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莱希特“间离效果”的影视应用

时间:2022-08-11 02:11:37

布莱希特“间离效果”的影视应用

[摘 要] 布莱希特以“间离效果”为理论核心构建了欧洲崭新的戏剧美学体系,他以尊重观众自我思考作为出发点,提出了演员表演的“陌生化”“叙述性戏剧体系”等观点,这些观点在给戏剧创作开辟新路径的同时,也为影视艺术的创造提供了更宽广的思路。本文即以布莱希特的“间离效果”为理论支持,探讨布莱希特理论在现代影视作品中的应用实践。影视作品中“间离效果”的运用即意味着导演以观众所不熟知的“惊异”手法将影视文本创造性地表现出来,从而使影视作品超出观众的期待视野,让观众在作品提供的想象空间里不断发散思维,再思考生活,并且产生独特的审美体验。

[关键词] “间离效果”;“陌生化”;“惊异”

布莱希特推崇“间离效果”,又称“陌生化理论”,是他提出的一个新的美学概念。所谓间离效果,从布莱希特的理论来说,就是阻止观众在观看演出时完全入戏,从而使产生观众与表演之间的距离感的一种手法。这种距离感有利于观众保持自我的独立情绪和思考,观众也就可以从剧情中脱离,进而思辨生活。布莱希特虽是以戏剧作为理论思考的载体,但是应用到电影的实践之中,此理论依然具有指导性。

一、陌生化表演

布莱希特的间离效果要求演员应该与角色保持距离,演员不该把自己放在角色的地位上,而是把自己放在角色对面。布莱希特在《论实验戏剧》中提出“把一个事件或人物陌生化,首先意味着简单地剥去这一事件或人物性格中的理所当然的,众所周知的和显而易见的东西”①。演员应该要高于角色继而驾驭角色,演员展现在观众面前的对象虽然是大众熟知的,但出演的效果却又不同寻常,突破传统。

在电影作品中,要使角色陌生化,演员就必须先有对角色的思考,并且在自己的理解下塑造出具有自我艺术特点的人物,再以此人物与观众思维进行艺术的碰撞,从而引发观众对角色形象的思辨。布莱希特要求演员以双重自我的形象出现在舞台上,演员和角色之间应该是:演员赋予角色新鲜血液,角色展现演员的性格和角色原本性格的合一。以曹操这个人物的塑造为例,从史诗角度来看,曹操作为一个历史人物,顺应历史潮流,为天下的统一奠定了不可磨灭的功绩。然而由于后世各种政治原因,从奸贼到奸雄再到枭雄,曹操角色定位的变化本身就反映了读者抑或观众再审视的能力。文化带动影视,在影视作品中,曹操的形象也是一波三折,2008年《赤壁》中的曹操:凶狠的性格里带了点文气,银灰、大红,配以兽纹的服装又彰显了一代枭雄的气势,但是演员赋予曹操的那点“武里带文”的特质,却有别于传统印象里的硬汉曹操。2010年《越光宝盒》里的曹操,破除以往的冷面阴险,经常做出一些让人意想不到的举动,秀发披肩,袒胸侧卧。前无古人的曹操形象让人大跌眼镜,观众在令人咋舌的表演中想象空前,对曹操的表演各抒己见,这也达到了布莱希特所希望的观众反应――观众拥有自己的喜好特点,可以对演员的表演提出质疑。对同一个人物的塑造,由于导演的不同定位,演员的不同诠释,观众体验了不同的艺术之旅,也正是因为这诸多不同,观众才有再欣赏的价值。在当今影视的创作中,翻拍电影、电视剧之风盛行,那么如何让自己的作品脱离抄袭前辈的尴尬境地,让观众燃起新的观看欲,导演就必须对角色进行再创作,将角色陌生化,由演员驾驭角色,突破先前陈规,创造全新的、富有自我个性的角色。

间离效果利用艺术方法把普通的事物变得不普通,把熟悉的人物变得有新意,“陌生化”是一种对日常的话语以及前在的影视语言的违背,从而创造出与前在经验不同的特殊的符号经验。②“陌生化”角色的塑造引导观众在不熟悉的事物中再思考,在思考中揭示事物的因果关系,影视作品同样在观众的充分咀嚼中成长。同时,布莱希特还主张观众要以社会批判的立场去观看表演,这样才能暴露事物的矛盾性质,使观众认识改变现实的可能性。因此,演员更要把握好角色陌生化和熟悉度的统一,太陌生的事物只能让人叹为观止,而太熟悉的事物又没有再思考的意义。

