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建筑工程设计阶段的造价控制

时间:2022-08-11 04:07:58

浅析建筑工程设计阶段的造价控制

摘要:随着建筑施工企业的不断发展,建筑工程控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是,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投资超额的工程非常普遍,对业主来说,超出预算不仅会给业主造成资金流动的困难,还能影响业主的投资效益,因此,对工程造价进行合理有效的控制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设计是工程造价的主要手段,然而目前很多施工单位对设计阶段的工程成本控制没用引起足够的重视,他们一般认为设计对成本不会有太大的影响,这种观点是不正确的,恰恰相反,设计阶段是工程成本控制的最重要最关键的阶段。因为它决定工程设计方案、构造方式、所用材料以及设备种类、型号等对工程造价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设计阶段的方案优化或细微的变化,会对工程造价有重大的影响,

关键词:工程设计;工程造价;结构设计;影响

Abstract: With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construction enterprises,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ntrols to obtain some results, but there are still some problems, investment in excess of the project is very common, for owners, within budget will not only caused to the owners of capital flows difficulties, it can also affect the investment returns of the owners, therefore, reasonable and effective control of vital importance on the project cost. Key words: engineering design; project cost; structural design; impact

中图分类号:TU723.3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2)04-0020-02

一、工程设计与工程造价的关系

1、设计方案与工程投资之间的直接关系

大量研究结果表明,设计费用与建筑工程整个使用周期的费用相比占比很小,不到 1%,但是 工程项目总投资的影响最高占比有 75% 之多。从实践经验来看,单项工程在设计的过程中,选择什么样的建筑和结构方案,选用那些型号和等级建筑材料等等都直接影响着工程项目投资的多少。

例如,结构设计中选择哪种基础类型,选择哪种结构形式,以及对结构规范的理解和应用等等都与造价直接构成联系,因而在设计上都存在着技术经济分析问题。

2、设计质量与工程投资之间的间接关系

国家统计数据表明,在已发生的工程质量事故中,究其原因,设计质量带来的责任在众多原因中占比 40.1%,排在首位。

环顾当前投入使用的建筑产品,其中有不少因为设计时对建筑功能的设计不科学,对建筑的正常使用构成了较大的不便;有些正在建设中的建筑,由于设计图纸质量比较劣质,专业设计之间还有很多矛盾的地方,造成工程实施过程中设计变更多,返工、停工现象严重,造成投资上极大的浪费,大大提高工程造价;有些设计上的不合理还造成了建筑质量的缺陷和使用安全隐患,给国家和人民带来了巨大损失。

3、设计方案与工程经常性费用之间的关系

对于一个建筑产品而言,除了建设的一次性投资受到建筑结构设计的影响以外,在建筑的使用阶段还有一系列经常性费用也会受到结构设计的影响,例如,保养、清洁、维修费、暖通和照明的能源消耗等等,大量研究结果表明,建设一次性投资与建筑使用的经常性费用两者之间有一定的反比关系,如何保证工程项目全生命周期的发生费用最低呢?实践证明这个离不开建筑结构设计人员的努力,通过对建筑结构设计的不断优化可以找到这两者的最佳结合点。

二、把握设计阶段的主要因素,通过合理设计控制造价

大量统计资料显示,设计过程中对工程造价的影响因素主要有以下三个大的方面:

1、总平面设计

大量工程实践总平面设计对工程造价的影响很大,总平面设计分为总平面配置和总图运输设计两个主要部分,理论研究和实践表明,总平面科学合理的设计项目的占地面积和功能分区,可以大幅度地减少工程量和工期,同时节约土地资源和建设性投资。

2、建筑设计

建筑设计对工程造价的影响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1)考虑建筑面积的影响,实践表明,合理地确定建筑面积有利于降低建筑造价。

(2)考虑建筑层数的影响,大量的理论研究和工程实践表明,层数变化对造价的影响是非线性的,还跟建筑类型和结构形式有关。在结构形式不变的情况下,增加层数,通常能够降低建筑物的单位造价,不过当建筑增加到一定的层数,其的结构形式必须要改变,一般又会提升单位造价,因此,在设计上必须综合考虑项目的功能性合理地设计层数。

