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梭人――现代文明撞击下的“女儿国”

时间:2022-08-10 11:51:12

摩梭人――现代文明撞击下的“女儿国”

在滇西北小梁山腹地的那片青山蓝天中,镶嵌着一块碧绿得几乎透明的湖泊――泸沽湖。在这里生活着的摩梭人,仍然保留着神秘的母系氏族社会形态和奇异的“走婚”风俗。这里被世人称为“女儿国”,是人类社会母系氏族最后一块“活化石”。

国庆黄金周期间,记者从昆明出发,驱车15个小时赶到位于滇、川交界处的泸沽湖畔,感受美丽的泸沽湖,探访神秘的摩梭人母系氏族社会。

“大妈妈”“妈妈”“小妈妈”

在摩梭人举办的篝火晚会上,一位漂亮的姑娘很大方地让记者拍照,她还即兴为游客高歌一曲。第二天,在导游的带领下,记者到落水上村走访摩梭人家,推开一户摩梭人的家门,发现昨天晚上让记者拍照的姑娘正在这户人家。

姑娘名叫格汝永珍,今年17岁。格汝永珍家是一户传统的摩梭人大家庭,全家15人,“当家人”是家里最有权威的祖母,祖母下面是3个女儿和5个儿子,再下面就是格汝永珍等6个兄弟姐妹。格汝永珍告诉记者,在祖母的3个女儿中,她的母亲排行老二,对妈妈的姐姐和妹妹,摩梭人分别称为“大妈妈”和“小妈妈”。“在我们的传统观念里,我们都是妈妈们的孩子,3个妈妈对我们来说都是一样的。”

摩梭人实行的是走婚制度,在这种婚姻制度下,孩子们的父亲只有晚上才到母亲家里“走婚”,白天则回到自己的家中参加劳动和分配。因此在格汝永珍的大家庭中,孩子们的父亲都不住在家里,住在家里的是格汝永珍的舅舅们。格汝永珍共有5个舅舅,1个舅舅到寺里当了喇嘛,平常就住在寺庙里。另外4个舅舅晚上“走婚”,白天都是住在大家庭里。在摩梭人的传统大家庭里,平常由舅舅充当父亲的角色,给孩子们以父爱。

摩梭人长到13岁之后,就要举行隆重的“成丁礼”,就算是成年人了。13岁的姑娘们就可以拥有一个自己的“花楼”(一般是一个单独的房间)。由于记者是女性,出于好奇提出要看一看格汝永珍的“花楼”,她婉言谢绝道:“这是我的秘密。”

同是摩梭人的导游杨淑珍告诉记者,摩梭姑娘的“花楼”是不允许外人甚至家里人随便进出的,而是要留给她的心上人。

杨淑珍说:“摩梭姑娘13岁举行成年礼后,不会马上走婚,而是先参加歌舞晚会等社交活动,认识中意者后,再恋爱,然后一般到十八九岁才开始走婚。”

记者了解到,走婚并不是百无禁忌,刚好相反,摩梭人走婚有其明晰的内在规矩:一、走婚男女在日常劳动和节日中认识并生情;二、男方在走婚前一般会请媒人到女方家向“阿咪”(妈妈)示好,阿咪一般不会反对;三、孩子出生后,必须摆满月酒,把走婚关系公开;四、孩子从出生、成年礼、每年春节到父亲去世,都有父子间的互相责任;五、摩梭人的走婚被政府所承认,属于“事实婚姻”。

格汝永珍说:“夜幕降临后,家中的舅舅们就出去了,去自己的‘阿夏’家,而姐夫也会来找姐姐幽会。没生小孩子前的走婚是秘密的,男孩子必须从后门进来,并翻窗子进入女孩的房间。对于晚上外面的敲门声,年老的舅舅们是决不会去开门的,也不问是谁,主妇也不予理睬。前来幽会的小伙子要对上暗号后才能进入女孩子的花楼。等到孩子出生后,认了父亲,双方才能正大光明地来往。”

或许摩梭姑娘最动人的心跳,就是在花楼里听到心上人到来的脚步声吧。

“男掌礼仪女掌财权”是摩梭人大家庭的特色之一。家中都是由祖母或者家中最能干的女子充当“当家人”,而舅舅们则从事经商等活动,但舅舅们赚的钱都要交给大家庭的“当家人”进行统一分配,而不是交给他走婚的对象。舅舅们要对大家庭中的孩子们尽责任,而对他们的亲生孩子则在原则上没有抚养的责任。

在摩梭人的传统观念中,尊敬和孝顺大家庭中的老人是孩子们最大的职责,这种孝道对所有的妈妈和舅舅都是一样的,所有的孩子也都是这个大家庭中的孩子。格汝永珍的“小妈妈”今年40多岁仍然没有自己的亲生孩子,格汝永珍说,她不想要孩子,因为我们都是她的孩子呀。也正是这种观念,摩梭人的人口增长率保持在很低的水平上。泸沽湖风景区管理委员会副主任和明芳介绍,目前摩梭人的人口数量和全国第一次人口普查时相当,只增加了36人。

现代与传统夹缝中的困惑和痛苦

世世代代的摩梭人生活在几乎与外界隔绝的状态,这也是她们的母系氏族社会能够完好保存下来的主要原因。就是到了20世纪五六十年代,连绵的大山仍然将摩梭人隔离在尘世之外。20世纪60年代,一批北京来的学者要研究摩梭文化,从丽江出发步行十几天才到达泸沽湖。

