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商业银行全面风险管理体系

时间:2022-08-11 12:42:53

建设商业银行全面风险管理体系

【摘要】金融市场的不确定性导致商业银行风险的加剧,有效的风险管理成为金融企业面对和处理金融危机的重要手段,而且成为金融业可持续发展的保障。从分析商业银行风险内涵和特点出发,研究构建商业银行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建设,系统探索我国商业银行全面风险管理体系构建的路径及应用框架,提升商业银行处理金融危机所面临的复杂问题。

【关键词】商业银行 全面风险管理体系 建设路径

风险是指引起企业损失产生的可能性,包括损失和可能性,排除了损失不可能存在和损失必然发生。一般来讲损失出现的概率在0和1之间。商业银行风险一般是指银行经营管理过程中,实际经营状况与预期产生偏差,使银行资金效益、安全和流动性等方面蒙受损失的一种可能性。

一、商业银行风险及风险管理

由于商业银行经营货币商品与其他有形商品相比,具有自身的特殊性,主要表现在:首先,商业银行风险内涵独特。商业银行作为一种特殊的信用企业,风险边界更宽。在金融资产效益、安全、流动性等方面都存在着丧失或损失的可能性,均在风险边界内。如果金融机构的借贷款不能按期收回本息,必然遭受损失,导致客户提存和贷款资金供给的中断,进而危及金融机构的发展和生存,如果金融机构资金流动性丧失,缺乏客户应付款项的支付保障,进而导致商业银行的倒闭;其次,商业银行风险源泉的双重属性。商业银行在其存贷业务及其他业务都蕴藏着各种不确定风险,由商业银行间接生产的性质决定商业银行风险的双重性,一方面是银行内部管理能力,导致经营管理的内部风险,另一方面是客户的信用风险,由于客户生产经营的失误,投资失败,导致本息难以收回的外部风险;再次,商业银行信用链和支付链风险。商业银行作为货币金融体系的一部分,通过信用链和支付链,将业务活动渗透到社会经济诸领域,影响巨大。如果一家银行出现危机,必然引发多米诺骨牌效应,从而破坏客户和有业务联系的金融机构,乃至整个社会的经济信用关系。所以,许多国家把金融安全和稳健运行视为国家安全。

商业银行风险一般包括信用风险、国家风险、市场风险、利率风险、流动性风险、操作风险、法律风险、声誉风险。面对如此复杂的风险种类,必须强化风险管理。

风险管理是通过对风险的识别、衡量和控制,以最少的成本支出控制经济价值减少的程度。风险管理的目的是通过对企业各种业务活动、计划、安排和控制,减少各种不确定事件的影响效度,从而恢复财务上的稳定性和营业上的活力,或以固定的费用使长期风险损失减少到最低。良好的风险管理可以降低决策错误的概率,提高企业附加价值。

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就是通过风险分析、预测、控制等方法,预防、回避、排除或者转移银行业务经营过程中的风险,减少损失,保证资金安全。一方面使特定条件下的风险最小;另一方面实现收益最大化。由于商业银行风险的隐蔽性和预测的难度,所以,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必须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整合银行各项业务、各个层级和各个机构资源,构成全面风险管理体系,确保商业银行流动性、盈利性、安全性。

二、商业银行风险成因分析

商业银行开始市场经营的时间段,风险管理还处在初级阶段。归纳起来,我国商业银行的风险成因主要表现为:

首先,银行资产质量低。由于商业银行自身利益驱动、自我约束力差,缺乏内部控制机制,加之政府的干预和宏观政策调控,金融危机影响等内外因素,商业银行资产出现许多呆账或坏账。

其次,日益严峻的市场化风险。由于金融市场的不确定风险,使银行面临资金流动性或支付危机的风险。当市场不完善和商业银行拆借行为的不规范,必然导致资金流动性或支付危机。

再次,日益加大的汇率风险和金融衍生品交易风险。各商业银行在日益扩大的外汇业务和外汇交易中,面临着汇率频繁波动,加之管理缺失,金融衍生品交易风险不断加大。

最后,日益加大的市场利率风险。金融市场的深入,金融产品的市场利率及央行利率调控,必然呈现出频繁的利率变化。

基于上述风险成因,必须建立严格的内部控制和外部风险监管;减少内生风险和外生风险的存在因素。而且着眼于内部风险控制,结合外部监控,设计商业银行全面风险管理体系,覆盖商业银行各层级、各部门和人员,对各类实质性风险进行系统管理。

三、建立商业银行全面风险管理体系

建立和完善商业银行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包括信息流通和政策协调系统、风险预防系统、风险预测系统、风险评估系统、风险预警系统、风险处理系统。从硬件和软件方面系统构建全面风险管理体系,从强化内部风险管理出发,增强风险防范能力。优化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组织设计;深化风险管理的认识和态度,把风险管理纳入企业文化之中。

设计科学的风险管理组织:

设计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体制,主要考虑商业银行的战略、组织与激励制度。

表1 商业银行战略目标与制度设计

首先,商业银行全面风险管理条件必须是在银行内部进行组织设置,执行风险管理程序和处理、根据风险管理战略实现风险管理目标。按照有效性原则设置商业银行内部组机构,充分体现风险管理的规范和标准,与金融体制相对应、能够适应外部环境变化。根据风险层次和种类的差异性,科学合理设置内部组织结构,形成完善的风险管理组织体系,使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做到系统化和制度化。

