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班级管理留一个人性化的缺口

时间:2022-08-11 06:29:28

给班级管理留一个人性化的缺口

中图分类号:G648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5)06-0029-02

现代社会,提出了"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在我们的教育中,也是强调以学生为主体,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全面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在这个观念面前,我们要充分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充分激发学生的主观意识到和进取精神,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精神。为达成这样的教育目标,势必对我们的传统班级管理方式,有了新的要求。最近几年地震频发,在大地震后,在地势险要的山间,往往会形成大的堰塞湖,为了防止决堤造成一泻千里的危害,历尽艰险,人为炸出几个缺口让山洪慢慢泻掉。本人认为,在班级管理中,同样可以在严明的班级纪律之下,适当地抓大放小,留下个人性化管理的缺口,给学生留一点余地,给教育留一点余地,这对于建立一个民主和谐的班集体将是一个行之有效的班级管理方式。

1.处理师生课堂矛盾时,留一个回避冲突的缺口

一个良好有序的班集体,师生关系一般也比较融洽。但在课堂教学中,师生之间因为一点小事而发生冲撞,还会时有发生。而且如果学生态度比较强硬不配合教育,老师又要考虑自己的威信,在课堂上直接批评学生,要求学生认识到错误,很有可能将事态升级。学生不是冷冰冰的机器,而是成长中活生生的人,他们的感情纯真热烈而又稚嫩脆弱。学生除了要获取知识外,还渴望得到感情的尊重与交流。只要教师对学生充满爱心,缩短与学生之间的感情距离,那么任何问题都会迎刃而解的。当学生因你的不尊重而顶撞你时,换一种尊重他的方式使他认识到自己错了,那么一场风波便平息了。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说过:"要尽量多地要求一个人,尽可能地尊重一个人。"所以遇到这类问题时,教师首先要避免在课堂上和学生对峙,回避直接在课堂上和学生起冲突,尽可能是尊重学生,帮学生保留一点面子,在课后换个方式,以沟通代替批评,我想这种教育的后果,应该是有更效果。

2.制定严明的班级管理制度时,留一个学生参与的缺口

一套严明的、完善的、人性化的班级管理制度,是形成一个良好班风学风的有力保证。在制理班级管理制度时,一种是以强制或命令等方式来进行的单纯的、刻板的落实规章制度的管理;另一种是在充分考虑到学生的个性、心理水平、智力水平和生活环境等多种变量,采取各种可行的,学生愿意接受的方式,将规章制度自然地落实在班级管理之中,实现对学生意识、心理和行为等方面的管理。要达到这个层次,使我们的管理制度能落到实处,具有可行性,就要求在制定时,让学生参与进来,让学生从他们的能够接受实行的角度出发提出意见,参与订制。这样也让学生感受到他们是班级主人翁,进一步激发他们热爱班集体的思想。这种民主化的管理能使教师时刻掌握每个学生的思想动向,并采取有效方式,使教师教育思想通过人性化的教学策略及时转化为学生的正确的行为或认识。

3.处罚违纪学生时,留一个"柔性"的缺口

处罚,是班主任在班级管理教育学生时常使用的一种手段,特别是现在职业学校的学生综合素质整体不如意,许多班主任对其失去了说服教育的信心,在多数时候只好采用众多的"校纪、班规"等"刚性"的政策来约束学生一些不良行为的产生。其实,处罚是一种强制性的教育方式,它应该是教师在一定方式约束下达到某种纠错目的的教育手段,若太多的使用和泛用,其结果只会让学生形成"见多不怪"的感觉。若我们的班主任一味只是"按规定"来执行,学生可能表面上是接受了,但心里不一定会接受,更有甚者可能还会产生严重的抵触情绪。但若班主任在对待这类学生时能适时、适度地采用"柔性"的方式来教育他们,如:使之在认识其不足的基础放其一码,适当使用"视而不见","听而不答",不当众处罚、批评等手段,这些学生可能就会在教师对其的信任和暗示的眼光里感悟教师的用心,找回希望,找回自尊,努力去克服和改正自己的不足,这样的教育效果可能比"处罚"要好得多。

留一个人性化的缺口,究其目的是创造一种和谐的宽松的自我管理自我约束的氛围,但对于这个缺口,也要注意其口子大小,过宽或过隘,都不利于很好地进行班级管理。缺口过小,相当于人性化的管理口号形同虚设,班级制度过于森严,使学生的个性发展空间受到了约束;缺口过大,又会使班级管理处于松散的状态,,集体凝聚力不强.。只要我们正确的把握好这个人性化的缺口,发扬民主,提供互助,交流情感,确立以学生为主体的管理模式,就一定能培养学生自我约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能力.,一个民主和谐的班集体也就应运而生了。

上一篇:学生数学素质内涵及培养方法 下一篇:合作学习在中学英语中的运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