(3)考虑平面形状的影响,显而易见建筑的平面形状越简单其单位造价越低。当然,设计的前提是平面形状必须满足建筑物的功能要求,在满足此前提的基础上,设计上应注重平面形状简洁、布局科学合理,借此来降低工程总造价。

(4)考虑建筑结构的影响,建筑结构指由基础、墙、梁、板、柱等构件组成的起“骨架”作用的受力体系。在建筑的设计阶段,设计为不同的建筑结构通常会引起较大的造价差异。从建筑结构的划分上看,通常是根据其所采用的材料将结构形式分为木结构、砖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以及钢结构等等。根据有关资料显示,对于五层以下的房屋建筑,采用砖结构比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经济;对于高层和超高层建筑,钢筋混凝土结构比钢结构经济。

(5)考虑地基基础的影响,大量统计数据表明,地基基础所占资金能够高达结构工程投资的 1/3 以上,同时,工程实践表明,地基基础亦是确保结构安全的重中之重,所以仔细分析现场勘查资料,综合分析地质条件和上部结构,确保科学地确定基础类型,能够有效的确保结构安全,同时降低造价、缩短工期。

(6)考虑层高的影响,理论研究和实践表明,从层高的影响面来看,受影响的项目主要有基础工程、制冷供暖工程、墙体、柱、上下水管等等。 层高增加将提高墙体的工程量、墙面装饰工程的工程量、增加上下水管的长度、增加建筑重量因而增加基础工程的造价,因此,在设计上根据建筑具体的功能要求适当降低层高可以降低工程造价。

(7)考虑流通空间的影响,房屋建筑的流通空间包括走廊、过道、楼梯、电梯井以及电梯门厅等,流通空间越大有效的使用面积越小,占用的采暖费、采光费与装饰费等越高。在设计阶段优化平面布置的目标之一是满足使用要求的前提下尽可能地减少流通空间。

3、材料与设备的选用

(1)建材的选择

统计学数据显示,材料是构成建筑工程重要的组成部分,材料费占总造价 50%以上的比例。因此,在结构设计过程中,应充分学习现行的规范和强制性条文,正确把握要求,科学地执行好规范,在满足规范和结构设计的前提下,根据实际调整设计方案来节省混凝土和钢筋用量,选着合适的混凝土级别和钢筋的种类,在满足规范和业主要求的前提下,优化钢筋和混凝土方案,尽可能地降低工程中材料费用。

(2)设备工程方案设计

设备系统是现代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例如电梯、通风、空调、采暖等设备系统。据资料分析,设备安装工程造价占工程总造价的比例达 20-50%,因此为了控制造价,应选择合理的设备安装工程设计方案。设备方案的考虑因素很多,如设备的分布空间、设备配置、设备位置的优选等。

总之,在一个具体的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设计阶段对造价的影响很大,该阶段对工程造价控制最为关键。长期以来,我国把工程建设项目造价控制的主要精力放在招标前和施工后竣工结算阶段的工程价款审核上。这样做导致在项目竣工结算时各种款项混乱,事倍功半。要有效地控制建设工程造价,就要把造价控制转移到设计阶段和施工阶段上来,形成全过程控制,造价控制是项目全过程造价控制的基础和前提,在项目造价控制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乔文军:《浅议工程项目在设计阶段如何控制工程造价》,《山西建筑》,2008(12)。

[2] 王浩:《基于 LCC 限额设计的工程项目成本优化》,《重庆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02)。

[3] 王志伟:《工程项目设计阶段造价控制方法研究》,《青岛远洋船员学院学报》,2008(02)。

[4] 郭秀芸:《浅谈设计阶段如何控制工程造价》,《青海电力》,2008(02)。

上一篇:浅谈人防规划编制与人防工程建设程序 下一篇:对建筑施工现场管理的若干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