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市场视角下的农村信用社流动性管理现状及对策

时间:2022-08-12 03:00:44

货币市场视角下的农村信用社流动性管理现状及对策

摘要:当前,在国家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下,保持金融机构充分的流动性是宏观调控的目标。面对流动性充裕,农村信用社运用货币市场拆出资金的做法、成效如何,下步如何更好地运用货币市场工具改善农村信用社的流动性管理,本文依托大量调查实践,进行了深入探讨。

关键词:流动性资金;农村信用社;货币市场

文章编号:1003-4625(2009)09-0066-03

中图分类号:F830.34

文献标识码:A

当前,由于县及以下区域有效信贷需求有限和对农村市场开拓不足等原因,农村信用社资金闲置较多,尤其是在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影响巨大的背景下,流动性充裕成为困扰农村信用社的一个主要问题。为此,我们选取驻马店市农村信用社作为考察对象,对其通过参与货币市场资金交易进行流动性管理的情况及其成效进行分析,以期能够获得一些具有参考价值的经验和启示。

一、驻马店农村信用社流动性充裕现状及成因

(一)流动性充裕现状

存款增长远快于贷款增长。2009年5月份驻马店市农村信用社各项存款比2008年初增长37.29%,而同时期的各项贷款增长仅为11.40%,远远低于存款增长水平。驻马店市农村信用社整体的存贷比从2008年初的73.05%下降到目前的67.94%。部分县区的农村信用社的存贷比更低,甚至达不到50%,给农村信用社的资产运用带来极大的压力。

(二)流动性充裕成因

1.宽松货币政策引致整个银行体系流动性充裕。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主要基调是维系银行体系流动性充裕,旨在促使金融机构有足够的资金能力向实体经济输出,保证刺激低迷经济复苏的需要。

2.在农村地区,金融机构难贷款问题依然突出。与全国发达城市和地区旺盛的信贷资金需求相反,在广大的农村地区,由于缺乏有效的信贷需求,缺乏效益好的投资项目,农村金融机构难贷款的问题依然突出。

二、驻马店市农村信用社流动性充裕的影响

(一)面临多重挤压的盈利困境

在流动性充裕的背景下,由于管制利率与市场利率倒挂,储蓄存款和企业存款呈现明显的定期化趋势,据调查,驻马店市活期储蓄存款占比下降,定期存款占比大幅上升。因此,农村信用社平均存款成本逐步上升,农村信用社盈利空间遭受挤压。

(二)面临更为复杂的经营风险

流动性充裕的持续存在将导致农村信用社间过度竞争,盲目地竞相追逐“大户”,非理性地降低贷款条件和下浮利率,这些都将放大农村信用社的信贷风险和利率风险。在现阶段利率市场化的进程中,农村信用社的定价能力尚不成熟,过度的竞争将使农村信用社面临更为复杂的经营环境。

(三)面临诸多的两难选择困境

在流动性充裕的背景下,农村信用社经营将面临以下两难选择困境:一是面临存款负债的增长约束与金融成长的选择困境。二是面临流动性资产收益率下降与信贷投放约束的选择困境。

三、参与货币市场资金交易的情况

驻马店市农村信用社2007年以前,由于各县联社缺乏专业操作人才,实行由具有长期操作经验的――驿城区联社统一操作货币市场业务,2008年以来,由于货币市场迅速发展,全市其他9个县级联社纷纷建立自己的货币市场业务平台并培养拥有自己的专业操作人员,形成了各个县级联社独立操作货币市场业务的局面。

(一)银行间债券交易从活跃走向平淡

2008年,市场资金相对不足,市场利率看好,驻马店市农村信用社作为银行间债券市场成员,根据资金头寸,以逆回购为主要投资品种,进行配置资产,全年全市8家农村信用社参与银行间债券市场累计交易251笔,涉及成交量340.90亿元。实现债券市场业务市场净收益6277.1万元,较上年同期增加3039.8万元,增长了93.91%,银行间债券市场债券交易呈现持续活跃态势。从回购的债券期限来看,中长期债券成交量相对较少,短期债券规模占主流。以期限为1天的回购交易居多,共计163笔,占总交易笔数的88.11%。

