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机械化发展战略问题

时间:2022-08-11 05:57:12

农业机械化发展战略问题

摘要:要实现农业现代化,提高农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能力,就必须大力发展和实现农机化。只有农业生产手段现代化,才能用先进的生产工具代替落后的手工工具和人畜力为主的农业生产方式,提高农业生产的劳动效率和经济效益。然而,在新的历史形势下,农机化的发展又将面临新的挑战和机遇。

关键词:农业化;发展途径;生产结构

中图分类号:F32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432(2014)-04-51-1

1 吉林省当前农业生产的现状

目前,虽然吉林省的农业结构进行了大幅度调整,但是玉米还是主要种植的粮食作物,尽管种植玉米的收益小,但是许多农民由于多种原因还是不得不种植它,这是不可回避的现实,需要我们适应形势,不断探讨新的项目和课题。

吉林省中西部产粮区常常是“十年九春旱”,造成农作物大幅度减产,甚至有些地块存在绝收的现象。如何进行节水灌溉,抗旱保苗,采取哪种配套机具实施,才能达到最佳经济效果,我们已着手解决这类问题。

近年来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粘玉米、甜玉米等深受人民喜爱的优质品种的种植面积逐年扩大,但是种植的机械化程度较低,需要农机部门进一步开发探索,切实解决育苗难、栽植难的问题。另外,还有诸如优质大豆、花生等油料作物的机械化精密播种技术等项目正在试验示范和大力推广,以便进一步提高经济作物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尽快达到国际生产水平。

吉林省的绿色优质农产品(绿色食品)发展迅猛,举世瞩目,已形成10大系列,100个品牌,1000个品种。我们正在大力普及这些无公害、无污染农产品的生产、贮藏、加工,有更多的课题摆在我们面前,需要我们去研究和探讨。

随着养殖业的扩大和发展,促进了饲料加工业的产生和发展,从而实现了粮食(主要是玉米)的转化。正在逐步实现养殖业、饲料加工业的生产自动化、设备现代化,达到产业化,使之达到世界先进水平,这就要求农机管理、科研及推广等部门的合作,通过不断的努力和开拓进取,才能得以完成。

在玉米深加工方面,如玉米生产淀粉、酒精、汽油、玉米油、塑料等等,把玉米转化为更多的工业原料及其他农畜产品的深加工,都是我们正在研究、开发和利用的课题和加工项目。我们可以充分利用资源去办企业,创造新的价值。比如,可以继续通过挖潜、改造,使老企业通过重组、改制、转产而焕发新的活力,也可以通过招商引资或其他渠道融资等形式,引进先进技术,开发新产品,创建新型企业,扩大农产品的转化。

2 面对机遇和挑战,探索农机化发展的途径

为大力发展“效益农业”,提高农产品的品质和实用价值,增加农民收入,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我国在农业产业结构上进行了大幅度的调整,适当增加了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是,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也出现了新的课题,需要我们进一步研究和探索。为适应新的发展形势,抓住机遇,迎接挑战,这里仅就农机化工作提出如下建议:

一是强化队伍建设,提高自身素质。过去关于机械化种植蔬菜、水果技术的研究、推广工作一直都是一个薄弱环节,为了适应新形势,建议要加强这方面的工作。比如:公主岭的蔬菜生产,如大白菜、萝卜、豆角、西瓜、大蒜保护地蔬菜等,已形成许多自然村、自然屯,具有一定规模,扣棚配套使用一些机械化技术,将会使生产得到迅速发展,这就要求我们既要加强学习,又要不断开发探索,适时为农业生产户研制出亟需的新产品、新技术,把理论运用于实践中去,使科学技术尽快转化为生产力。

二是建议农机、农艺推广部门紧密结合,定期为农民开办技术培训班,通过发放书籍、录音、录像等技术资料,或采取技术研讨等形式,提高农民的生产技术水平。这就要求我们农机工作人员经常下到田间、地头,实行走访,调查研究,不断总结经验教训,做好产前、产中、产后的全方位技术服务,并不断取长补短,促进生产的发展。

三是大力发展“效益农业”、“精准农业”,开发研制先进实用的农业机械,充分发挥农机化的作用,在降低农产品生产成本,提高产品品质上下功夫,使我国粮食生产成本有明显下降,从而提高农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能力。

四是加强培养营销运输专业户。农产品只有销售出去,才能保障农民获得真正的利益。在实践中经常有因为销售问题而使农民蒙受巨大损失的现象。所以我们要重视销售工作,只有销路好,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才能提高,从而促进农机化事业的发展。

五是培养一批掌握现代化信息技术的科技管理人员。为生产和销售提供快捷、准确的信息。我站承办的公主岭农业机械化信息网已经开通,我们可以利用互联网技术,及时了解和掌握国内外农产品的先进生产技术以及市场行情,进行指导生产、期货交易和现货交易,这将进一步促进公主岭市农业生产现代化的发展进程。

作者简介:马晓平,公主岭市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总站,助理工程师,研究方向:农机化技术推广。

上一篇:深度思维:让课堂更生动 下一篇:怎样规范“金包银”工程建设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