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我国会计目标系统的定位

时间:2022-08-11 10:54:05

论我国会计目标系统的定位

摘要:会计目标是会计所欲达到的目的,会计目标由会计环境决定,是会计理论的逻辑起点。要明确会计目标体系的定位,必须根据不同的环境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研究会计目标对对会计的实践工作以及会计准则的制定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长期以来国内外一直十分重视会计目标理论的研究,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有鉴于此,本文以“受托责任观”和“决策有用观”为起点,首先对我国现阶段的基本经济状况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结合会计目标体系的构成层次,导出我国会计目标系统定位

关键词:会计目标;受托责任观;决策有用观;融合观

中图分类号:F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8-0-02

一、国内外关于会计目标争论的两大主要观点

国内外对会计目标的定位一直争论不休,最早的会计目标是1921年美国会计学者辛普森提出的,但相关的研究并不是专门针对会计目标的。到了20世纪50年代,提出了“受托责 任观”,而另一个观点“决策有用观”是美国会计学家斯朵伯斯1953年提出。后来提出的很多观点都是在此两个基础上讨论的。

(一)受托责任观

受托责任观认为会计目标是向资源的提供者报告资源受托管理情况,以历史的、客观的信息为主。换言之,会计应向委托人报告受托人的经营活动及其成果,并以反映经营业绩及其评价为中心。依据是,资源所有者 通过约束和激励方式将资源的经营管理权授予受托人,受托人如实报告资源的管理和经营情况给资源所有者,资源的所有者和管理者处在没有资本 市场介入的直接接触的位置上。受托责任观认为,会计信息的服务对象就是资产的委托人,即其服务对象是单一的。

(二)决策有用观

决策有用观是向信息使用者提供决策有用的信息,更强调信息的相关性和有用性。也就是说,要向现有的和潜在的债权人和股东以及其他财务信息使用者提供有力与决策所需要的财务信息。依据是,资源的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后,资本市场介入的条件下,资源所有者对手托资源的管理程度会降低,转而更为关注所投资的在企业在资本市场上的风险与报酬。决 策有用观认为,会计信息的服务对象是相关的利益主体,包括投资者、债权人、企业管理部门、有关政府管理部门、潜在投资者,它的服务对象是多元的。可见决策有用观与受托责任观是有一定的差别,所以其要求的经济环境与会计环境是不同的,这种经济背景要求信息提供要面向资本市场,不但提供给现实的投资者和债权人,而且还要提供给潜在的投资者和债权人。

从以上对两个观点的阐述,我们可以看出受托责任观和决策有用观有很多不同之处:受托责任观强调会计计量结果要客观、可靠,而决策有用观则强调会计计量结果要相关、有用;受托责任观是衡量受托者的业绩,而决策有用观向决策者提供有用信息;受托责任观是协调双方的利益关系,强调双方的,而决策有用观强调提供给决策者有用的信息,不关心会计信息提供者的意愿;两个观点存在的经济、会计环境通过以上分析已经一目了然。所以,每个国家要根据自己不同的经济、政治、文化、教育环境选择适合自己国情的会计目标。

二、我国现阶段的基本经济情况

会计目标是在一定的会计环境中,人们期望通过会计活动达到的境地或结果,属于会计理论的最高层次,是沟通会计系统与会计环境的桥梁。政治、经济、文化等会计环境对会计目标产生着不同层次和程度的影响,其中经济环境影响是决定性的。因为经济业务活动是会计产生和经济管理赖以生存的基础。会计既反映生产资料所有者的需求,又反映经济管理的客观需要。

(一)现阶段我国的经济动态

我国实行的是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现代企业制度尚未全面建立,资本市场不是很完善,企业大量资本的取得采用传统的筹资方式;受托责任关系主要通过国家和国家授权的机构与企业经营者直接联系形成;资源的委托方与受托方可以明确辨认,国家作为委托方仍将占据重要地位。但是这只是一个短暂时期,世界经济状况瞬息万变。当前,世界经济全球化潮流席卷而来,世界各国的经济联系的越来越紧密,相互间的经济交往越来越多,随着我国加入 WTO,我国也受到了经济全球化的影响,会计环境已也面临着更大的变化,从政府管理 部门、企业管理部门的单一服务对象,扩大到投资者、债权人、企业管理部门、有关政府管理部门、潜在投资者等,会计信息的服务对象呈现多元化。现阶段是一个过渡时期、发展时期,不久,经济将更加迅速的发展,我国资本市场也会逐步走向完善。

在另一方面,随着远程通讯技术及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使代表资源所有权的证券在非常广泛的范围内交易成为可能。大量潜在的交易买方的存在,使潜在的投资者和债权人等成为会计信息的使用者,要求企业提供对他们具有决策有用的信息成为必然。当计算机技术发展后,资本市场的介入,使得一些委托关系变得不是那么清楚,存在着潜在的投资者,他们是根据资本市场买卖其产权的,灵活性较大,对报表的绩效要求较高。此为资本市场的发展提供了基础。

(二)现阶段公司体系类型

1.上市公司

上市公司披露的财务信息涉及的利益关系者最多,财务信息的使用者一般是国家、股东、债权人、供应商、客户、职工等。我国大多数上市公司的股东由非流通国有股和社会流通股组成,非流通的国有股一般是控股股东,债权人包括以银行为代表的特定债权人和债券的持有者。社会公众股中包括投资者和 “散户”。其中机构投资者主要使用通用报表。而 “散户”一般都缺乏投资经验和基本的财务会计知识,他们依赖于财务分析师来分析财务报表。