2009年以来,由于货币市场利率持续走低,出现了质押回购债券利率低于存款利率的情况,货币市场资金交易利率倒挂,因此,驻马店市农村信用社纷纷停止了债券质押回购业务操作,到6月底,全市农村信用社无发生一笔债券质押回购业务。

(二)银行间现券交易较少

2008年,债券交易共发生8笔,涉及成交量7.27亿元。其中,第四季度,现券买卖业务共2笔,现券买入与现券卖出各1笔,涉及成交金额共2亿元,环比下降13.04%,没有发生债券分销交易。

(三)持有国债、政策性金融债券和央行票据有所增加

截至2008年底,驻马店市农村信用社8家市场成员全部持债余额为9.1亿元。较年初增加0.714亿元,增长8.51%。持债综合收益0.3615元,持债综合收益率7.59%。其中:浮动债券1.2亿元,1年期以内债券1.6亿,1-3年期债券2.5亿元,3-5年期债券1.5亿元,5-10年期债券1.3亿元,20年以上长期债券1亿元。分布状况如图1所示:

(四)货币市场收益明显

2008年,驻马店市农村信用社在全国货币市场上交易104笔,累计交易量5560931万元,实现收益2866.54万元,其中债券利息收入573万元,逆回购利息收入2293.54万元,比上年同期增加508.9万元,增幅为21.59%,较好地实现了资产多元化的保值增值,有效改善了流动性管理的被动局面。

四、参与货币市场调节流动性的成效有限

参与货币市场操作为驻马店市农村信用社的富余资金找到一条出路,调节了农村信用社的流动性,同时也实现了资金增值功能,对于管理流动性充裕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和成效。但由于参与货币市场操作的资金规模有限,占其流动性资产的比重较低,因此,对于大量需要寻求出路的流动性资金而言,货币市场操作的力度、广度和深度都有待于极大提高,以充分利用这一手段调节管理农村信用社的流动性。

(一)参与货币市场操作的资金规模小。资金规模小,难以起到有效调节农村信用社流动性充裕水平目的。2008年,全市8家农村信用社参与银行间债券市场累计交易251笔,涉及成交量340.90亿元,平均单笔交易资金规模只有1.36亿元,与全市农村信用社头寸资金月平均38亿元的余额相比规模偏小,对流动性充裕的状况调节力度十分有限。

(二)选择货币市场交易的产品期限过于单一。以期限为1天的回购交易居多,共计163笔,占总交易笔数的88.11%。在目前国家宽松的货币政策环境下,农村信用社的流动充裕性将在一个

较长的时期内持续存在。同时,农村信用社的经营环境、信用环境、客户群体等因素在短时期内也不会发生明显改变,农村信用社难贷款的格局仍将会是一个长期问题和困扰。而选择以1天交易品种作为主要资金交易对象的做法,显然不利于有效分散大量充裕性资金,不利于建立一个长、中、短期有机搭配的流动性管理措施。

(三)选择的货币市场交易品种搭配失衡。货币市场提供的交易产品除了有期限上的搭配,同时还有因产品收益、结算方式、风险程度差异而形成的交易品种搭配。这种产品搭配能够满足不同金融机构因自身流动性状况和资产运用管理水平的差异而对货币市场投资交易的需要。农村信用社目前的流动性水平,以及其自身存在的难贷款的经营困境,迫使其应当选择货币市场上的不同产品组合,才能将其流动充裕性管理水平提高到一个相对满意的程度。驻马店市农村信用社目前交易品种的重点主要是质押式债券回购业务,而对于银行债券远期、债券借贷、利率互换等新业务则相对较少,这种投资格局大大降低了头寸资金管理的有效性。