但是现在,从丽江出发只有五六个小时的车程就可以来到这里,今后随着交通条件的进一步改善,泸沽湖与外界的距离会越来越近。去年到泸沽湖的旅游者达到25万人次。纷至沓来的游人给摩梭人带来财富的同时,也给摩梭人带来了困惑和痛苦。

泸沽湖风景区核心区的村庄叫落水村,25岁的阿客达玛非常能干,从20岁起就成了大家庭里的“当家人”。阿客达玛家开了家庭客栈、餐馆等,加上村里经营收入的分红,按照阿客达玛的说法,家里的生活条件“好到不能再好了”。

“摩梭人现在正处在现代与传统融合最快的时期,这种改变让我们的生活富足了,但接踵而来的其他变化则让我们感到困惑和痛苦。”阿客达玛评价市场经济冲击下的摩梭人时,表达了这样的观点。

阿客达玛说,首先是感到一些摩梭人的私心和名利心开始膨胀,而由于考虑个人私利的多了,一些摩梭人的大家庭面临解体的风险,年轻人开始有了“分家”“过小家”的想法,原来没有私有财产观念的摩梭人开始为自己的小家攒私房钱,这在以前的大家庭中是根本不被允许的。

更让摩梭人不能忍受的是外界对她们的误解。阿客达玛说,其实我们摩梭人尽管在感情上很奔放,但是在性的态度上却是很含蓄和保守的,根本不像外界人传说的是什么“性开放”的社会。

阿客达玛说:“在‘走婚’的男女中,一个摩梭男人一生中大都是只有一个女人,如果要换走婚的对象,也要在和原来的对象分手之后才会换,很少有人同时有几个走婚对象的。但是外来的游客很多是冲着‘走婚’来的,总是好奇地问我们有几个爸爸,是不是没有爸爸,能不能‘走婚’等问题,这让我们心中很反感。‘走婚’被无限夸大为摩梭文化的核心,城市人因自身的情感和生活压力,想到边远的少数民族山区放松或猎奇,而某些人利用‘走婚’来招徕游客,似乎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其实摩梭文化中有很多积极向上的东西需要宣传和被了解。”

“活化石”是否会被慢慢“风化”

那么,被称为母系氏族最后一块“活化石”的摩梭人社会形态是否会逐渐消失在现代文明的冲撞下?是否会渐渐“风化”成为人们记忆中的碎片?

作为年轻一代女性的代表,漂亮的摩梭姑娘阿池玛次尔拉丛(又名“差错”)讲述了她的心路历程:差错是落水村公认的漂亮姑娘,不仅漂亮,而且她曾连续3年在村里的赛马大赛中夺得冠军,她还可以和村里任何一个小伙摔跤“单挑”,她因此得了一个“小伙子”的绰号。漂亮的差错是许多摩梭小伙心仪的对象。

但不安分的差错却在2001年时认识了一个在泸沽湖旅游的外地小伙张军,两人相爱了,但是两个人的爱情遭到了差错家里人的强烈反对。为了坚守爱情,差错离开了家庭,和张军一起到丽江开了一个酒吧。

但在丽江生活的时间里,差错却感到了不开心,原来喜欢热闹的她开始思念家乡的文化和氛围,在和张军生了一个孩子后,两个人又一起回到了落水村,差错干起了导游,张军则开了一个网吧。“收入比原来少多了,但还是回到大家庭里开心。”

差错告诉记者,现在她和张军并没有办结婚手续,张军严格来说是到这里来“走婚”,如果有一天感情不好了,他可以随时离开这里。差错说:“不管对外面的世界如何向往,我们从骨子里还是守着那一份传统的。”

但并不是所有和外地人谈恋爱的摩梭人都像差错这样,摩梭小伙大狼可以说是落水村的第一个“叛逆者”。他和大他6岁的重庆女士张悦相爱并且结婚,两个人一同回到了落水村。大狼告诉记者,他们两个人领取了结婚证,如今两个人的孩子已5岁了。

记者问大狼:“孩子随谁的姓呢?”

大狼说:“汉名字随他妈妈的姓,摩梭名字则随我的姓氏‘郭它’。”

记者:“你们与大家庭分家了吗?”

大狼:“我们和大家庭住在一起,我还认为我们是生活在大家庭里,但她会认为我们是一个单独的小家庭,因为不再是传统的走婚。”

尽管很多摩梭人从骨子里害怕改变,但像大狼这样的“叛逆者”开始不断出现,如今仅在落水村,就有不少摩梭小伙或者姑娘和外地人相恋。“如果没有外来文化,我们摩梭人不可能得到这么快的发展,但如果因此失去了摩梭人的传统文化,摩梭人会在以后越来越多地迷失自己,这是我们最害怕看到的。”记者采访到的许多摩梭人都这样评说。好在从现在来看,除了落水村等少数几个摩梭村庄外,大部分摩梭村庄还没有被旅客所惊扰,仍然保留着他们传统的文化。就是在落水村,大部分摩梭人还是愿意保留着原有的传统,不愿意被外界所改变。

很多游客在感受神秘与浪漫的摩梭文化的同时也表达了他们的愿望:希望现代文明的脚步并不能真正改变摩梭人的那份特有的传统,因为只有保持着这份传统,美丽的泸沽湖、神秘的摩梭人才会永远充满神奇,才能永远保持那份魅力。

上一篇:中国足球――一地鸡毛 下一篇:解读王建忠体育产业发展之路