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面试官问三年内,你有深造计划吗?

时间:2022-08-11 01:33:12

当面试官问三年内,你有深造计划吗?

首先,问题背后是招聘方的担心:担心优秀人才是否愿意在相对长的时间里与公司共同发展,还是只把公司当成跳板为以后继续进修积累经验。毕竟公司还是希望员工能稳定。求职者如果回答:“是的,我有计划。准备3年之内重返校园或者出国。”那么招聘方会认为我们会很快离开公司,不足以委以重任甚至考虑不录用。如果回答:“没有,我完全没这方面的计划。”那么招聘方极可能认为我们毫无上进心,缺乏在公司的成长和长期发展潜质。虽然后一种回答不足以导致失去机会,但会影响我们在面试官心目中的地位,也会造成我们之后在薪酬谈判时的不利地位――谁会为一个看起来不太上进的员工开出有诱惑力的薪水呢?

看清问题的本质和公司担心之后,接下来我们就要正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有很多种解决方案和形式,绝非只有一方胜出另一方完败的零和博弈般简单。此时“准确”表达自己有计划进修的想法无疑是回答的关键,即我们是有继续学习的计划,但这不会与之后的工作、与我们在公司的发展、与公司对我们的要求有明确的矛盾与冲突。比如下面的回答就可以借鉴,“我从毕业之后就不断自学专业方面的知识,相信今后在工作中也能用到,至于是否要脱产继续进修,要看具体情况。我也希望如果本人在公司成绩优异,有机会由公司支付部分培训经费作为回报。”如此一来,既体现了我们不断要求上进的心情,也打消了公司担心我们不够牢靠的顾虑,至于公司是否出资金让我们去培训那要以后看机缘。能把问题回答得如此慎重又逻辑清楚的员工,很多公司都会看好的。

最后要强调的是:有理有据,这也是面对每个面试难题的共同原则。相当一部分候选人为争得机会,面试有“谄媚”招聘方的嫌疑,因此造成的扣分是很不值得的。比如:之前我面试过一名项目助理,问及“是否有深造计划时”,她的回答大概是:“相信贵公司是个十分重视人才而且很有发展的公司,如果我工作出色,公司一定会送我去培训的。”当我追问有哪些事情能证明她所说的“公司十分重视人才”时,得到的回答是沉默不语。这个看起来大多数公司都会具备的特点,其实此候选人的回答正好戳到公司痛处,在当时我们的公司只用现成人才,从不送员工去培训。有理有据地陈述事实,让对方认为我们适合所应聘的职位,同时没什么“危险”(会很快离职),这才是最重要的。对于我们把握不大的事情,尤其是公司的情况,应尽量用词缓和,多用“大概、希望有机会”等。

回答类似疑难问题的核心思路是:逻辑先行、双方共赢。我们如果能在问题方面看清方向、正确表达、有理有据,不把员工的发展和公司的发展放在对立面上考虑问题,相信不难得到双方共同满意的答案。

(摘自《职场》)

上一篇:Office综合症,你有吗? 下一篇:中国经济到底有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