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产学研合作,培养高职应用型技能型人才

时间:2022-08-12 04:25:59

深化产学研合作,培养高职应用型技能型人才

摘 要: 实施产学研合作是高职院校、企业、产业乃至国家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是提高核心竞争力的前提条件。但目前仍然存在校企双方尚未真正重视,产学研合作没有得到真正的落实等一系列问题,本文对如何进一步紧密加强产学研合作提出了思路及建议。

关键词: 产学研合作 高职院校 应用型技能型人才

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特色是产学研合作,产学研合作是高等职业教育的必由之路。高职产学研合作包括两层含义:一是产学研合作科研,以科技成果转化为内容,以创造经济效益为目标;二是产学研合作教育,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为内容,以培养技术应用性人才为目标。就目前我国的高职院校而言,侧重的是后者,通过高职教育中的“学”与企业或科研院所的“产”或“研”的过程结合,培养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创新能力、就业竞争能力等综合素质[1]。通过几年来的调研及产学研合作实践,我们发现了不少问题,现把目前产学研合作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整理出来作为借鉴,同时对高职院进一步加强产学研合作培养高职应用型技能型人才提出了思路及建议。

1.深化产学研合作培养高职应用型技能性人才的迫切性

1.1产学研合作教育是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需要。高等职业技术人才必须坚持以能力为本位,而在技术型人才的能力培养上,仅靠学校课堂教育是难以实现的,还要大量依靠社会实践,需要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需要学校与企事业单位密切联系,校企共同建设实训基地。这样,校企双向参与学生的教学及实习工作,有效地保证了毕业生的质量,满足了用人单位的需要。

1.2产学研合作教育是高职院校发展的需要,深化高职院校和企业的产学研合作,是高职院校非常迫切的需要。高职院校可根据自身特点与优势,在应用领域内为企业作出贡献,在高职院校同企业共同进行技术合作的过程中,为高职院校进一步调动行业、企业力量和资源,为解决职业教育在经费、师资、基地、设备、毕业生就业等方面的问题开辟道路,为高等职业教育实现良性循环发展并为高职院校赢得办学生机与活力开辟新路。

1.3产学研结合是各行各业产业发展的需要。当今知识经济年代,几乎所有的知识创新和科学创新都离不开相关的多学科的支持和知识的综合运用[2]。与企业相比,由于高职院校的应用性研究的科研能力要略胜一筹,而目前企业的关键技术研发能力较弱,产品技术含量较低,在全国有绝对优势、特色鲜明的知名企业、品牌较少,发展后劲不足,因此企业从自身发展的需要出发,必须与高职院校进行科技合作,因此产学研合作也是各行各业自身发展的迫切需要。

2.产学研合作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1产学研合作教育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目前经调查研究显示,全国几乎所有的高职高专院校都开展了形式不同的产学研合作,其中许多院校以协议的形式进行合作,但协议的内容却很笼统,合作尚处于松散状态,双方没有明确具体的职责,流于表面形式,这说明高职院校对产学研合作教育重视不够,企业对产学研合作教育缺乏足够的合作热情。

2.2高职院校的自身实力不足,服务企业的能力有限。企业对合作开发科研解决技术问题和为企业进行人员培训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希望借助高职院校科研能力解决技术难题,但高职院校的科研能力相对薄弱,不能为企业提供有效服务。

2.3“双师型”教师的缺乏影响了产学研合作的深入。我国高职院校的教师队伍组成目前还是以学历为主线,并非像澳洲和德国的职业培训教师那样一定要有企业背景,因此高职院校的“双师型”教师还很缺乏,对企业了解不深,对研究题目及工厂生产条件、工艺条件等了解不够,从而产生了研究的科技项目未必是企业所需求的,激发不起企业长期合作的兴趣。

2.4课程体系不合理影响了校企产学研合作。在传统的三段式课程体系中,存在专业基础课过多,理论偏深、偏难,理论为实践服务,强调在学习深厚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再发展学生的职业能力,并且与工作任务联系不够紧密,超过了学生的认知水平,结果由于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不强,我们培养的高职人才很难满足企业的需要,给校企进一步深度合作造成了困难。

上述问题使我们认识到:必须针对高职教育发展的实际,根据高职教育产学研结合的特点,主动积极地想办法,深化产学研合作,培养高职应用型技能型人才。

3.加深产学研合作培养高职应用型技能性人才的对策

3.1要进一步更新产学研合作的思想观念,充分认识高职院校与企业长期合作的重要性。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应用型技能性人才,而目前我国高职院校受场地及人员的限制,不能像国外一些国家职业教育那样全部课程均在实际场地授课,因此,高职院校要充分认识学校与企业之间的产学研合作,其内在动力取决于双方的共同需求,也即实现双赢。高职院校在与企业建立合作关系时,应主动站在服务企业的立场上建立多种联系,使高职院校与企业之间的产学研结合更加紧密。只有当企业在合作中得到益处时,才会投入更多的热情参与这种结合。而这一过程是一项长期艰巨的系统工程,领导和广大教职工要积极参与并努力不懈,才能取得成功。

3.2要提高高职院教师自身素质,增强产学研合作的能力。教学一线的广大教师是产学研合作的主力。现在的高职院校还是以教学为主的教学过程,往往导致教师课堂教学任务非常繁重,没有更多的时间及知识积极为企业解决难题。因此学校应该建立相应的平台提高教师的课题开发能力,帮助他们开阔视野,改进知识结构,了解企业最新动态,同时进一步完善教师考核评价体系,改变职称评定及名师评定中,重理论教学轻实践、重纵向课题轻横向课题的偏向。通过提高教师的产学研合作能力,反过来又促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为企业及社会服务的能力需求。

3.3加强“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工作。教师在产学研合作的工作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提高高职院校的产学研合作能力,首先要提高高职院校的“双师型”教师的比例,要让教师既能进入课堂,又能进入工厂,要让教师了解企业的现状、企业的现代工艺流程、企业对产业和技术创新的需求、对人才培养的需求、企业的发展前景,要把自己当成企业一线的技术工人,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把知识带进课堂,才能满足企业对人才的需要,才能实现校企深度合作。

3.4探索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体系,建立产学研结合的人才培养体系。高等职业教育作为就业准备教育,要重视实践内容与专业知识结构的关系,把学生技能的深化和能力的培养放在首位,要充分进行调查研究,重新调整课程体系,其核心任务是要在任务与知识之间建立联系,按照工作体系的结构来设计课程结构,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并从办学指导思想、办学模式、教学内容及教学管理等多个方面与企业联合进行改革,真正建立产学研结合的人才培养体系,促进校企的进一步深度合作。

参考文献:

[1]常小勇.高职院校产学研合作教育现状与对策分析[J].中国高教研究,2008,(2):54-56.

[2]李盛青,林辉.深化产学研合作培养药学类创新人才的思考[J].中医药导报,2007,13(10):107-108.

[3]徐国庆.职业教育项目课程的几个关键问题[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7,(2):45.

本课题研究为广东省教育厅科研课题(项目编号:07J

T085)。

上一篇:郑州黄河大桥移动模架现浇箱梁施工技术 下一篇:研究性学习课程的组织、实施与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