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解决农村初中生作文素材匮乏问题

时间:2022-08-12 03:02:46

如何解决农村初中生作文素材匮乏问题

写作素材匮乏是农村中学生写作中的硬伤。

每次作文时,孩子要么没话可写,要么老调重弹,要么照搬作文书。十几年的语文教学工作中,发现变的只有孩子,作文素材和作文水平基本没变,每每布置作文,让他们写老师,无非就写老师带他们去医院看病;让他们写父母,就是雨中送伞。然而这些陈年旧事并不能反映当代中学生与老师和家长的关系,可是我们的学生为什么总是对这些材料一往情深呢?静下心来想一想,其根本原因就是写作材料匮乏。作为一名农村初中语文教师,如何解决这一棘手问题呢,可从以下几方面人手加以解决:

1 还学生走出课堂的自由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在安全事故多发的今天,家长和老师成了孩子的保护神,但我们不是从根本上解决安全问题,而是直接把孩子变成了“圈养”。

在学校有校规校纪:楼道中要右侧通行,不许喧哗,不许打闹,不许停留,监控设备布满整个校园,为了躲避监视,孩子们只能呆在教室中,除了做作业,宁愿趴着睡觉。原本生龙活虎的年龄,都变成了懒猫与瞌睡虫,甚至连运动会也不愿参加。在四角天空的校园中,除了熟悉的不能再熟悉的面孔,习惯的不能再习惯的铃声,单调的不能在单调的课本,乏味的再不能乏味的纪律外,孩子们几乎无欲无求,甚至连睁眼闭眼都要受铃声的控制。课外活动取消了,课余时问没有了,孩子又如何能写出新鲜的作文呢?

2 还学生走出校园的自由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阅人无数”。农村孩子读万卷书难,行万里路更难,阅人无数就更无从谈起。“双休日”是一个多么合情合法又令人欣喜的名词呀!然而,我们的孩子似乎有些畏惧感,原因是除了做不完的家庭作业外,还要承受众多约束:夏天不许去河里洗澡,冬天不许带火种上山,春天不许野外郊游,秋天不许爬山登高,孩子们是安全了,可是作为大山的儿女,他们唯一的骄傲也不存在了,那种登泰山而小天下的感觉只能从课本中去体会了,这是一种多么悲哀的事情!诚然,不许外出,只能猫在家中,要么学习,要么睡觉,上网是不可以的,因为有些家长认为网络会让孩子学坏。然而生活在日新月异的变化着,我们的孩子就这样被甩在了社会的后面,我们的作文素材又怎么不陈旧呢?

3 还孩子思想言论的自由

孩子的心灵如一张白纸,这张白纸等待家长和教师共同绘制。

作为语文教师,总希望孩子的作文中能体现真、善、美的元素,然而历史社会乃至学校家长却在无形中给我们的孩子套上了思想的枷锁。上课要认真听讲,认真回答问题,不准东张西望,不准顶撞老师,要听父母的话……“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可能还不够。可是现在的孩子,他们的思想很活跃,自我意识强,对任何人和事,都有自己的看法,我们不让他们说,他们只能背后说,不让他们想他们也会想,与其这样倒不如让他们大声说出来,再给与正确引导,这样学生的作文就不会流于形式,就会有真情实感了。

我们天天都在讲创新再创新,又何必一味的保守呢!他们渴望自由,我们却用条条款款来限制孩子,倒不如在发现中去改变,去引导。为什么不让我们的孩子用自己的笔,写自己眼中看到的世界,用自己的文字倾吐自己对百态人生的喜怒哀乐呢?

最后,我要呼吁农村的语文教师;让孩子走出课堂,走出学校,走出作文选,让他们自由的去观察,去发现,点燃思想的火炬,照亮自己的写作之路吧,我们农村的天地非常之广阔,并不缺少丰富的写作素材,只要给孩子们足够的自由,我们的孩子们就一定能写出充满生活气息的好文章。

上一篇:浅谈初中语文教学之策略 下一篇:浅析小学语文朗读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