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院校科研管理工作的认识和探讨

时间:2022-08-11 12:58:23

医药院校科研管理工作的认识和探讨

摘 要:医药院校是传播医药知识、创新医药知识的重要基地,随着国家大力对医药院校科研经费的投入,医药院校的整体科研实力不断增强,承担着国家重要的医药基础性研究项目;同时医药院校科研为医药教学研究、医药人才培养、医药学科建设、医药基础条件建设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该文结合广东药科大学近10年的科研管理工作经验,谈谈医药院校科研管理工作的一些认识,供同行参考。

关键词:医药院校 科研管理 认识 探讨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7)04(c)-0233-02

Abstract:Medical colleges are the important bases of medicine knowledge innovation, medicine knowledge transmission and medicine knowledge materialization. With the national scientific research investment increased year by year,The overall strength of medical research institutions continue to strengthen, Simultaneously, the research of medic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medical teaching and research, the training of medical personnel, the construction of medical disciplines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basic medical conditions,Therefore,the author talk about some understanding in medic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scientific research management works.

Key Words:Medical colleges;Medical disciplines;Management;Awareness

有效的高校科研管理是增强高校技术创新能力,营造活跃宽松的科研氛围,提高医药科研实力与水平的重要抓手。该文结合广东药科大学近10年的科研管理工作情况,探讨全面认识和把握科研管理工作所出现的问题,以及在实践中找到解决问题的对策,以求达到完善科技体制、强化科研管理创新、激活大学科技资源的目标,为实现医药院校科研事业的跨越式发展发挥重要作用。

1 该校科研管理工作的现状

广东药科大学是华南地区最早开办现代学教育,最早设置药学本科专业的公办普通高等院校,其前身是广东省卫生干部进修学院,经过57年的建设和发展,目前该校已成为全国三所药科大学之一,广东省培养高级医药卫生专门人才和新药研发、成果转化的重要基地。为适应广东经济、科技和社会发展需要,进一步推进新大学的建设和发展,根据大学的基本要求和学校中长期发展规划,该校科研工作以抓方向,抓重点,抓队伍,抓特色为思路,努力调动全校教师和科技人员的科研工作积极性,近年来学校的科研经费与高水平的项目数量大幅度提高(见图1)。

尽管该校近年的科研成绩取得瞩目的增长,但结合近10年的科研工作管理经验,以及通过对相关兄弟院校的走访、调研情况来看,还是存在不少普遍的问题。

2 认清问题是医药院校科研管理工作建设的前提

2.1 科研管理职能不完善,管理水平与手段还需提高

通过对兄弟院校的调研发现,目前医药院校科研管理形式普遍只是遵循上传下达的模式,其科研管理职能还不够完善,管理水平与手段也有待提高。科研管理工作仍然按照传统的对科研项目、经费、成果鉴定登记、报奖等的被动管理,很少能做到对科研人员申报的课题加以认真的审查、咨询和论证,部分院校仍未制定出稳定从事基础研究和高技术研究队伍的科研管理政策。

2.2 普遍存在“重申请,轻管理”的现象

目前,评价一个学校的科研水平也常常用“取得什么科研项目、科研经费”等作为评价指标,导致高校科研管理工作的重点放在申报科研项目上。在职称评审等条例中,也习惯将科研项目和经费的多少来衡量一个教师科研水平高低的指标,这样的学术氛围会严重影响科研工作。

2.3 高校科研存在个体化与分散化

在大部分院校,科研活动都以学科专业为基本单位,或以个人的专业为基本单位,缺乏有组织的联合研究。二级学院(系)、学科之间界线分明,缺乏课题间的有效协作,科研设备购置重复,不利于学科交叉和融合,难以进行大规模、跨学科、群体化的研究活动,削弱了大学的整体科研实力,阻碍了高校科研事业的发展。

3 推进医药院校科研管理工作持续、快速发展的对策建议

3.1 完善政策环境

医药院校必须为科技管理部门建立一套完善的、科学的、符合科技工作者的激励机制,让科技工作者能够自愿地把管理工作和个人利益与付出紧紧地结合在一起,让他们能够主动积极地投入到本职工作中,尽量形成一种“事业留人,感情留人,待遇留人”的有效激励机制[1]。

3.2 管理手段信息化

首先,建立完善的科研管理平台、实现网络化管理,通过网上办公等措施,推进科研管理的规范化和信息化工作。其次,通过科研门户网站、微信、QQ、飞信等通讯手段,建立科研活动信息和交流的平台,做好宣传与服务工作,推广科技合作等。

3.3 更新观念,重视科研秘书岗位

长期以来,人们对科研秘书的工作缺乏正确的评价和认识,认为科研秘书都做些不起眼的小事情,谁都能胜任,是打杂人员。高校各级管理人员要改变对科研秘书工作的看法,要意识到他们的工作对高校科技管理也起着支撑的作用,没有他们在背后默默地付出,高校科教人员就无法享受到宽松和谐的科研氛围。高校应该建立能动性的管理机制,突出“以人为本”的理念,真正将措施落到实处;激励机制也可以是一种政策的导向性,更多地考虑基层科技管理工作者的深造培训、提拔任用、职称的评审、待遇等政策,赋予科研秘书更丰富的职业规划和发展空g,激发出他们的工作激情[2]。

3.4 制定长效的管理机制,打造专业管理队伍

目前,高校科技管理工作正逐步由传统的制度为中心的刚性管理向以人为本的柔性管理转变,由过程管理向目标管理转变。高校需要增强科技管理的向心力,也需要一支稳定的管理队伍。高校需要有计划地培养后备人才,不断补充到队伍中来。建议高校成立对科技管理人员的“管理人才工程”培育基金,加强科技管理人才的培养。高校科研工作正处于历史上最好的发展时期[3],高校迫切需要有效的科技管理途径,所以,建设、培养科研管理人才队伍,尤其是一支高素质、精业务、高水平的基层科研管理队伍是实现高校科研管理不断发展的必要保障[4]。

4 结语

综上所述,高校科技管理的宗旨为科研服务,以服务求支持,以贡献求发展。科技管理者既要以科研服务为工作中心,又不能仅停留在一般事务性工作上,而应将科技管理工作系统化,通过培训,不断提高科研管理人员综合业务能力,从而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全能的基层管理专业队伍是科研管理工作的关键,也是实现医药院校科研事业的跨越式发展的重要抓手。要营造有利人才成长的良好环境和条件,建立起高素质专业的科技管理人才。

参考文献

[1] 张厚吉.新建本科高校科研方向与选题路径[J].山东英才学院学报,2012(2):3-7.

[2] 徐洲.地方高校科研管理中的主要问题与对策[J].云南科技管理,2014(1):22-24.

[3] 张喜爱.实施科研团队建设计划,促进高校学科建设发展[J].科技管理研究,2008(3):154-156.

[4] 刘明军,杨京京,张B.高校科研管理工作的现状与思考[J].大众科技,2006(3):166-167.

上一篇:浅谈我国医疗纠纷证据保全问题和司法鉴定体制... 下一篇:单点金刚车快刀伺服加工微透镜阵列工艺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