固地形成了关于长方体、正方体的概念。这种先用教具给学生一个清晰的形象,再通过语言的解释,使学生在观察、比较中建立形体的概念,学生易于接受,又发展了观察事物的能力,教学效果较好。

上一篇:中学化学基本概念教学的几点尝试 下一篇:社区教育应积极引入——云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