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讲历史知识 巧教记忆方法

时间:2022-08-11 10:23:00

精讲历史知识 巧教记忆方法

[摘 要]初中时期学生要学的科目较多,需要记忆的知识数量和难度较大,特别是政治、历史等文科。在素质教育“减负”的号召下,初中历史教师要学会精讲知识,加强记忆方法在课堂教学中的渗透,让学生变“死记”为巧记。

[关键词]初中历史 课堂教学 记忆方法

[中图分类号] G633.51[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46058(2016)310092

初中历史记录的是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不仅内容极其丰富、繁杂,而且离现实生活遥远,不能够借助实验和学生生活经验进行知识重现。这无疑对学生记忆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为教师的课堂教学带来了挑战。那么,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究竟该如何渗透记忆方法,减轻学生历史学习负担,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记忆习惯和提高学习质量呢?

一、巧设情境,趣味记忆

将枯燥乏味的历史知识融入到教学情境中,可以赋予知识生机和活力,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在主动学习中记忆历史知识。例如在学习“秦统一货币”的相关内容时,教师可以创设这样的教学情境:“同学们在生活中或影视作品中一定见过贪图金钱的人吧?我们经常称钱为‘孔方兄’,说贪财的人‘掉进钱眼里’了,同学们知道‘孔方兄’指的是哪种货币吗?”学生不假思索地回答是A形方孔的钱币,教师继续说道:“没错,这些贪财的人都是掉进了钱币的方孔中了,那同学们知道圆形方孔的钱币是怎么形成和发展的吗?”这时教师再将秦统一货币的教学内容引入课堂,引导学生思考和学习秦统一货币的影响和意义,就能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让学生在教学情境中思考和记忆历史知识,要比直接将知识灌输给学生,让学生死记硬背的效果好得多。在这个课例中,教师在教学中并不是直接为学生讲解秦统一货币的影响和意义,而是先利用“孔方兄”“掉进钱眼里”这种有趣的表达创设教学情境,使教学情境更加生动、有吸引力。这种教学情境更能够集中学生学习注意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慢慢进入课堂学习状态,对圆形方孔铜币的形成和发展逐渐产生了探究兴趣,提高了其理解记忆的质量。

二、寻觅联系,规律记忆

教师要善于从不同属性、不同角度寻找历史知识间的联系,将有关的现象、任务、事件联系起来,形成历史规律,帮助学生记忆。

例如在教学元末农民战争元朝封建统治时,为了帮助学生认识和记忆元末农民战争的历史作用,教师可以将其与之前学习过的秦末农民战争相联系,带领学生回顾秦末农民战争的发展和历史作用,引导学生思考两次农民战争的相同和不同之处,告诉学生元末农民战争也有相似的历史作用,而且元末农民战争最终了元朝封建统治,促使后继的明朝统治者调整统治策略,推动了社会历史的发展。这样帮助学生记忆的同时也使学生对农民战争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加深了学生对农民战争的理解。

初中历史中的基础知识比如时间、性质、内在联系、历史时期等都能作为知识间的联系点。在这个课例中,教师抓住了元末农民战争和秦末农民战争两个同类事件的联系,没有急于分析和讲解元末农民战争的历史作用,而是让学生回忆学习过的秦末农民战争的相关知识,让学生对两次农民战争进行比较,引导学生认识到两次农民战争的历史作用有很多相似之处。这样既让学生巩固了秦末农民战争的相关知识,又降低了学生对新知识的记忆负担,有利于学生形成知识体系,使学生学会遇到同类事情时也能寻找事情之间的联系,从而提高理解记忆效率。

三、分门别类,归纳记忆

初中历史知识较为繁琐,教师除了要挖掘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外,还要引导学生学会对记忆内容进行分类和归纳,提高学习质量。

例如在学习“百家争鸣”的相关知识时,涉及墨、儒、法、道、兵等多个流派的多种学说,教师在教学时可以将各个学派区分开来,在黑板板书以下口诀:“兼爱”“非攻”墨主张,“仁政”治国是孟子。法家代表韩非子,反对空谈倡“法治”。道家代表是庄子,主张“无为”而来治。兵家鼻祖是孙武,《孙子兵法》论军事。待学生熟读并记下口诀后,教师再对各个流派的学说进行详细的讲解和分析,每讲解完一个流派的学说后,又回归到口诀中,使教学知识变成口诀的拓展。归纳记忆法能够将历史知识分门别类地总结成一条条线索,使知识组织化、系统化,降低学生记忆的难度,无论在新课学习还是知识复习中都能够发挥重要作用。

记忆有法,但无定法。只要是能够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增强学生知识记忆效果,使学生掌握的知识系统化、网络化的记忆方法都是好方法。教师在教学中要结合实际情况,灵活选取记忆方法,让所采用的记忆方法能够适应尽量多的学生的学习特点,从而切实满足减轻学生负担的素质教育要求。

上一篇:高中英语生态课堂的构建 下一篇:初中地理生本课堂构建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