2.非上市公司

非上市公司一般在非公开的资本市场上进行债权或股权融资,其信息需求者比较明确,也就是委托和受托关系明确。

三、我国会计目标系统的定位

(一)会计目标体系层次分析及会计基本目标

会计目标是一个体系。从不同的角度,可以将会计目标分为不同的种类。从时间来看,可分为短期目标、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从程度来看,可分为最低目标、中间目标和最高目标;从主次方面看,可分为主要目标和次要目标;从总分关系来看,可分为总目标和分目标;从抽象度来看,可分为基本目标和具体目标等等。因此,会计目标是一个体系:既有最高目标或基本目标,又有每一阶段、每一准则的现实目标或具体目标;既有总目标,又有分目标;既有主目标,又有次目标。

2006 年我国的《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认为“财务会计报告的目标是向财务报告使用者提供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有关的会计信息,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履行情况,有助于财务报告使用者做出经济决策。”通过研究发现会计目标体系的构成部分中有会计基本目标和具体目标是普遍得到认可的。关于会计的基本目标很多人都赞同会计基本目标有提供信息这一层面,但到底会计基本目标该如何定位?会计目标层次该如何划分呢?我认为会计目标系统分为三个层次:会计基本目标,具体目标,总目标。会计的基本目标是了解其它会计目标的基础,具体目标是在基本目标的基础上,具体目标是为企业的外部信息使用者服务的,本着基本目标的原则,根据不同的社会环境而不同的,总目标也可以说是最终目标,会计的基本目标和具体目标则是为会计总目标服务的,基本目标和具体目标都是在总目标的指导下制定的。我同意会计的基本目标是会计基本职能的具体化,基本目标的定位应该根据“基本”的意思而制定的简单明了,言简意赅,易于理解,对于“提供真实信息,强化经济管理”是体现了了会计的基本职能, 但是强化经济管理意思过于广泛,不易理解,或甚至理解偏,而且强化经济管理这一层的含义在会计的总目标中会体现出来。而对于向各有关方面提供对经济决策有用的会计信息这一观点中,有用的信息不一定是真实的,会计提供的信息应该是根据每个会计主体不同的情况而提供的真实的信息,所以会计提供的信息应该是强调真实的,有没有用要是决策者自己根据本身的意愿来所下的定论。所以,会计的基本目标是提供真实的决策信息。

(二)会计的总目标

1995 年颁发的《会计改革与发展纲要》指出,新时期会计改革与发展的总目标和基本原则是:“建立以提高经济效益为目标,以强化经济管理为中心,有利于完善经营机制的基层单位会计管理体系。”“坚持强化会计管理职能的指导思想”。所以会计工作的总目标可概括为: 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无论是会计的基本目标还是具体目标,对于企业来说,其最终都是为了达到提高经济效益,对于政府会计来说,其最终是为了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

(三)会计的具体目标

前面提到的决策有用观和受托责任观是属于会计目标中具体目标的范畴。根据哲学的观点,具体目标中的具体则是说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就是根据各国的社会经济政治环境的不同而具体分析。现阶段我国会计目标主要有以下几个观点:第一,单一目标观,即我国会计具体目标应该只采用受托责任观和决策有用观;第二,融合观,即我国具体会计目标是决策有用观和受托责任观相结合;第三,阶段性观点,即现阶段采用受托责任观,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将会慢慢倾向于决策有用观;第四,其他观点。“信息可靠有用观”……结合以上对我国现阶段经济动态的分析,我认为会计的具体目标应该采用阶段性融合观,就是决策有用观和受托责任观同时存在,受托责任观和决策有用观虽然有相同之处,但是其相同之处总结起来就是都是提供信息,是会计基本目标的体现,所以在会计的具体目标中两者独立存在表现不同的含义。现在是以受托责任观为主,决策有用观为辅,随着经济的发展和资本市场的完善,到了资本市场比较完善的时期,应采用以决策有用观为主、受托责任观为辅的会计具体目标。其中,根据公司体系类型,在非上市公司主要采用受托责任来满足特定信息需求者需要,这样符合成本效益原则。在上市公司中主要采用决策有用信息,保证信息的充分披露和信息使用者的充分需求。

四、结论

会计是环境的产物,会计目标的制定要根据环境的不同而有所差别。我国现阶段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其中资本市场尚未完善,但是存在着其发展的经济和社会基础,资本市场在不断的发展和完善过程中。根据国内外的“受托责任观”和“决策有用观”的主要观点的争论,结合我国的基本国情,我国的会计目标系统层次分为: 基本目标、具体目标、总目标。其中,基本目标为提供真实的决策信息;具体目标采用的是阶段性融合观,“受托责任观”和“决策有用观”同时存在,不同阶段二者的侧重点不同;总目标则上升到社会层次,是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

[2]孙莉,谷栗.从“受托”到“决策”看我国会计目标定位[J].财会通讯,2008(04):37-39.

[3]李孝林,孙芳城等.会计基本理论研究[M].重庆:立信会计出版社,2002.

[4]孟灵霞.浅析我国会计目标的定位[J].财经论坛,2006(01):44-45.

[5]张旭艳.会计目标探析[J].金融经济,2008.

上一篇:浅析集团企业财务管控体系的现状与改革对策 下一篇:浅论财务管理风险之内部控制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