五、影响货币市场管理流动性成效的因素

(一)经营理念的局限性制约参与货币市场的规模。由于货币市场业务的专业性、复杂性及市场行情变化迅速,因此,许多农村信用社的决策层对此都十分谨慎,态度比较保守传统,宁可不追求收益,也忌讳货币市场风险。一是整个驻马店市辖区的农村信用社普遍对货币市场认识不够,观念比较保守,对于货币市场业务缺乏一定的勇气和胆略,属于尝试型参与,开拓力度不够。二是县域农村信用社之间发展不平衡。个别领导观念比较超前的机构,货币市场业务做得比较出色。而落后观念的机构则相对货币市场业绩要差得多。

(二)操作人员的技术水平影响交易行为的效率。目前,驻马店市县级农村信用社取得交易资格的时间都比较短,只有1年左右的时间。其操作人员的业务技术水平也相对比较生疏,对于交易竞价、对手寻求、资金匹配、委托结算等交易环节的控制和处理不够熟悉,交易处于被动、简单、僵化的状态,极大地影响了交易行为的效率。

(三)臃长的交易决策流程容易丧失掉货币市场利好时机。一个完整的交易过程要经过交易操作岗确定交易对象汇报给交易管理岗、交易管理岗请示交易决策岗、交易决策岗授权下达交易指令等三大环节。而处理每个环节,不同的管理模式效率差别极大。目前,驻马店市农村信用社主要通过在市里集中统一设立交易平台,由交易操作岗向异地电话传输交易请求,通过交易管理岗请示交易决策岗,最终下达交易指令。整个过程最短需要30分钟,最长可能需要2至3个小时,甚至更长。主要是遇到交易决策岗有重要事务,如外出出差、开会,或不方便接收电话时,交易决策就会出现时滞。尤其是当市场行情瞬息万变时,对手就会放弃交易机会,另寻交易对象。从而使驻马店农村信用社丧失掉货币市场利好时机。

(四)弱小的资金规模失去了交易定价中的话语权。由于单个县域农村信用社法人机构资金实力有限,单笔交易金额一般在5000万元,相对于其他市场主体10多亿元的交易规模,其在货币市场上属于微小客户。小量的交易金额在货币市场定价上自然没有话语权。一般是对手主动报出价格,农村信用社被动地接受,最大价格谈判空间不超出0.5个百分点。

六、运用货币市场管理流动性的对策

(一)把流动性管理纳入农村信用社的发展战略中。农村信用社应加强对宏观经济政策和微观金融市场的研究,实施主动的流动性管理。加强对宏观经济走势、各银行存款和信贷增长变化情况及银行间市场的预测,定期跟踪宏观经济形势变化和宏观政策取向,在此基础上综合分析可能对银行流动性产生影响的各方面因素,及时调整投资策略,提高对流动性管理重要性的认识,把流动性管理列入企业的发展战略中。

(二)优化参与货币市场产品结构和期限结构。加大参与货币市场力度,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提高质押债券回购的交易规模,提高央行票据在整个金融资产中的比例,也可扩大金融机构间的融资合作,以提高资金收益。同时,要根据自身流动性的状况,制定出参与货币市场交易产品的期限结构。安排确定好长、中、短期的交易品种期限。流动性充裕程度高的可适当多安排一些1年期的交易品种,流动性充裕程度低的可适当多安排一些1个月以内、甚至是1天至7天的交易品种,充分利用自身头寸资金的特点做时间差。

(三)试行多家农村信用社打包交易模式。为克服单家农村信用社资金力量薄弱,提高在货币交易市场上的竞价权和地位,应该组织多家机构将资金联合起来,扩大单笔交易规模,提高在资金定价中的谈判空间和主动性,有利于改善农村信用社在货币市场作为微小市场主体的被动局面。

(四)加强业务素质培训。要对其进行两个方面的培训。一方面是宏观经济金融形势的培训。货币市场是短期资金的晴雨表,其利率变动受货币政策方向、货币供应量水平、国际资本流动等因素的影响,加强操作人员的培训,以便有利于其对货币市场走向和利率变化做出预测;另一方面是具体操作技术的培训。加强他们对交易对象的识别选择、资金价格的谈判技巧、风险程度的感受判断能力培训,提高交易效率和质量,降低交易风险。

上一篇:角色定位:防范并购贷款风险的关键所在 下一篇:完善我国最后贷款人法律制度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