其次,建立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体制。在商业银行内部设置专门的风险管理部门,设立内部风险管理委员会,密切配合内部审计、统计、业务操作,全面搜集、处理相关信息,系统进行风险识别、分析、评估与控制,严格监控商业银行日常运作,自我约束以实现自身平衡,快速适应金融环境变化,确保金融资产安全运行,提高金融产品的流动性和盈利能力。

合理设置商业银行的业务部门,充分体现防范风险思想。建立商业银行业务的连带性和连续性,尤其是信贷风险管理,必须实现信贷业务在部门之间的连带而非独立完成:分开信贷管理和信贷业务,管理部门负责贷款审批与管理,业务部门负责贷款前期评估和贷款发放。

细化风险管理程序,并严格执行,实现风险管理具体化和制度化。设立的风险管理指标体系,比如风险指标、界限指标、产品状况指标、国家风险指标、对方风险指标、附带风险指标、价格风险指标、兑现风险指标、权益风险指标、证券承销风险指标等。通过风险管理指标体系,实现商业银行的科学管理和稳健经营。

组织结构设置与银行决策体系,是根据管理体系的分层逻辑上制定的。把银行决策层次分为战略决策、经营管理决策和业务发展决策,组织结构同样也分为董事会、各种委员会、总经理、业务部经理。

表2 商业银行风险与管理

注:1=战略决策层,2=管理决策层,3=业务决策层

表2确定了风险管理中的相应管理机构,体现了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组织结构的对应关系,明确了风险管理和经营管理的关联。其中,信用风险的管理由信贷部、审查部和计划不来完成,由他们与客户直接接触,收集、分析信息,掌控风险。流动性风险管理由营业部、资金运营部、计财部等部门来完成,在流动风险管理中,本币资金的筹措和外币资金操作均由专门部门负责。利率风险管理由资金运营部、计财部负责,因为利率变动风险是由于市场利率水平变化引起的银行利息收入波动和下降的风险。汇率风险管理主要由海外部、资金运营部、计财部负责,因为外汇汇率波动会使银行资产蒙受损失。投资风险管理由资金运营部、投资银行部、计财部等部门综合管理。因为银行在对有价证券或动产、不动产进行投资时,市场价格波动导致资产受损。事务处理风险管理由营业部、稽核部共同负责。因为银行业务部门或其他部门在处理有关业务过程中,操作人员可能会因主观或客观原因造成损失。经营风险管理和政策性风险管理由银行最高决策机构及下属的风险管理委员会责成计财部,配合人力资源部、规划部完成,因为经营风险属于银行经营决策的事务。

四、建立全面风险管理的企业文化

(一)培养商业银行全面风险管理核心观念

商业银行通过建立独特的企业文化和管理哲学,培养共同的企业文化。首先培养商业银行共同的文化理念。让员工把银行使命和商业伦理内化于心,让员工自觉自愿遵守银行共同的行为准则,促使个人风险和部门风险降到最低,实现个人和企业利益最大化;选择好恰当的管理人员。其中投资、稽核人员必须强调法律意识,并具备高超的业务能力。树立商业银行各级员工风险意识和避险观念。认识到银行业务多样化特征,必然有着多样化风险;把握银行利润、银行规模和发展速度与风险平衡。

(二)掌握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基本流程

首先,识别风险。商业银行金融商品和衍生品日益增多,存在许多潜在风险,要求风险管理人员具有专业知识和风险分析能力,准确识别风险管理。其次,规避风险。商业银行针对信用风险,必须回避高风险客户和信用评级低的客户,以免损失。正确处理好保值与银行利益和风险之间的关系。再次,分散风险。商业银行采用不同资产组合,减少风险,增强市场风险、流动性风险、信用风险的外部控制。最后,限制风险和相互核对风险。将交易风险限制在一定范围内。设定交易限额和风险限额。在部门分工上,金融业务不能由一人单独完成,必须由多个部门相互核对,复核监督。

五、总结

商业银行合理的风险管理必须建立完善的风险衡量系统、风险限定系统、管理资讯系统。全面准确反映风险类型,并得到各级银行人员理解,建立风险监测中心;促使资产水平和风险管理的有效性保持一致,界定各种风险分类边界,形成风险报告机制。总之,商业银行必须建立和完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构建商业银行内部风险管理的长效机制,引入外部风险管理机制,形成商业银行全面风险管理新体系。

参考文献

[1]孙,国外银行风险管理架构与流程的经验及启示[J],农村金融机构,2011(1).

[2](美国)比得・S・罗斯主编,唐旭、等译.商业银行管理.经济科学出版社,北京.1999.3.

[3]戴国强.商业银行经营学.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1999.8.

[4]曾康霖.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研究.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成都.1999.

[5]马丽娟.现代商业银行业务教程.中国经济出版社,北京.2000.8

[6]刘园.商业银行表外业务及风险管理.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北京.2000.10.

[7]殷孟波.商业银行经营管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北京.2000.12.

[8]杨琨.商业银行客户经理制.中国金融出版社,北京.2001.2.

[9]唐纳德・R・费雷泽.商业银行业务―对风险的管理[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2.

基金项目:四川省软科学资助项目,编号:2010zr0141;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编号:07BJY081。

作者简介:龙云安(1965-),男,四川成都市人,汉族,经济学博士,国际职业培训师,西华大学经济贸易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世界经济、国际贸易、公司金融等,2006年度国际职业培训师协会授予“亚洲十大培训师称号”,为中国800余国际企业培训了数万名国际贸易专业人才。

上一篇:地理教学中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培养 下一篇:猫爪草种植――2013最具“钱”景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