另外,布莱希特还反对戏剧表演中的共鸣现象,因为艺术作品的共鸣可以挟持人的思想,共鸣强烈的作品,往往令人丧失改变世界的主观能动性。“陌生化”作为一种思维方式,意味着对创新思维的不懈追求,从审美心理来看,陌生化要求演员突破旧式,以惊异的表现,带给人新的艺术形象。

二、惊异化表现

在布莱希特体系中常常运用“惊异”手法。“惊异就是一种为自己也为别人揭示新事物的能力。”“他是让观众产生异常的感受来表现这个矛盾而复杂的世界的,他把对象和事件描绘成异乎寻常、陌生化的形态,让观众产生困惑而促使他们深入认识所发生事件的内在实质。”③惊异,也能引起想象,惊异与疑问常常是同时产生的,而寻求问题的结论就需要想象。由此可见,布莱希特对戏剧的表现是一种链条式结构,先是由陌生而引发疑问,继而推动想象,最后认识实质。而一部影视作品更是由无数这样的链条在全剧相互交织,从而造成剧情的跌宕起伏。

依据布莱希特的理论,影视作品好坏的鉴定方式应该在于制造出这个惊异之后,观众能从中想象得多广以及认识多深。好的电影应该让观众处于不断地思考之中。《肖申克的救赎》因为影片设置了连环套式的剧情,轮番向观众轰炸意想不到的结果,开启观众思维;《我的父亲母亲》整部影片胜在父亲母亲之间撼动心灵的感情;《阿凡达》更是跨越种族的博爱涤荡灵魂。有的影片虽然没有绚丽的场景,没有磅礴的音乐,但是其巧设的剧情,情理之中的结果投射给观众无限量的余味就已足矣。

《美国美人》作为1999年度奥斯卡最佳影片,开场就是男主人公的旁白――他已经死了。结局已经有了,之后就开始考验观众的想象力了。观众看到:主人公莱斯特作为员工,面对的是日复一日的工作,作为丈夫,他只拥有不再相爱的家庭,作为父亲,他和女儿有隔膜。在这里,编剧将莱斯特设置成一个美国中产阶级典型的“倒霉”人物,如此多的特质集中于一个人身上,本身就是一个惊异。观众在无数猜测中掂量哪个矛盾导致了最后的悲剧。当然这种猜测,其实就是对自己人生观的一种考量。但是很快,伴随着莱斯特荒凉冷漠的人生,观众看到在画面之中,一个美丽的女中学生安吉拉出现了,随之,电影采用特技让画面表现莱斯特的想象空间――浴池里亭亭玉立的安吉拉在铺天盖地的玫瑰海洋中拉开上衣的拉链。于是,观众获取了电影信息:莱斯特将由于出轨而走向毁灭之路。看似木已成舟,但是想象却依旧不能定位:莱斯特的妻子已经与别人私通,女儿又开始恋爱了,三口之家从此人人拥有绝对自由。观众再度陷入迷惑,既然出轨成了双方的选择,那么矛盾又如何激化呢?谜底被揭晓:安吉拉还是处女,莱斯特幡然醒悟。该重新开始的时候,莱斯特却遭邻居误解而被击毙,电影由此将最后的思考也留给了观众。柳暗花明之时却抹杀全部希望的惊异化表现,使观众出离对剧情的设想,从而来审视整个故事,这就是电影的境界。

哲学家一般都认为惊异本来就是哲学之母,布莱希特提倡采用惊异手法引导出观众自由的想象,因此产生的想象往往是对世界事物认识的哲理本质的想象。艺术家突破既定的艺术成规,大胆运用新的艺术形式表达对现实新的审美观照,他们不苟时代流俗,创造的艺术对大众的审美惯性造成冲击,那么“惊异”也就自然产生了。这样,艺术对观众的意义才真正实现了达•芬奇所谓的“艺术就是‘教导人们学会看’”。

