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林密度对杂种落叶松干形的影响

时间:2022-08-11 01:22:35

造林密度对杂种落叶松干形的影响

摘要:采用不同的造林密度对杂种落叶松的干形进行控制,对林木形数和形率两个指标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造林密度对杂种落叶松林木干形有一定的影响,密度相对越大,林木的干形越好。造林密度为4400株/hm2林分,林木干形相对较为饱满,可见,有效地控制林分密度对干形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关键词:造林密度;杂种落叶松;干形;形数

中图分类号:S791.2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49944(2014)02010902

1引言

树木的材积和林分蓄积与林木干形息息相关,许多林业的专家提出了干形指标及模型,多数都偏重于理论上的研究,而在实践中如何通过经营措施控制林木的干形则涉及较少。本文通过研究初植密度对杂种落叶松形数、形率的影响,从而掌握林分密度与干形的变化规律,以期为杂种落叶松的经营确定合理密度提供依据,同时为经营措施对林木干形的影响研究提供参考。

2材料与方法

2.1试验地概况

实验地设置在黑龙江省林科院江山娇林场,地理坐标为:东经128°53′16″~129°12′43″,北纬43°44′54″~43°54′12″。地处张广才岭南端,属低山丘陵地区,平均海拔400m左右。属亚寒带大陆性气候,年平均气温在3.5℃上下,年≥10℃积温在2200℃左右,年降水量在450~550mm之间,全年无霜期在116~125d左右。该地土壤属棕色森林土,主要成土母质为玄武岩。

2.2研究方法

试验地在江山娇林场27林班的1小班,1998年在天然次生柞树林的皆伐地营造杂种落叶松20hm2,初植密度分别为2500株/hm2、3300株/hm2、4400株/hm2和6600株/hm2。2010年在4种密度的林分选取优势木、平均木和劣势木各2株,伐倒后,测量树的全高和相对全高的0.02、0.04、0.06、0.08、0.1、0.2、0.25、0.3、0.4、0.5、0.6、0.7、0.75、0.8、0.9处的带皮直径,计算其胸高形数、正形数和实验形数,希费尔形率、正形率和绝对形率。

2.3数据处理方法

3结果与分析

3.1造林密度对形数的影响

3种形数中,胸高形数的变异系数最大,达到0.071185,实验形数次之,正形数的变异系数较小,相对比较稳定。这说明利用正形数描述的杂种落叶松的树干接近于以立木0.1H处断面积为底面积,以树高为高的圆柱体。

4400株/hm2和6600株/hm2的胸高形数要比较小密度林分大些,说明在胸径和树高一定时,4400株/hm2和6600株/hm2林分的树干越饱满,树干材积与比较圆柱体的体积相差就越小;反之,密度小的林分(2500株/hm2和3300株/hm2),胸高形率较小,树干的尖削度越大,树干材积与比较圆柱体的体积相差就越大(表1)。

不同造林密度下,杂种落叶松的正形数之间有显著差异。密度为2500株/hm2的正形数最小,4400株/hm2最大,但都在0.412左右(由正形数公式和孔兹干曲线y2=Pxr导出fn=1r+1(11-n)r,即当r=2,n=0.1时,fn=0.412),也就是说,4种造林密度的杂种落叶松的干形均为圆锥体(表1)。

3.2造林密度对形率的影响

从正形率系列来看,树干体积主要部分的形率(q0.7以下各qn)变动系数均小于10%,而且,q0.1~q0.6的变动系数是逐渐增大的,说明越是越是树干下部构成树干体积比重大的部分,形率的变动系数越小,稳定性相对越高,因此用正形率描述干形有一定的可信性。杂种落叶松正形率的变动系数从q0.7开始明显增大,达到了13.91%,说明杂种落叶松在其树高的0.7H以上时,干形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即尖削度变大。希费尔形率也可以说明,q3的变动系数也达到了17.39%。杂种落叶松的绝对形率有随着胸径的增大而减小的趋势。

密度为4400株/hm2的林分,其绝对形率最大,平均值为0.62,而3300株/hm2林分的绝对形率最小,平均值为0.55;从希费尔形率系列来看,3300株/hm2林分的q0最大,6600株/hm2的最小,4400株/hm2林分的q1、q2、q3都是4种密度中最大的;在正形率系列中,3300株/hm2林分的q0.0、q0.1和 q0.2最大,从q0.3至q0.9,造林密度为4400株/hm2林分都是最大的。方差分析结果表明,不同造林密度下,杂种落叶松的形率之间不存在显著差异(表2)。

4结论

造林密度对杂种落叶松林木干形有一定的影响,密度相对越大,林木的干形越好。

对杂种落叶松林木的形数和形率两个指标进行分析,造林密度为4400株/hm2的林分,林木的干形相对较为饱满,出材率也会相应地大些,可见,有效控制林分密度对干形有一定的改善作用。参考文献:

[1] 曾伟生,张会儒,唐守正. 立木生物量建模方法[M]. 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11.

[2] 严若海, 关富桢.商品材积变形估测系统的研究[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1992(3).

[3] 曾伟生, 廖志云.削度方程研究[J].林业科学,1997,33(2):127~132.

[4] 曲笑岩,丰兴秋,李凤日.兴安落叶松天然林削度方程的研究[J].林业勘察设计,2006,138(2):61~64.

[5] 蒋伊尹,陈雪峰.应用一次性削度/材积预估系统编制材种出材率表初探[J].林业资源管理,1991(6).

[6] 何美成.我国材种出材率表编制技术规程的研究[J].林业资源管理,2004(2):22~25.

上一篇:大兴安岭北段地块的研究现状及其地质意义 下一篇:浅谈立体绿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