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观显现传媒赋予和命名的功能

时间:2022-08-11 07:50:51

客观显现传媒赋予和命名的功能

传媒在报道事件、人物、商品、意见等时,一般情况下得给事实、人物、商品、意见“命名”,即他(她、它)是什么,诸如入室抢劫案、才华横溢的人、誉满全球的品牌、天才的点子等等。一经传媒传播,具体的当事人,不论好名坏名,就会获得一定的知名度。这种传媒功能的产生,在于传媒处于为数有限的信息源地位,以及大众对传媒内容生产的神秘感。尽管现在网络发达了,但传统媒体毕竟具有比网络传播大得多的正统性质。正是利用了大众对传媒的这种心理,传媒通过聚焦(或散焦)和放大(或忽略)事实,通过命名和赋予,既可以制造出各种供大众追捧的“明星”,也可以遮蔽、淡化某些本来较为重大的事情。

打开每天的报纸,大多数关于事件、人物、商品、意见的新闻,我们都可以看到对它们的命名,这在一定程度上是新闻报道必需的,读者对传媒也有这种新闻期待。但是,显现传媒赋予和命名的功能,要与另一传媒工作的基本要求对应,即客观叙述。在这个层面上,有些传媒问题较大。这里以6月10日美国华盛顿发生的枪击案为例,比较北京几家报纸的报道。

人民日报6月12日三版采用绘图方式报道了这一事件,标题是:“华盛顿纳粹大屠杀遇难者纪念馆发生枪击案”,绘图的文字说明,用词谨慎,称“一名拿着步枪的男子走进纪念馆并开枪打伤一名警卫”。

北京青年报同一天B5版关于这一事件的消息大标题是:“美88岁袭击大屠杀遇难者纪念馆”,副标题为“一名警卫死亡,受伤,FBI已展开调查”。消息关于事件发生的原因,采用的小标题为疑问句:“牵扯种族?”

京华时报同一天A23版关于这一事件消息的大标题是:“美反犹老翁华盛顿开枪行凶”,副标题为“纳粹大屠杀纪念馆一警卫伤重不治,当局展开种族仇恨调查”。

新京报同一天A12版关于这一事件消息的标题是:“88岁新纳粹华盛顿酿血案”,副标题为“在纳粹大屠杀博物馆开枪打死一名警卫,奥巴马要求警惕反犹主义”。消息之下,附“人物”小栏目,介绍当事人布鲁恩,标题是“二战老兵极端反犹”。

事情突发,原因不明,必须即刻报道,传媒该如何为事件命名和赋予何种地位?根据客观报道的要求,显然人民日报、北京青年报关于这个事件的报道较为规范,采用客观的词句“枪击案”、“袭击”,只叙述死伤的情况,以及当事人布鲁恩被击伤等客观事实。北京青年报的报道细致一些,指出88岁,FBI开展调查。因为有消息说可能涉及种族问题,故采用疑问式小标题,避免倾向性词句。

京华时报在大标题上即行确认当事人是“反犹老翁”,副标题上确认FBI展开的是“种族仇恨调查”,编者的主观性昭然。新京报更进一步,称当事人为“新纳粹”,而依据的材料都是“据称”之类。

传媒不该在司法部门没有得出结论的情况下,为了吸引公众眼球而轻易给事件和人物加以耸人听闻的命名。大众传播的赋予功能,应尽可能客观表述,赋予新闻事实以中性的判断,传媒主观的运作会带来误导公众的不良效果。最近很多传媒关于邓玉娇案、云南小学生是否的报道中,充斥传媒对事件性质的各种不负责任的“命名”,这些命名又引发各方面不待核实就发议论的浪潮。事后回过头来检查一下传媒关于这两个事件的报道,我们说了多少想象而非实在的判断,白费了多少议论的笔墨?因为某些命名和议论的情形是不存在的!

从受众角度讲,对传媒赋予事件、人物以地位或性质的命名,要保持一定的警惕,采用批判的眼光对待之,这也是信息时代对公众媒介素养的要求。

(作者为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教授)

上一篇:新闻策划中的“鞭炮效应” 下一篇:名记者的四条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