三、开放式叙事

布莱希特将史诗的“叙述形式”引入戏剧,在戏剧结构上加入叙述性因素,一般不采用贯穿全剧中心事件的方法,也没有全剧性的戏剧高潮,情节可以有跳跃性,时常插入人物的叙述或歌手的评论,④形成一种更为开放的史诗体戏剧结构。在这样的结构中,情节之间严密的因果链条被打破,从而破坏幻觉的产生,进而阻止“自然而然”“合情合理”的心理认同,使观众意识到人是可变的,世界是可变的,不存在必然性与惟一性。

布莱希特将可能性引入了戏剧叙事之中,不要求戏剧高潮,从艺术理论上印证了电影开放式叙事的可行性。一般来说,开放式叙事结构大都比较松散、采用并列式故事,造成戏剧焦点虚化。这种开放式叙事最大的特点就是鼓励观众自主意识的干预,使得剧情内容更加丰满。事实上,现代影视艺术越来越强调与观众的互动,将主动权交给观众。

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以希区柯克《精神病患者》为代表的电影人已经在追求一种更开放和更具可读性的叙事风格,这种叙事结构就是开放式叙事。1998年《罗拉快跑》表现了罗拉奔跑、罗拉找钱营救曼尼的三个过程和三种结果,罗拉一直处于奔跑之中,但是不同的选择却出现了截然不同的效果,每一次奔跑,罗拉都在接近自己的目的。影片三段式结构,有相似度的情节设计,让悬念变得渺茫,而正是缺乏了悬念,观众才可以抽身出思考的时间,这也是本片的魅力所在。电影《大话西游》中设置了一个月光宝盒可以带着人穿梭过去与现在,利用月光宝盒将事件历史化,让过去的事件以一种奇异的、陌生的、与观众有距离的面貌出现,让观众具有反思的空间。正是月光宝盒的穿梭,使影片在时空处理上天马行空,为所欲为,令人几乎感觉不到逻辑的存在,在不停地穿梭中,白晶晶死而复生,紫霞仙子出现,至尊宝身边发生的每一个事件似乎都是矛盾的焦点,但是每一个事件似乎都又不是重点,观众在无逻辑中品读电影的细节。《三峡好人》将叙事重点放在故事的每一个小细节上,采用两个独立的故事,随着叙事重心的转变影片被分为烟、酒、茶、糖四大部分,故事的结局在电影中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电影所展现的这个过程以及过程留给我们的思考。无论是《甲方乙方》《爱情呼叫转移》还是《桃花运》都在利用一种平行故事的电影模式,电影可能没有一条总线,但是几个故事却是围绕同一个中心进行叙述,这更像是一种散文式结构,形散神不散,而在这样的结构中,观众就要调动自己的思维,对电影的主题进行挖掘,而这一挖掘的过程,恰能让观众体味到思维的乐趣。

从电影创作至今,封闭式的“经典叙事”就一直占据着电影创作的主流地位,随着电影实践家对影视语言的不断探索,我们意识到这种封闭式的“经典叙事”在具有优势的同时也存在不足之处,而布莱希特的“间离效果”理论恰给电影创作注入了新的动力。

黑格尔说过:“众所周知的东西,正因为它是众所周知的,所以根本不被人们所认识。”⑤然而,人类一旦接触到新鲜的富于刺激性的对象,审美主体则会立刻变得惊喜。这时激发的中枢神经系统兴奋,引起精神上的巨大愉悦和满足。正是如此,人的审美触角才不断地突破现实视域、不断地开拓未知领域,高昂地伸向陌生化天地。布莱希特的“间离效果“理论的应用正是为了实现人审美能力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出独具思考的受众,创造出更具有前沿性的影视作品。

注释:

① [德]布莱希特: 《论实验戏剧》,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版。

② 杨向荣、熊沐清:《取消“前在性”――“陌生化”命意解读》,《外国文学研究》,2003年第2期。

③④ 牛国玲:《中外戏剧美学比较简论》,中国戏剧出版社,1994年版。

⑤ [德]黑格尔:《美学》(第三卷下册),朱光潜译,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

[作者简介] 陈俊(1985― ),女,浙江嘉兴人,河北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硕士,主要研究方向:广播电视文艺。

上一篇:用原型批评理论分析伊丽莎白和简•爱 下一篇:浅析三维动画角色的个性化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